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k q% i5 a" X0 H( q
澎湃新闻记者 张慧 ; k3 A! e" e0 o% e8 l7 {
“万米的海底,妙不可言。” 2 [ z- s7 R2 J% R; c, r- g5 E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三位潜航员在地球最深处向国人直播海底世界。
. t; w' b2 O/ }# ]4 k. o 潜航员如何跟海面上的人们直播交流?在漆黑一片的深海,“奋斗者”号怎么躲避障碍物?这些都能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找到答案。
. y# J+ e0 ]" l. } 5月22日,“走进声学世界·探索声音奥秘”2021年公众科学日活动在这里举办。“奋斗者”号高仿真模型、科普舞台剧表演、科普讲座、趣味实验、潜航员分享会等,让参观的上海中小学生近距离感受声学魅力。 * X& N4 A/ N& H* t8 }, I
中科院声学所东海研究站举办“走进声学世界·探索声音奥秘”公众科学日活动。 本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张慧 摄
f7 q# V4 T" S3 y* q “奋斗者”号上的声学密码 4 Q) @, X3 |% b; j
“‘奋斗者’号下水后,往哪走?怎么走?”在“奋斗者”号高仿真模型旁,有参观学生向中科院声学所副研究员童晖提问。
( ^: W) O5 p2 H3 v" i 在陆地上,人们有导航软件帮忙,但是海水会阻碍电磁波远距离传播,意味在深海中,信号失效了。因此,声波成了潜水器的通讯导航利器。 5 C6 q7 H- |+ ?9 I/ L, k9 e
童晖说,在深海里,声学多普勒测速仪、定位声纳、惯性导航等设备共同帮助潜水器定位导航。定位声纳告诉潜航员现在在哪儿,母船安装定位声纳基阵,潜水器安装应答器,它们之间借助声波互相喊话;多普勒测速仪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潜水器的行驶速度,以及潜水器下方的海流速度,经过运算,就能得出潜水器的轨迹,让潜水器和母船知道对方的位置。
' g% T# ]- i1 H! y0 t) y 参观学生与“奋斗者”号模型合影
' o1 u& E( w. G, m3 h0 @ 露在潜水器外面的多种声纳设备,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前视成像声呐好似“眼睛”,负责探测前方的目标和海底地貌;避碰声纳安装在潜水器四周各个方向,实时监测自己到各个方向障碍物的距离,为潜航员提供“路况”信息。 4 S" j* W5 T' B7 I" } k# j5 |$ m
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一路走来,“奋斗者”号的声学系统实现了完全国产化,该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牵头研制。
/ d' t- s6 }) h) ^4 x D 深海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室主任郭霖告诉记者,声学导航是如今水下高精度导航的主要手段。此外,载人潜水器的安全性非常重要,潜水器下水后,除了自身感知环境信息,还有很多信息要靠母船支持,进行信息交互就需要通信。水声通信是“奋斗者”号与海面母船之间沟通的唯一桥梁,能够实现潜水器从万米海底至海面的实时文字、语音和图像传输。
# r" b ?7 C. Y 参观学生观察超声乳化实验 & a7 W5 A' I C
让声学实验可玩可看可体验
/ d% `3 S$ J6 ?* W I- q' ] 水和油不能互溶,在超声波的作用下,水和油混合形成乳白色的液体。看到这一幕,有学生感到神奇又疑惑,这能有什么应用?工作人员解释说,超声乳化可用在化妆品的制造中。 " O$ k5 [7 v& t; _& C! y
在趣味声学实验区,东海研究站设计开发了10余项趣味声学互动实验,除了“油和水的交融”——超声乳化,还有“看见你的声音”——声音特性、“云里雾里”——超声雾化、“污垢杀手”——超声清洗、“神奇悬浮术”——超声悬浮、“广场舞神器”——超指向性声源等。通过一个个神奇而又震撼的声学现象,无所不在的声音变得看得见、摸得着、玩得了,参观的中小学生们能亲身体验声学科学。 : A J0 h6 Q/ \3 Z# I9 z6 N
参观学生敲击薄板,观察克拉尼图形。
4 @: p' L5 H" K9 }& f0 u; J0 c 为什么要设立公众科学日向学生开放?郭霖表示,深海探索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潜水器,还有信息支持系统、船等各种各样的海洋仪器装备,这需要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一起攻坚克难。海洋强国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代代人的接力,如果孩子们从小接触海洋科学,并对此感兴趣,借助日益开放的信息,他们就能更早了解海洋、关注海洋,并积累知识、为日后打下良好基础,很多科学大家的经历就是如此。
: H$ e7 P( u( M6 v. P" g" }) _ 郭霖说,地球表面71%被海水覆盖,想了解地球,就必须充分了解海洋。气候问题、环境问题中,海洋在其中占据了很大比重。 9 T1 V6 r+ v1 V$ C
他还提到,如今人类有移民火星的想象,有没有可能在将来也移民海底?要去海底生活,就要将海底建设得像陆地一样;还有旅游观光、海底采矿……这一切的发展,全部要靠技术的支撑。“如果年轻一代可以在人生更早阶段介入、参与海洋科学,对国家整个海洋科学的发展,应会有很大的促进”。 + v8 u" G5 V0 H6 W; d' b
责任编辑:巩汉语 # w7 p: g+ a8 }
校对:栾梦 9 q4 q. B& g" H. E2 A7 ?& E
7 u) J" @% h) G6 ]
+ l' }4 S! X. G8 \8 ]+ O" J: ?6 f0 U) z: @
' F6 K- S4 m1 j8 O' P/ B% Q"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