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刘志刚:生蚝是自带流量的IP,是海洋牧场中的要角

[复制链接]
刘志刚,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从事水产动物育种、贝类增养殖理论及技术研究与开发。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各类科技奖励8项,其中,“东风螺规模化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研究”2006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东风螺规模化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示范与推广”2010年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获2007年国家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及2008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墨西哥湾扇贝”及“东风螺”两个品种推广遍及华南三省沿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d  i2 ~) T3 e

% \( h/ r# U' H) V*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r. @/ g! r1 z: @* S2 e0 J! f# Y0 B9 ~) e; K$ y& V
▲ 刘志刚(右一)调研海洋牧场时留影
! @  X& {3 ?7 m6 U* i6 R& C- m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当下,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探索大型智能化装备,开展水产育种,完善配套产业链,积极搭建“粤海粮仓”。
, E" S) e0 Z/ ?- _2 k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刘志刚在贝类养殖生态及贝类遗传育种方面积攒了丰富的经验。面对这股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浪潮,他认为深远海养殖要实施生态养殖、多品种开发、多样化发展。“贝类特别是生蚝是自带流量的IP,销路好、价格高、养殖成本低,而且作为生态友好产品,具有杰出的碳汇功能和净化水质作用,立体的养殖设施具有‘吸鱼聚鱼’、增殖海洋生物的功效,将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 h, F0 J8 R* ^1 v$ R% X6 m1 y“现代化”兼顾生态及资源利用和产业链融合- ~/ [( J% [1 M+ G9 o! j) j% O
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的构想最早由曾呈奎院士于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即在我国近岸海域实施“海洋农牧化”。上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投放了大量的人工鱼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国传统海洋牧场的建设模式主要以公益性质投放人工鱼礁、放流人工种苗进行资源增殖为主,缺乏海洋资源充分利用和产业链构建等元素。
0 y' H1 p% F9 A" B; b; i6 `
1 G. r3 E# _6 g# J8 {- D6 C1 V0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y( X: r/ S2 X- b1 Q* @$ W7 N
, N& W, q2 j6 u3 h
+ C, F! Y* @% H8 j( H3 A, p,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k  t' ?3 m, B) q2 b# Y
0 |5 B' G/ Q3 ?3 Z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引入了“海洋牧场”的“现代化”概念,赋予了海洋牧场更多的内涵和更大的责任。刘志刚指出,基于国家“绿水青山”、“双碳”目标、“蓝色粮仓”需求和“乡村振兴”导向,以及海洋牧场的未来价值,可以给“现代化海洋牧场”下一个全方位的定义: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原理,在深远海特定海域,通过采用机械化的渔业设施、智能化的养殖技术及数字化的科学管理,开展滤食、投饵与光合三类型品种内生循环生态养殖,以获取高端优质海产品和碳汇生态产品为目标,同时实现生态环境友好与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效应而开发出来的一种现代化增养殖渔场。3 e9 L+ a; a. N$ W0 L6 y+ b- i
“它通过政府扶持及企业投资而建设,企业以养护增殖渔业资源及保护生态环境稳定为己任,以一二三产高度融合为导向,以盈利为终极目标,联农带农,促进乡村振兴,最终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四者并举的目标。这就是‘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内涵。”刘志刚表示,以此构想,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建设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同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持;牧场品种基本组合应包括名贵鱼类、生蚝、底播贝类、热带海藻等大宗门类,条件许可,还可引入鲍鱼、海胆、海参等特色门类,但品种搭配,要以生态位互补为前提,达到内生循环,生态平衡。
) {; G# `# s; h: b1 u- q渔业设施设置应充分利用立体水层,营造适合上、中、下水层海洋生物栖息和繁衍的环境,促进渔业资源增殖;渔业设施应具备抗风浪、抵御12~14级台风的能力,具备下沉避开海面恶劣海况的功能,如生蚝升降式抗风浪吊养筏架,鱼类深水抗风浪网箱、桁架式网箱、重力式网箱,藻类大部分品种只适合秋冬春养殖,采用漂浮式筏架栽培即可;风电场可成为海洋牧场的组成部分,其风机底座具有增殖渔业资源作用,其风电就地消纳可为牧场提供电力和淡水,节约深远海牧场运作成本。“实现风电场与海洋牧场的有效融合,是当前充分利用海域、提高经济价值的创新形式。”
7 O4 u  ?: H& H“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通过‘合作社’‘合作联社’‘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可以带动乡村农民就业,吸引大学生回乡创业;通过一二三产高度融合,可以提振乡镇乃至县域经济,有利于我省‘百千万工程’目标的实现和助力乡村振兴。”刘志刚说,提高海洋牧场产业化程度,发展海洋牧场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综合体,应是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特征。4 X$ ^! K4 r% c. w% F8 o
生蚝具有“碳汇”和效益双优势
1 |% A; v- j! i5 _- V( Z- Q“海上养鱼,过于单一了,要做多品种开发多样化发展,打造鱼贝藻生态养殖,实现多重收入,降低养殖成本,规避经营风险,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海洋牧场品种选择上,刘志刚认为多品种养殖是关键,要选出最优搭配。# U, z0 C- f" w' H3 [5 u
现代化海洋牧场高端优质海产品包括鱼类、贝类(生蚝)和海藻类,生态产品主要指生蚝、海藻的“碳汇”功能和净化水质的作用,而渔业养殖设施如大型养殖平台、深水网箱、水下吊养筏架等均具有人工鱼礁的作用,可以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增殖提供庇护、栖息和繁衍空间。
( g$ [8 p. ?; R! }, ?

9 S1 v# b) \  ?' t'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t/ C3 [2 r, J5 A' c6 ?' F" d& u
5 E8 a; U) k: f: e& f0 b  h, X" m“贝类是海洋牧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品种。”刘志刚指出,在多品种养殖中,贝类通过过滤摄食养鱼过程由残饵和粪便分解产生的有机碎屑和养鱼肥水繁殖的大量浮游植物而生长的同时,实现水质净化,降低氧耗,解决养鱼形成的生态不协调、环境污染、鱼类容易发病等问题。6 b- e5 E& ?4 U/ F; F
“海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养鱼过程排放的氨氮、亚硝氮而生长,对水质有净化作用,同时使水体富含氧气,养贝养藻能使鱼养得更好,鱼贝藻是缺一不可的成熟的生态体系,可互相补助,互相促进。”他指出,海藻不但可作为改善牧场环境的配套品种,还对“蓝色粮仓”起到补充作用。“有了海藻,会吸引更多植物食性鱼类前来栖息繁衍,再结合养殖生蚝的排架、吊养设施及深水网箱等设备附带的人工鱼礁效应,‘吸鱼聚鱼’已成为牧场的基本功能,牧场自然就成为鱼群‘安居乐业’的场所,海洋生物在此自我繁衍生息,并逐渐向周边溢出,使牧场周边的海洋生物资源得到补充。”
. C2 \* O* Z- O“在养殖品种中,贝类‘碳汇’最为明显,而在贝类中,最明显的又为生蚝。”刘志刚指出,海洋牧场最适合养殖的贝类是生蚝。生蚝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不但通过滤食净化水体,每养殖1吨生蚝,可从水里移除0.35吨的二氧化碳,每养殖5吨生蚝,可中和生产1吨钢铁排放的二氧化碳。2022年,海水贝类养殖产量1569.6万吨,占全国海水养殖产量2275.7万吨的69.0%,牡蛎619.9万吨,占贝类的39.5%,列贝类第一位,其次是扇贝,占11.4%。“生蚝是水产养殖品种中实现‘碳中和’的标兵,其生态价值是其它品种无法比拟的,藏‘粮’于蚝,固‘碳’于壳是对生蚝养殖恰如其分的评价。生蚝吊养设施与人工鱼礁异曲同工,具有增殖海洋生物资源的作用。现代化海洋牧场,少不了生蚝这角色。其中,杂交三倍体葡萄牙牡蛎,即咸水生蚝,可以作为南方牧场的主打品种。优质咸水生蚝带壳售价每斤8~10元,其成本约2元,且供不应求,养殖周期只需8个月,亩产量可达2吨,养殖效益相当可观。”2 ~. \$ H9 \6 ^$ _6 n
: x( U) t/ @; N$ ?# E*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A7 b& W: F# q) ]$ i; }( O3 y7 y" H0 G
▲ 肥满的三倍体生蚝! T2 P% D' x9 u% n% u2 h

4 i+ |/ e5 u- H. e$ J2 \! C! J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A# K- l  X1 U5 M1 u8 x: ]
6 V, q+ Y8 T* l6 ?; V▲ 官渡湾生蚝调研8 o& o& [/ S4 Q8 o) N
同时,刘志刚也指出,“参考FAO海上养殖方式区分标准中的离岸养殖和深远海养殖,结合我国海域实际,目前我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实施海域应是离岸2公里以上、低潮位水深10~30米范围的开放或半开放性海域,30米以上海域仅适合养殖工船等大型养殖平台,不适合多品种养殖的海洋牧场。牧场里的生蚝养殖,要加强养殖装备研制,研发抗风浪沉降式吊养设施。若按照目前近岸的吊养模式,台风一来,贝就被刮跑了。”
1 F' f4 }  g1 @4 v0 N此外,他表示,底播贝类也是海洋牧场适合养殖的种类,在开放海域也不怕台风。还有海胆、海参等不太游动的物种。目前在热带海胆、海参育种繁育技术方面,有关科研机构已有一定的基础,已经可以实现在海洋牧场底播养殖。# }  `$ s, t: @& C3 d9 q
三产融合陆海接力,以核心元素打造文旅IP' Z+ K1 t5 K. ^1 W  Z
不久前,广东提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十六字的路线图,“疏近用远、生态发展;陆海接力、岸海联动”,也就是广东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将梯度利用海洋空间,近海、中海、远海各尽其用,同时陆海全产业链发展融合。) I2 H0 Z' @2 i
目前,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第一产业主要是苗种和养殖,第二产业则是海工装备、牧场产品预制菜、生蚝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刺生级食品、调味品、饮料、保健品、药品)、生蚝壳利用(饲料添加剂、化肥添加剂、土壤改良剂、环保建筑材料)和海藻干品加工厂等,第三产业则包括冷链物流、电商平台、海洋牧场饮食一条街、海洋牧场高端民宿、牧场游钓、牧场观光、文旅康养等。
5 z* p( [' {( c. }$ ]“目前发达国家一二三产业占比大多稳定在5:20:75左右,而我国2022年一二三产业占比为7.3:39.9:52.8,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刘志刚指出,现代化海洋牧场应该追求的格局,是以一产带动二三产业发展,使一产溢价10倍以上,“并形成与之相对应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和增长模式。”- V" W  x: A' t# t  r
对此,刘志刚指出,现代化海洋牧场要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链集群。按照他的设想,产业园区内入驻对象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团队、育苗及养殖企业、景观及游钓渔业设施企业和青年电商平台营销团队;配套冷库保鲜及冷链物流系统、牧场产品净化工厂、精深加工厂、数字化管理平台、旅游观光驿站、文化博物馆、民宿和饮食一条街等,牧场游客可以吃到经过标准化生产熟食级及刺生级牧场产品,买到食品、调味品、饮料、保健品、药品等伴手礼。
" P; V9 j! l4 j“生蚝是自带流量的IP,可带动整个海洋牧场产业链的发展。”除了出售生蚝,还可出售“碳汇”,产生生态价值。刘志刚指出,可以把生蚝游钓、养殖景观打造出来,建成当地渔业休闲和旅游打卡点。在陆地,建设种苗场,开发旅游设施,建民宿、建钓鱼设施,消费群体来海洋牧场既是观光旅游,实现在生蚝排架上钓鱼,也能享受美味,吃鱼、吃生蚝、吃海藻,再将鱼蚝藻做成方便携带产品,做成旅游纪念品,形成产业链。同时,陆地上加强冷链物流以及开发贝藻鱼虾的深加工,打造预制菜,在此基础上,进行营销直播,开展线上线下的营销服务,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 Q6 W# N' ~! f5 V0 }
! E1 B; T# R" 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5 x! Z4 q0 a, m: G; o% C$ p+ k( C! H6 K+ ^6 Q6 e7 H' [# l1 {* n
▲ 海洋牧场生蚝产品
) I, l2 ?6 r) r, j“可以建设牡蛎壳利用工厂,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化肥添加剂、土壤改良剂、环保建筑材料,促进牡蛎壳资源化利用,解决贝壳围城问题;海上观光可以享受蚝排休闲游钓,参观独特的牧场设施景观、红树林生态景观,享受一品生蚝美味,入住独特蚝壳民宿……”刘志刚表示,鱼贝藻三产融合现代化项目成功运作后,将打通现代化海洋牧场大文旅通道,吸引国内外游客旅游,品尝牧场海鲜生蚝美味、体验海洋牧场之旅、享受高端民宿、购买海洋牧场伴手礼,以核心元素打造旅游文创IP,树立“现代化海洋牧场”典范,造就城市旅游新名片。0 m5 _: x" u+ D# e
记者:罗茵
3 g6 k; f: A& f: g美编:周帆
# n6 d* ]4 d0 \+ P, F8 g- Y3 P# |. F, m/ k$ \  s# G
编辑:方琼玟/ p. E' t4 N' z
审核:吕华当, {% _& q0 v$ g$ n  d
, J6 J7 f( F: j' Q( T5 Y2 _- F
<ul><li id="20N2OACV">4 @) E; N7 k( d  K, c. g$ S

. A: @! Z: Z& [' l4 t# d& b$ H9 ~0 I7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 t  r7 ]! U1 O* A* o  l/ ^0 c8 B$ s# H0 n
<li id="20N2OAD0">9 l: A8 D# j  v2 J  ]! T6 ~# h
5 `2 _" t; t  H% D
信息来源:海洋与渔业杂志。# K# F+ H) U1 S+ X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上下五千年
活跃在2024-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