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整理综合版
/ J$ H* \2 p, c4 W" T 遥感技术知识点整理
1 K( o8 c# q9 |第一章8 F+ v ?0 L. `+ m/ O4 T
1.遥感的定义(狭义遥感) ppt P6
& j7 _: a4 Y1 [2 s: z5 n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 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处理,揭示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4 y, }# {- Y! C$ F$ ~" n
2.现代遥感的特点是什么? ppt P32-33
0 r( C" d9 ?, m; |4 `(1)大面积同步观测4 H, i! q" s- n
可进行大面积同步观测便于发现和研究宏观现象(平台越高,视角越广,同步探测范围越大)' u! W | D2 ~: I0 F# y
举例:陆地卫星影像3万多平方公里,覆盖我国全部陆地领土需要500多张,而航空照片需要100万张。
# U" l! M' k5 u5 R2 _' Y% U(2)时效性
! p% Z- f0 S. @4 r& n* O获取时间快。测图周期大大缩短。
" A" }6 a# b( C' R$ B: w0 D举例:英国过去作1次常规调查需要6000人工作6年,而现在采用卫星遥感只需要4人工作9个月。" t3 z$ V5 V+ @4 S7 ]1 U; i# i9 A
(3)周期性) f% ` z6 m2 V" d
可在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便于动态监测。
" D7 S( }1 B0 O5 m. v(4)综合性. l' j" x4 B, h/ f5 a* r; _! @
多层空间、多波段、多时相,从3个空间:地理空间(经纬度、高度)、光谱空间、时间空间提供5维信息,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观察和分析问题。
( e# D, {: u# [; _# e& M3.遥感系统包括哪几个方面 ppt P347 E" u* d9 ?3 G
信息源、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收与记录、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7 Y8 | D7 H- b4 V3 T(每个方面的详细介绍看ppt P35-41)
) L5 }" n9 p7 a# z; ^) {; q1 A第二章
3 S1 e+ w4 u* U3 Y" A1.遥感是如何利用光的波动性的?(干涉、衍射、偏振) ppt P8-9
! e9 a5 d7 x3 L- t+ n F干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的电磁波在空间叠加时,合成波振幅为各个波的振幅的矢量和,因此会出现交叠区某些地方振动加强,某些地方震动减弱或完全抵消的现象。
' t1 f |7 f$ l1 Y+ W微波遥感中的雷达是应用了干涉原理成像的,其影像上会出现颗粒状或斑点状的特征,这是一般非相干的可见光影像所没有的,对微波遥感的判读意义重大。
" ]* s s+ l) j/ `4 n4 R: [& F/ R+ g/ U衍射:光通过有限大小的障碍物时偏离直线路径的现象。8 v! p: ]( Q5 K# W& P7 A
研究电磁波的衍射现象对设计遥感仪器和提高遥感图像几何分辨率意义重大,数字影像处理中也考虑衍射现象。# W9 `0 \" C. |; F' ]3 G% r$ U. A6 K
偏振:电磁波传播的方向性
* L. e1 q) i+ C偏振摄影和雷达成像利用偏振现象,入射波与再辐射波的偏振状态在信息传递是起着重要作用,可提供强度,频率等附加信息。
; ~ f4 m+ e' D2 M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包括哪些? ppt P19
5 Z2 x" ?) ?6 X! L$ X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衰减作用。& u0 i9 n9 ^4 Z9 l! v( c3 M" v
①大气吸收【ppt 21】
& M9 w' ~0 U( Z, J大气吸收的主要成分是氧气、臭氧、水、二氧化碳等
3 ^+ F9 s5 W- ]+ H氧气(微波中0.253cm,0.5cm )
3 K" l6 b, D/ e" C' x水 (0.70~1.95μm ;2.5~ 3.0μm ;4.9~8.7μm ;15μm~1mm间的超远红外区)
7 j* j3 U9 L$ W5 | 臭氧(0.3μm以下的紫外区)
0 V' }* M8 c2 g: d8 Z②大气散射【ppt 22】/ Z1 s; @4 L# i. k% H; S% D( @2 `' `
太阳辐射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受到大气中气体分子和其他微粒,而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
8 i2 }& @0 \! G+ ?1 Q1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包括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点? ppt P22-25
# K9 p7 S4 ~# P- ]7 L x5 C9 \( h1 l: Q+ A
(1)瑞利散射:(发生条件)大气粒子的直径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