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 E" R: B+ D$ w& T6 w: v
% ^# D) T: Z( {! v) V “向阳红01”号科考船
7 @2 v5 `3 I, ]& [$ R) ~$ N* S/ M
/ c) X' q I2 j0 Q “向阳红01”号是一艘满足深海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需求的现代化海洋综合科考船。该船可满足无限航区要求,适用于物理海洋和大气科学、海气相互作用、地质和地球物理、海洋生态和环境保护、遥感和遥测、海岸带和海洋工程等方面的海洋考察。2016年交付使用。 4 m0 w0 a1 E) R4 T' D
8 V% y5 `1 \* d" D i) o
“向阳红03”号科考船 8 \4 K7 R. {& l0 U o
: J$ ?1 m8 c* t% L “向阳红03”号是我国装备最先进的科考船,它可到达南冰洋、北冰洋开展科学调查,在任何海域实现高精度定位。该船设置了实验室和甲板调查作业设施,适用于物理海洋和大气科学、地质和地球物理、海洋生态和环境保护等科考作业。2016年交付使用。
" v# U3 v0 @" \: D3 I7 F2 O
$ D) {& r+ [8 l3 N* s, R' w/ I/ d “向阳红10”号科考船
8 F- j) K- c9 g/ d
, i" C/ r& C1 Z" J- S7 o, D4 l “向阳红10”号主要承担大洋的海洋水文、气象、水声、物理化学、地球物理、地质地貌、海洋生物等调查研究,为发展海洋科学和开发海洋资源服务。2014年3月28日,在广州长洲码头正式入列国家海洋调查船队。 0 Y6 N/ D4 q, s
: P7 l' {/ H( [5 g' o “向阳18”号科考船 ' j( u- }& ]) I3 L z9 S
- D: t' O# n) K" }6 Z
“向阳红18”号科考船。该船是我国1500吨级中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现用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海洋科考。满足无限航区要求,该船设置实验室和甲板调查作业设施,适用于物理海洋和大气科学、海气相互作用、地质和地球物理、海洋生态和环境保护、遥感和遥测、海岸带和海洋工程等方面的海洋考察。2015年12月31日在国家深海基地码头正式举行了船舶交付仪式。
8 i$ a1 D Y8 k7 o4 x |
1 Q y; p( f0 J* U/ p “科学”号科考船 ' D, ~6 \8 q% |& H( P0 W" ?
. I. m+ a5 R3 g6 p! K “科学号”海洋科考船将重点用于西太平洋及周边海域科考,可为中国提供海洋地质、生物与生态、大气等综合科学考察信息。这艘先进的科考船,还将成为中国深海远洋科考探测研究平台。该船于2014年9月正式入列,开始参与海上科考活动。 $ j6 U1 Z& v* s5 w
: P. g, f4 L, x7 {) F; v0 X; X
“嘉庚”号科考船 9 d. Q f3 ?3 P# C
3 ]3 {& Q' u& ~ “嘉庚”号科考船是中国深远海科研主力船之一,它是一座海上综合实验室,能够支持水文、化学、生物、地质地球物理、大气和相关交叉学科的实时、同步观测和现场科学实验研究,支持信息数据远程传输。2016年初次下水。
* Q0 b1 \. }% @* S
+ r* [( H% _2 V: R5 _ g2 f “中山大学”号科考船 $ n1 Q8 N7 L+ q
- }7 e; P- U4 i! X' _ 中山大学号,是一艘配置高、能力强,创新技术高度集成的新一代大型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2021年6月26日,“中山大学”号在上海的江南造船厂正式交付。
5 K) O, Q' u$ `# e
3 W4 ^. Y2 T) Q/ K “东方红3”号科考船
3 y) ]) R! l8 H* G1 F% G2 b 5 f& z* t, f$ v% O/ `
“东方红3”号是国内首艘、国际上第4艘获得SILENT-R证书的海洋综合科考船,也是世界上获得这一等级证书的排水量最大的海洋综合科考船。2019年5月7日,“东方红3”成为全球最大静音科考船。10月25日,在山东青岛,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3”正式加入中国海洋大学“东方红”科考船舶序列。 : C- V# ?6 T0 w; i6 m
+ n4 l$ b5 J3 l- g" x3 D “探索二号”科考船 Y" @, H8 u# |, s
$ L" A& H. `9 y5 ] “探索二号”是载人潜水器支持保障母船,除支持深远海常规科考作业,还可搭载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和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2020年6月交付使用。
. i7 u; `1 V4 ?5 L ) `7 S( i, W; n% v& N+ F# u
“大洋一号”科考船 ; h2 F: o3 y" V" e
3 c. F) _+ p: `9 s5 j4 m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也是我国远洋科学调查的主力船舶。1984年在前苏联基辅造船厂建成。1994年,为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调查的需要,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从俄罗斯远东海洋地质调查局购买并经初步改装后,命名为“大洋一号”。
8 z! G9 x5 E* w
' D' K1 T5 a" D0 y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 - t% I2 g- d1 ?- C
" c" ? x5 j: Z# O; X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H2560)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于2019年7月交付使用。雪龙2号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填补了中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
4 L' U( _$ v1 u6 W5 H# t
& T5 L3 x. ]9 f h “实验6”号科考船
- P u. d2 R- X; ~& J# H " d9 b) ^* u& o+ }7 s
“实验6”号是中国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2020年7月18日在广州下水。该船将提升中国对南海与深远海大洋的探测和基础数据获取能力,同时帮助“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提高海洋探测能力,完善观测手段,开展联合海洋调查,开展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海洋灾害预警预报、防灾减灾;培训海洋调查人员,提高海洋科技水平。
2 b4 n. L9 B1 F$ n& g1 G% _5 j. `
+ |! J% W. P1 ^' ?) J @" z “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
+ K4 H i/ \; o
9 y: ?9 d% T' K3 i+ {5 c1 p! ] “海洋地质二号”船安装有150吨具有主动深沉补偿能力的海工吊机,可为其他科考船提供钻具、设备和物资补给,承担井场调查、对外消防、救援、安全守护及应急撤离等功能。改造后可搭载设备集装箱、冷链集装箱和住人集装箱等,进一步增强科考船人员换乘及食品补给能力。该船集多学科、多技术手段、多功能为一体,具备海洋能源资源勘查和环境、水体及地质等重要影响要素实时监测、分析与评价的综合调查监测能力。2020年9月交付使用。 $ U& f8 ]' d* {1 J1 \. W& b
$ P; T" w! b6 n6 I, E, S% b% a6 p
“海洋地质七号”科考船
/ @9 w* E/ L9 y" a: N
2 y( s8 J, z. _ G “海洋地质七号”(原“业治铮”号)调查船是以我国已故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业治铮院士命名的海洋地质科学调查船。船上配备有多波束测深系统、海洋重力测量系统、海洋磁力测量系统、单道地震测量系统及多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考察仪器设备,可承担近海基础地质、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等工作,是一艘技术含量高、施工工艺复杂、装备齐全的近海作业科学考察专业船舶。2020年12月19日,该科考船也正式加入中国地质调查局科考船队序列。
7 Z7 U" n a; d0 W" l! Y
1 y- q+ E# Q1 d% v: i% v7 S& e$ x% e “海洋地质九号”科考船 M# o0 W/ [6 a8 Y; y
" T6 j$ F) _ W “海洋地质九号”船是中国领先的同时具备专业地震调查与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功能的调查船,国际先进的以短道距地震电缆二维(三维)多道地震为主,集地球物理测量、水文环境测量和地质取样技术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物探(地质)调查船。2017年12月28日入列以来,该船分别赴中国东海、南海、黄海以及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西太平洋深海地质调查科考、南黄海地震调查、东海宽线双缆地震测量和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南海试验共享航次等任务。
# t' S& I0 ~ b: i( q( r (图片来自网络) ) R; \9 J) Y3 {# w' P, T
! q' B9 K- V' h. ]& F2 G& ]
/ D0 O' P& B7 e1 j6 s
. {3 p0 [/ I/ b# H* ~2 ~% _
. \6 T* h3 x- t1 \8 c" y% A6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