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中国科考船向阳红16号被撞沉没,事后为何没有任何赔偿?

[复制链接]
5 X0 @. \' y8 K2 j& e) `5 a$ f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建设重新步入了正轨,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下,各项耗资巨大的科研事业也由此拉开了序幕,中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6号便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建造的。

% V; [8 |# c. K/ T3 B$ F

这是一艘重达4500吨的科考船,船上汇聚了当时国内相关领域最新研究出来的技术成果,拥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多频探测仪,而且还有专门从美国购买的万米绞车,可以说“武装到了牙齿”。

) M4 V5 x- Y5 V( s3 J

然而,就在这艘船于1993年执行一次科考任务的途中,不幸与一艘塞浦路斯籍的万吨巨轮相撞,随之沉入了海底,给我国的海洋科考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 Q- h$ E/ s. c
4 h8 j& X* v6 b A, `# d

向阳红16号

8 ^- B! ?3 g+ ~4 M, Q
1 ~( r/ y& Y- [

事后,我国有关部门为了尽可能地挽回损失,专门向国际法庭申请了仲裁,要求对方就向阳红16号上出现的损失进行赔偿,可那艘万吨巨轮的负责人却表示自己没有责任,而国际法庭也在不久后公布了庭审结果:该巨轮不用赔偿。

; l- K3 v7 G ?5 c; m& K( L; F

向阳红16号是如何与在海上很容易就能发现的万吨巨轮发生碰撞的呢?事发时,船上的船员又做了什么?而在事发之后,它又为何没有获得任何赔偿呢?这一切还要从向阳红16号出海执行科考任务时开始讲起。

+ @ P1 @; x U5 i- a

航行前的准备

4 R6 r/ \( e6 y1 c- b0 q5 |6 W' |

1993年4月30日早上,东海海域起了能见度特别低的大雾,原本定于这天出发前往太平洋海域执行多金属结核矿产资源调查任务的向阳红16号科考船被迫改变了行程。

! d; U9 |2 R. {7 j8 @0 P' G$ y" `0 v
1 `: n1 _9 d: |! j

这艘配备着我国各项最新科技的先进科考船在建成之初就被委以重任,科考队员们用它执行了多次探测任务,行程累计数十万公里,为我国海洋科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就在两年前,该船还获得了联合国授予的“国际海底探矿先驱投资者”的资格,当时世界上只有四个国家的科考船有此荣誉。

; w9 h' @+ \) q0 J6 Q

此次出航,全船11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船员都充满了信心,他们聚在一起立志要为国家争光,因为这次任务不仅是为了促进我国海底矿产探测能力的提高,而且还有我国对联合国相关机构做出的承诺,事关国家的荣誉。

7 e) d, {8 r/ ~" G0 i

49岁的船长金明奇正值壮年,有着近30年的开船经验,到向阳红16号上当船长也足足干了11年,对船长的每一个仪器都十分熟悉,有他在,船员们都很放心。

5 G. A7 n$ W$ J) N, s* Y$ d8 D
/ t& w" a1 X: q* H

既然碰到了大雾天气,金明奇为了大家的安全考虑,只好决定明天再启航,可到了五一劳动节的时候,大雾依然不见消散,航期不得不再次拖延,可由于国家给的任务比较急,耽误不得,此时的船员们开始有些急躁。

! L. v# y) @; e% N: u, q

金明奇也不例外,因为实在闲不住,为了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他就趁着抛锚休息期间,特意安排了一场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部署操作演练,所有的船员都参与其中,可因为没有提前通知,效果并不理想。

8 O, c$ C/ m! R; u( F4 \

到了5月2日清晨的时候,大雾减弱了一些,可海上还飘着一层薄雾,按理说应当再休息一天,等大雾彻底散去再出发,可所有的船员都等不及了,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耽搁一天就会耽误很大的进度。

" B2 J8 }; J% r. f0 J
6 M6 P6 a- j U8 h: n0 u% |' W

向阳红号

' q' |% b, b: _' A- h2 B O4 r
2 b4 h o" j$ X- d. K3 a' X

于是,在船长金明奇的一声令下,向阳红16号科考船缓缓地驶离了上海的港口,然后朝着目标地点,即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海域急速驶去。

+ y, Z3 ^. K" r! `

一次突如其来的碰撞

# K4 z% T2 c) {5 n& ?7 E& W/ Z

科考船上除了有各种先进的仪器和探测设备以外,为了照顾科学家的生活起居,船上还配备了豪华的宾馆供大家休息,在船长金明奇的平稳驾驶下,待在船舱里休息的船员几乎感受不到一点晃动。

$ h3 V0 r) l: i9 D+ L P1 {7 l; o

经过一段时间的急速行驶,向阳红16号马上就要接近作业海区,此时海平面上大雾又浓了起来,能见度只有20到30米,但金明奇并没有任何减速的打算,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对自己技术充满自信的他仍然在架着船急速行驶。

# x' u8 {6 w9 _4 Q' o
- F2 v3 C( O3 D2 I: ]: q, x

碰撞事故画作

+ J% {3 ~+ Q: R6 E! \
+ N) {; u# ?- g: V" M$ G# M+ W

到了凌晨5点05分的时候,科考船已经行驶到了济州岛海域,就在这时,金明奇突然发现大雾中出现了一个庞大的黑影,并且正朝着自己驶来。

' \: K2 V7 a" O6 Z$ d3 T

经验丰富的他知道这是一艘巨轮,他没有慌张,而是稍微放慢了船的行驶速度,他觉得这艘巨轮距离自己还有一段距离,它在发现科考船后肯定会主动改变方向的。

4 p' g4 y( k: O1 D* R6 L' s1 B

然而,这艘巨轮似乎并没有看到向阳红16号科考船,仍然以极快的速度朝着向阳红的方向驶来,等到了快要接触的时候,金明奇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 Q, M! K# E; {+ t: t( N, S
# o3 Z* G$ v6 O7 ]+ R5 j

船的沉没

8 W; U3 n, N+ u+ ]- U
& n$ C& f% A: S$ t

为了防止两船相撞,情急之下,金敏奇当即发出了向左转舵的指令,惊慌失措的船员立刻向左打起了满舵,希望能避开眼前的这艘巨轮,可该巨轮竟然打起了右满舵,轰的一声,两首船撞在了一起,事后调查发现撞击向阳红16号的巨轮是塞浦路斯籍银角号大型货轮,重达38600吨。

- b- ]+ E( I. B8 N

仅仅4500吨重量的向阳红号与银角号相比明显不值一提,因而遭遇撞击后,向阳红号立刻就受到了严重的破损,而银角号却几乎没有多大损害。

$ ]0 q) p. b/ X( ~/ I+ J

在撞击的一瞬间,坐在驾驶室的金明奇亲眼目睹了这一场景:“这艘几万吨级的塞浦路斯货船的球鼻首重重地撞在本船的机舱部位,给了本船以致命一击!”

! v2 Q9 a$ {$ |: a; e, \( S7 p
- e) ^; H4 k* _6 m+ _0 T7 P

正在沉没的船

5 L- _; F, d0 S" M" {* m
; g: ^1 k1 I; N$ i6 V

上一秒还在船舱内熟睡的船员瞬间就被撞击产生的巨大震动惊醒了过来,他们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只是感觉船在不断地下沉、下沉,一场惊心动魄的自救开始了。

( t" z5 d* n: j3 T

“自救”不忘“救物”

" U, G6 y6 L( h, o0 e

此时,在驾驶舱内的船长金明奇正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他知道身为船的负责人自己一定不能乱,眼看船正在下沉,他第一时间就向银角号巨轮发出了信号,请求对面放慢速度,顶住16号船。

1 N" p h( n, C1 n

这样做可以防止大量的海水从被撞开的洞口处渗入,进而延缓船体下沉的速度,给船员的逃生提供更多的时间,然而,银角号非但没有理会发去的信号,还迅速将船倒了出去,致使向阳红16号被海水渗入的速度大大加快,船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下沉。

7 V B- S$ x- S5 T( Q* c7 E* E. z
. ], _0 {# g; ?+ b- b3 [

向阳红16号

, h' o/ h0 T% p! |' r0 K- R
+ [2 J1 x$ H5 T, E5 V9 g

金明奇知道再不有所动作所有船员都将失去生还的可能,于是,就在5点08分,船被撞3分钟之后,他立即令船上的报务主任发出了求救信号——卫星示位标。

+ r8 Z9 F0 a( E$ {

信号发出后,他果断地向全船船员发出了弃船部署,并且按响了弃船的警铃,可就响了没两下,因为海水的渗入,船上所有的电力装置包括应急电源都停止了工作。

; z( i! \: J/ o. m( ]

所有的船员听到警铃后都很是犹豫,他们谁也不敢相信船长竟然发出了弃船的指令,毕竟船上有那么多先进的设备,有的船员向船长发出了疑问:“真的要弃船吗?”

: A2 M" M" ]) Q" N4 A) Y! ~

金明奇知道已经到了船毁人亡的紧要关头,行动必须越快越好,他再次对着船员们大喊道:“弃船!快!所有人穿好救生衣上艇甲板!让科学家先登上救生船,让年老体弱者先行登上救生艇!

& ^! w7 }( r6 Q! J- q" E/ x
- n! U7 q! ]! y8 U2 r

科考船

$ e( B7 n* @4 h6 Q! j0 {/ c
8 t( w' S0 M& D% q

船员们听后纷纷涌上了甲板,可当一些船员走到甲板上时才发现由于银角号的碰撞,船上仅有的4艘救生艇已经有两艘被挤压坏了,无法再使用,可船长毕竟足足有110人之多,剩下的两艘必然无法装完。

# u0 C2 u& c# l, t- Y; h

船员们见银角号就停在不远处,一些懂英语的便高声呼喊道:“快放救生艇!快放救生艇!”可银角号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依旧停在不远处一动不动,船员们只好进行自救。

- p. b( T6 n5 H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所有的船员们都展现出了极高的素质,他们在船长的统一指挥下,有序地登上了两个小艇,其中一个较大的超载装了50多人,另一个较小的也装了40多个。

7 t+ f# I5 b+ o7 u" Z1 X
# y6 n3 G' y' d

远洋货轮

! K3 a( y: v1 T5 F3 i
n! A3 k6 M/ O2 y: `; @

下沉还在持续,金明奇虽然已经来到了甲板上指挥,却并没有跳上救生艇,当两艘救生艇已经实在装不下人的时候,他把一包装着重要资料的包裹交给了最后登艇的机要员,并对他说道:“你先上救生艇,一定要保护好资料,我不能走,船舱里还有没出来的船员,我要回去把他们都救出来!”机要员听后很是感动。

4 G' g3 F& I/ t h4 P4 r

在甲板上众多船员登艇的时候,船舱里仅剩的几名船员也没有闲着,危难关头,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多抢运出一些探测设备和实验数据,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科研人员,在他们眼中,这些东西比生命还要珍贵。

* I$ s/ g" I' s) B( g8 b

船长金明奇回到了船舱里,尽管海水已经淹没到了大腿的位置,他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凭借着对舱内设施的熟悉,努力搜寻着船员的踪迹,最终救出了大部分船员。

: T$ @ \# W" P+ v+ X
5 H1 x6 G$ x1 B

事发海域

9 n7 L7 z% A. f
" q1 l; G, H4 U/ z

在所有船员的齐心协力之下,107人逃出了向阳红16号考察船,但还是有三位船员为了抢救资料永远地留在了船里,着实令人惋惜。

) {. R9 m5 Q+ Z# c, Z

1993年5月2日凌晨5时40分,对于向阳号上幸存的船员来说是一个永远铭记的悲痛时刻,向阳红16号科考船完全沉入了海底,所有在海中漂泊的船员都流下了眼泪,不仅是为了船上宝贵的仪器,还在于他们已经在这艘船工作了多年……

; j( a2 @6 v9 c: S5 D: v% s( ]3 d

“科学之魂不散”

% \0 L* B7 T, A" z0 b |

银角号上的一些船员全程目睹了向阳红号上船员齐心协力逃出船的场景,他们也开始对这些勇敢的、团结的的船员们产生了敬佩,经过幸存的向阳红号船员的不断交涉,银角号终于伸出了援助之手,到了6点50的时候,全体幸存的船员都被救上了银角号货轮。

- k0 l. Y3 x- B9 A- L2 M; H' J
# l) l8 {5 Q+ j

远洋货轮

6 s9 G; F! p' d5 E: B& R
, J, Z3 o# G% l

十分钟后,我方报务人员借助银角号上的电话通过卫星拨通了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的电话,如实地向领导汇报了向阳红号沉没的全过程,并申请了支援。

: |' H r$ Y+ O2 t

领导得知此事后内心也很悲痛,当即将这一消息上报给了政府,因为去塞浦路斯籍的银角号上带人涉及到了外交问题,我国政府得知后,立即指示“得意”号远洋拖轮前往事发地点带回在银角号上的幸存船员,与此同时,外交部还与相关国家发去了照会,并且得到了同意。

- r" F0 A0 |$ B0 A4 ^8 W$ G9 C

5月2日晚上21时30分,“得意”号远洋货轮终于顺利追上了银角号,并将107名我国船员都带回了国内,当船停到上海的码头时,幸存的船员没有一丝的高兴,他们目视着向阳红16号沉没的方向久久没有说话,所有人内心都充满了悲痛。

: f6 U0 u/ a1 H9 i ?. j8 w
4 H& X5 u8 Z) C7 P& z$ |1 f

得意号拖船

- X6 B7 o; l4 ?. } n) H. x2 t
# L M% N# M; ~: I. d, q2 U: C

向阳红16号的沉没给我国造成了近亿元的经济损失,与丢失的先进设备相比,更为宝贵的是三名科研人员不幸遇难,为了表彰他们抢救资料和设备的英勇,政府随后专门为他们举办了悼念活动,不久,也为幸存的船员举办了慰问会。

$ H4 ~4 K) Y# x6 T6 j+ ]. X4 u

在这场慰问会上,船员们心里都很悲痛,因为丢失了大量的先进设备和数据资料,幸存的科学家更加伤心,但很快就平复了心情,他们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道:“船虽然没有了,可我们人还在!只要祖国需要,下次考察出海,我们还去!

8 S6 M* Y7 s& F) U: m

“科学之船沉了,然而科学之魂不散!” 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着实值得我们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 I& [7 a& |- R! w; s4 G/ V& [+ F

向阳红16号科考船的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因为在事后我国还专门向国际法庭提起了申诉,要求银角号进行索赔。

7 w5 v2 z8 B% y; j* b
: w* V( M% I1 ^$ i

科考人员

$ U9 M) b Q6 k5 v/ v
/ P8 J3 K# D: f

毕竟所有的船员都认为如果银角号在事故发生时没有迅速倒退导致海水快速涌入向阳红号,那向阳红号也就不会沉没得这么快,那样全部的110名船员就都有活下来的可能,他们认为银角号应该为此承担责任,并且进行赔偿。

5 x: F0 _; X, Q

但很快庭审结果就出来了,随着法官做出“双方都有责任,银角号不用赔偿”的判决,向阳红号的遇难没有得到任何的赔付,而之所以如此判决完全在与我方在事故发生时出现了一系列的违规操作。

) q/ R/ }. T' H D1 B

首先,当船长发现银角号时,竟然没有主动把船停下来,而是继续前进,将希望寄托在了银角号改变航向上,这是违背航行的基本常识的。

5 A, n; j0 `+ q9 o- ]
1 G4 Z' Z% k( `

沉没的船只,非向阳红16号

6 k* w0 N1 Q5 d* T: }
4 a9 B! u4 G/ B+ J0 C8 C d* m

此外,船长在紧急情况下发出的左转舵指令也违背了国际惯例,按照国际航行的基本准则,当两船相遇时,双方都是应该向右转舵的,正是这一致命的错误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 S0 T# h F7 r! U% c7 |! V

至于银角号为何会在事发时迅速后退,银角号的负责人员也做出了解释,他们表示当时船上装的是大量的天然气,如果继续碰撞很有可能会引发爆炸,进而导致更大的灾难,调查取证时也确实发现该货轮的确是装得天然气,他们的做法自然也就无可厚非。

1 P7 j- B5 U& |" J' o8 g7 I- j

在诸多证据之下,尽管向阳红16号的沉没令国民悲痛不已,但还是无法取得任何的赔付,不过那艘消失的向阳红16号却永远地留存在了我们的记忆当中,愿逝者安息。

5 _" z0 ^1 w5 ]2 s( ^" o# f9 ~ 8 I# a9 D( C! f: ~: \: Y 4 i( z) x t! z- y8 K! m, e& q/ Y& c1 E, ^' Q4 o) h/ { 9 l: d; \5 o3 o- S) [0 T( S5 j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红袖舞墨
活跃在2025-1-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