《焦点访谈》 20221113 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

[复制链接]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今天(11月13日)圆满落下帷幕。11月5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了“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进程,增进湿地惠民全球福祉”三点主张。这样的主张,正是基于中国湿地保护工作的实践经验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为全球湿地保护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9 c9 f3 j4 w* H- g《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2022年11月5日至13日在中国湖北武汉和瑞士日内瓦同步举行,大会以“珍爱湿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探讨公约发展方向,审议重要履约事项。流水潺潺、鸟叫虫鸣,这就是湿地的美好景象,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 ^% h5 U5 ?/ x2 ?9 Q  x0 P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鲍达明:“像河流、湖泊、沼泽、滨海,也包括人工湿地,这些都属于湿地的范畴。湿地的重要作用,包括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储碳固碳等。”
/ O$ z) J. x6 A" b) g, ^% m, }《湿地公约》于1971年2月在伊朗海滨城市拉姆萨尔签署。经过50余年的发展,缔约方发展到目前的172个,1992年中国政府正式加入,成为公约第67个缔约方。我国深度参与公约事务和规则制定,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t% I$ d: m( b5 ]9 N; q30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湿地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公众湿地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开启了全面保护湿地新阶段。% X+ B; W/ {6 g) i  R+ @
在本届大会上,《湿地公约》秘书处向25个新晋“国际湿地城市”颁发证书,目前,在全世界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有13个,是全球入选国际湿地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本次湿地大会主会场武汉也是其中一个国际湿地城市。
  X$ T$ L4 @6 i% D5 v5 {- X位于武汉市蔡甸区西南部的沉湖国际重要湿地,是江汉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沼泽湿地,也是观鸟爱好者最常来的地方。
% X6 G+ k+ J5 ^5 l& ?/ a3 ]( |秋季,成群的候鸟在沉湖湿地聚集,这一幕也让参与过鸟类调查的颜军非常欣喜。颜军告诉记者,鸟类常常被认为是生态环境的风向标,鸟类的增多,意味着这片湿地的食物充足、环境舒适。而要做到这点,却并不容易。
" q7 n' e- J+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局长蔡松:“围湖造田、养鱼,导致整个沉湖湿地流失大概有三分之二,比较严重。从2013年开始,武汉市加大对沉湖湿地整治力度,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整个退渔还湿达到了7.8万亩。”
, L# L! W$ E# q. v9 D1 A把曾经被占用为养殖业等用途的湿地重新恢复、予以保护。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沉湖湿地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美景。像焕然新生的沉湖湿地一样,在依水而生、伴水而兴、被称为“百湖之市”的武汉,湿地的生态状况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0 |, j8 H4 B/ b+ @5 ]) ?1 w1 {
蔡松:“在城市治理、城市发展过程中,始终把生态发展、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这也是我们的职责。二十大报告中,专门提到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会利用这次湿地大会的契机,不断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力度,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 _% O3 W+ [2 l2 w9 P! Z( Z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构建保护制度体系,出台《湿地保护法》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我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湿地保护率越来越高,这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对于保护绿水青山的坚定决心。
+ i% ~# x) u; i0 ]: X* M2 ^要保护好湿地,不仅要让曾经被蚕食的湿地恢复完整,还需要科学的修复。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9 |9 [8 \, |7 h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工程师冯尔辉:“红树林生态系统里面,除了红树植物特别丰富以外,它的生态系统里面,其它物种的多样性也是很丰富的。比如在东寨港保护区,我们除了红树植物有36种,鸟类有219种,软体动物有115种,鱼类有165种,蟹类虾类70多种。”' R6 H5 g+ a& ?# ~; }9 K7 a8 a/ f
红树是滨海湿地非常重要的植物,它们是大自然的馈赠,弥足珍贵。“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这就需要对红树林采取最严格的保护,同时,尊重自然规律,对红树林进行科学修复。
6 D' |3 G; I) d$ z! {6 T4 U, E冯尔辉:“红树林胚轴要在母树上发育成一个个体,然后再掉下来,掉到海水里面随波逐流,成活率是很低。”
3 m7 h5 u% D$ q! }* `% |7 l红树林要依靠落下的种子再生长,周期长、成活率低,单单依靠自然修复很难让红树实现大面积成林,所以,在东寨港育苗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8 h( }' P  L; z- V4 L, ~冯尔辉:“我们的种苗资源圃,主要是一些濒危红树植物的抢救培育基地,比如红榄李就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在2014年的时候,一个公益机构做全国濒危物种红榄李调查,发现在野外仅存14株。所以后面我们做了一些抢救,到目前为止已经培育出将近2000株。”
& V. k$ B2 Z1 z1 C( m# R6 x育苗成功,这只是第一步,还要选择适合的海滩去种植。就这样,一棵棵红树在人们的精心呵护下,渐渐长大、慢慢成林。
2 S* M8 I0 ~5 l0 D) ?) _1 f2 b海口市林业局局长、林业高级工程师钱军:“在东寨港区域,我们修复了4783亩的红树林。通过对一系列生态修复,保护好红树林,让子孙后代享受保护红树林带来的红利。”' M, n) C. r6 W' k) i) M) e
在本次湿地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郑重宣布,中国将陆续建设一批国家公园,把约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保护重大工程。中国将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支持举办全球滨海论坛会议。这些重大举措彰显了中国致力于为人类创造更大生态贡献和绿色福祉的决心与担当。
1 v; X+ [8 K% _$ l0 I目前,我国湿地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在对那些面积较大的连片湿地保护、修复的同时,对那些点缀在山野间的小微湿地,人们也越来越重视。, d. R$ A' x: j, Y4 g
鲍达明:“中国是唯一在全世界三次完成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国家,最小单元的调查面积越来越小。第一次调查最小的斑块是100公顷,第二次调查是8公顷,第三次调查只有600平方米。”, f9 G4 ?* d6 n' U3 P- r7 v% y
调查单元越来越小,也就意味着随着湿地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小微湿地逐渐纳入到了保护的范围。
, e  ~3 B; m" n; P6 d/ c7 n在重庆梁平区猎神村小微湿地旁的“昆虫旅馆”,一些由废弃的竹木、瓦片等搭建起来的“昆虫旅馆”,成为了很多昆虫的家。那么,猎神村的“昆虫旅馆”是怎么来的呢?这还要从猎神村的过去说起。
9 b2 h# P% B* F+ ?& P/ H/ ^! E0 d6 X+ m; k3 \; ^+ @0 s7 S

. w$ X9 P/ ~3 c8 |- B5 S* N$ |重庆市梁平区竹山镇党委组织委员唐开茂:“我们靠山吃山,我们有竹资源,可以卖竹子、造纸,也可以有竹编制品,还有后来的石膏矿。”
# z4 t4 P2 ]% R) i& C+ @  ]然而,无序的“靠山吃山”,最终让村民们“坐吃山空”,竹海被掘得千疮百孔,因为开采石膏矿导致村里不少的池塘、小溪也都被污染了。
( h! O4 h, s1 P唐开茂:“污染很严重,石膏矿采出来的水是那种白色的,流入河流里面,一些鸟类就不来栖息了。”- j" ?5 \& m4 n" \* M4 ?( Z
看到曾经山清水秀的乡村已经面临环境危机,猎神村开始下决心转型发展。4 l/ |+ ^  V# d; n# ?
唐开茂:“我们那时候就去外面的浙江余村、鲁家村学习,我们学习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我们回来之后就召开两委会,大家商量关闭村里面的五座矿山,学习余村走乡村旅游路线。”
( A# `2 h0 Z) s1 k/ ~' g( G1 G在政府的努力下,猎神村建起了不少民宿,考虑依靠游客来增加收入,可是,民宿建起来了,游客却并不满意。生态环境不好,游客不愿意来,在请了相关专家多次调研后,当地管理部门决定还是要发挥资源优势,从修复小微湿地入手,恢复当地生态系统。猎神村修复了近50亩湿地,建起了近100个大小不一的梯级塘。
1 }- z6 b2 C; N0 ~清澈的小溪,茂盛的竹海,昆虫来了,候鸟来了,游客也越来越多了,村民们收入增长了近2倍,对于湿地的保护也因此更加主动、更有热情。水清岸绿,鱼儿畅游,鸥鹭翔集,正是源于中国坚持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今越来越多的湿地呈现出了这样的美景。9 {' _. p* M  B  W8 l! ]
鲍达明:“习近平总书记为湿地保护多次考察调研、作出重要讲话,为湿地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在十八大之后,在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各个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全国的湿地生态状况总体在好转,为全球湿地保护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 {) X- [, k" Z/ K  L6 W在中华大地上,一个个湿地的焕然新生,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为了加强湿地保护全球合作,本届大会还正式发布了《武汉宣言》,呼吁各方以强烈意愿和实际行动,促进各类湿地的保护、修复、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续利用。通过各方努力,相信会有更多湿地得到进一步保护,更加充分展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生机盎然的大美湿地。
3 j9 X; V: E  E4 }; m-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 l1 d) O. Z" ]2 ~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菸囫僻
活跃在2021-11-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