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大纲3 [9 B8 a' H7 X4 B) O* w
一、课程概述& C* v6 d6 J- M$ `* @! ] `$ n$ ^
课程名称(中文):地理信息系统! ^3 o3 E/ }, k- j
(英文):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9 c* Y6 m) K' ~7 s
课程编号:193710879 q9 B* n; S- ^
课程学分:2 B" W% }) f: S' y! g
课程总学时:32/ w8 K) q9 t9 ?' `. r) W+ U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2 L3 O+ H3 K8 o2 F& O. H! ?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1 z9 z5 v2 m% l' b# e$ Y$ k; D F
地理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测绘学、遥感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型边缘学科。它从20世纪60年代问世,至今已跨越了50多个春秋,现已广泛用于资源、环境、交通、城市、农业、林业、海洋、军事等领域。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基本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空间数据结构的类型、数据的处理方法与空间分析以及在林业和相关专业中的基本应用等。% C, p5 {7 p; c, R4 n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 Z. U# d; B* ~! ~) B1 E《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园林专业方向的专业选修课,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园林专业本科生教学。0 I! `2 y" |7 }7 x% b7 ~/ J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背景、功能、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掌握GIS的基本概念、GIS的基本功能、GIS 的数据结构、GIS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GIS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GIS产品等知识点;懂得如何利用GIS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 G% J+ G) F( }+ e0 L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对GIS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提高利用GIS解决相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f& Y. S# v ^& `8 z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 ^0 M0 G7 K5 U% t- a
第一章导论(4学时)
7 L/ P3 w- P1 y! [1.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内容构成?地理信息系统能做什么?8 ?1 P6 B( s1 q( U" H5 @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基本功能和应用功能;难点是区别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关系、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的区别。
X+ L0 v' ^: l# [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1学时)
5 [8 U/ z5 @, W一、数据与信息
6 N7 R7 }5 {; n8 I- U% L二、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 I- R3 ~) E0 ]; i4 U" r/ F
第二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1学时)
% X! i$ O6 _* }/ H- ^一、系统硬件0 \4 n% E, M- \. t& I) r; D; E
二、系统软件2 X4 x+ l# q& l$ b& v! { z4 W
三、空间数据# }' _- n1 b2 d i6 @
四、应用人员0 j% i2 O& W9 @+ R
五、应用模型
2 Y* s0 a4 ^/ X5 z) a第三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简介(1学时)
) s$ [$ I8 W! x- l0 ?一、基本功能
; D7 \7 H h$ m- v6 E3 D二、应用功能- { @7 E1 i! g$ P' m1 a; F; V3 Y8 m6 @
第四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概况(1学时)4 k- T! t" x, _5 h9 V, V, M+ ~: E
一、发展概况. [& X; O0 _+ n, F6 h% {
二、基础理论: }# B4 m" o$ c, m; I& ~4 V; w' t
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6学时)" b( A% o, V, r' A4 V$ {* y
1.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是空间数据,掌握空间数据的来源、空间数据的分类、空间数据结构的类型。
2 p0 g% s. D# r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地理空间的概念和空间实体的表达方式,GIS空间数据的分类、基本特征,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空间数据的类型(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曲面数据结构)与编码,空间数据的分类与编码;难点是区分不同的空间拓扑关系、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的编码方法。% i5 k0 I8 i" d a8 U l) B
第一节、地理空间及其表达(1学时), t( S8 S3 l6 Y2 L: H- m! y
一、地理空间的概念
- ^6 M1 J+ z& A& ]) e" R二、空间实体的表达, I! T& G8 P7 i
第二节、地理空间数据及其特征(2学时)
/ ~4 K- m+ s l一、GIS空间数据的分类
% z7 a6 {0 `; t+ @2 E7 f1 G" J二、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R5 N; E" m3 {4 W1 `. B
三、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e0 x0 B+ x! |& z; p1 P9 ?
四、空间数据的计算机表示3 H+ v: k. k- O H0 R
第三节、空间数据结构的类型(2学时)+ X3 Z3 A0 D9 Q D' I: c' w" E
一、矢量数据结构7 A _. }" |9 u: h! p z& D' Y
二、栅格数据结构. |, J2 ~3 i$ j. \9 i E
三、曲面数据结构
) ]8 w% f% c, X- |+ G2 V0 @& v第四节、空间数据结构的建立(1学时)
* Y# |% `# t, G0 u- r8 D一、系统功能与数据源间的关系
" Q# q( o* R# R( }' t二、空间数据的分类与编码+ O8 N4 z2 v' q. e5 h2 M, s
三、矢量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q' \, F4 L7 H- K
四、栅格数据的输入- I1 J8 n" c5 ^8 f
五、曲面数据的输入
- C! l4 ^; x3 q# j* Y2 p) j第三章空间数据处理(6学时): f& F9 Q8 N. ^+ Z" ]( N) l/ N& X2 B
1.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空间数据的处理过程。3 p# z, C" c. H9 Q# t; ~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几何纠正的原理、地图投影的方法,矢量和栅格数据的相互转换方法,空间拓扑关系的多种编辑方式,数据压缩的意义,难点是几何纠正的方法、空间拓扑关系的编辑。( g. J/ b m! s( R+ \
第一节、空间数据的变换(1学时)
5 X' Q/ [8 t! z; w. |; l一、几何纠正6 J/ Z% w7 N4 L2 V
二、地图投影及其变换
7 v6 C8 x0 l+ `: a% L! w& k第二节、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1学时)
, P' p) g0 ]; ]4 y" Z3 Z# K一、由矢量向栅格的转换; }; M1 a4 h$ \( h7 w9 U
二、由栅格向矢量的转换. h3 @' B2 s6 C) x. \" Q
第三节、多元空间数据的融合(1学时)/ r) O8 w9 S2 P5 U& {
一、遥感与GIS数据的融合
B7 C' I$ x1 {. `' S: o) e二、不同格式数据的融合" O: E3 {; Z* J% M8 m. i
第四节、空间数据的压缩与重分类(1学时)3 l0 F7 m3 L7 o d
一、空间数据的压缩' R0 n/ F4 T! L- m( H$ Y. D' I H
二、空间数据的重分类* l0 g% H0 o8 j$ p
第五节、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1学时)4 S9 {/ x2 s9 P" m! y1 D
一、点的内插+ H L. F0 m# N# W: `
二、区域的内插
; L" P% u% ^5 J* N0 d S第六节、空间拓扑关系的编辑(1学时); L; ?0 m5 O' r7 H H8 d/ \
一、多边形连接编辑; |/ A$ u V7 J9 x
二、节点连接编辑% Z7 |3 n5 i) b1 e" c+ ?
第四章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4学时)2 B; `1 a8 Y% V
1.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的建立过程。
U; x$ n) N) `. d; a8 i+ s4 w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空间数据库的概念,空间数据库设计的过程、步骤,空间索引方法,空间元数据,时空一体化数据模; [8 v I' k8 l8 ?% V5 q
型的类型;难点是空间数据库建立的方法。2 x, u) Q( h, r# A9 I4 Z
第一节、空间数据库概述(0.5学时)
$ M% I% k2 C& ?$ V$ y一、空间数据库的概念
. M1 C; C+ @$ i" {9 y. |5 |二、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 e( d# s' B3 Q第二节、空间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0.5学时)
. C- \3 G/ k: W$ Q- d一、语义数据模型
0 M2 B4 @& h0 l2 J+ X: r, |& V二、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0 Q; `; W! e# S
第三节、空间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0.5学时)7 b" b( Y+ H' F6 Z7 z
一、关系数据模型
) ^3 C0 w3 D; g* d n) Q. S二、逻辑模型设计% e4 e' ^4 J) y* |
第四节、空间数据库的物理设计(0.5学时)
" K0 b# A) p8 q% E) G一、空间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概念
1 l, o# ?; d! b1 I- v: J J二、空间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步骤. O1 e3 n; t/ m2 e, }( N
第五节、空间数据查询(0.5学时)) G+ o4 U; Z I
一、空间关系查询类型
" V6 Q, b8 A+ i4 u二、属性数据查询
$ z! B$ a1 O% n三、空间属性联合查询3 I3 N. p1 c- T" s/ i2 o
四、空间查询语言
# B& l( K% [( D! h第六节、空间数据库索引(0.5学时)
: u' {( a: X0 {- D' v( L( T一、范围索引' h) S% _1 p0 Z4 w1 ?8 o0 @
二、格网空间索引
0 U& n. f( J( ~( x+ r8 W! K7 _三、四叉树空间索引) k1 k, ] ?- O5 W4 J6 _
第七节、空间元数据(0.5学时)
$ A0 e( x6 l0 {1 w& Y2 @3 Y, S一、元数据及其作用8 b% x# z. G* ?; g3 M- J7 ~/ [
二、元数据实例2 U+ U+ J) N' R; O/ j, ^& E4 |7 R
第八节、空间数据库引擎
: ^7 _' X; m0 C+ d! w 一、空间数据库引擎概述# s/ s2 ]3 i5 n; v& |+ c# P
二、空间数据库引擎的工作原理1 ~' h8 y E8 S# Y6 s1 E( [, v
第九节、空间时态数据库(0.5学时), w2 C+ S% D) F+ w5 k2 T( A2 Z
一、空间时态数据库概述
# `. g( O5 @ h* [! t, ~' M/ n二、时空一体化数据模型
; U2 Y9 [3 K3 q* M第五章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6学时)2 I) e) Z( p0 R
1.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空间分析的原理和应用。 ?' n; C& C9 z4 h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空间分析的定义、类型,DEM、DTM及相,空间叠合分析概念及方法,空间邻近度分析的类型及方法,空间网络分析的定义与算法;难点是DEM的建立及分析。
8 y4 y1 B' o w# Q第一节、数字地形模型分析(1.5学时)3 ]+ s+ P4 K, K9 o$ M+ |$ T
一、地形因子的计算$ a. c- L' s3 v' j( q1 {# `1 H+ v
二、地形剖面线计算
% \+ N$ \; G5 w1 t" K三、DEM的通视分析8 b$ \6 m% ~; W$ w+ p- r
第二节、空间叠合分析(1.5学时)
" f0 q7 D0 F) ?一、空间叠合分析的概念
J5 J# b2 j8 D, O4 a* w% f二、基于矢量数据的叠合分析
! B4 V9 Z- Z* w0 f: g- [三、基于栅格数据的叠合分析9 g- c4 N/ ~7 N
第三节、空间邻近度分析(1.5学时)
5 M9 d6 c: [4 C; f( k一、空间缓冲区分析$ @; q. O5 `" m" n
二、V oronoi多边形分析
0 f) x; b# w) P) D" C1 ~. }) k第四节、空间网络分析(1.5学时)2 W7 C$ P4 j" I; Q# J* p
一、网络图论的基本概念+ A3 ^3 C$ I, n
二、计算最短路径的Dijkstra算法
( b( l( v$ v1 U% p% U" i5 \第六章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2学时). N% Z' E [/ \: F
1.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种地理信息系统模型的应用方法。
+ _: X8 ]$ D m E# z( z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GIS应用模型的分类,应用模型的构建步骤,各种模型的分析,难点是各种应用模型的构建。
6 \; T" m- Y3 @1 m3 I第一节、GIS应用模型概述(0.5学时)
) l4 P( p3 a4 h1 a; f+ x一、GIS应用模型的分类! x# s- C2 H& ]
二、GIS应用模型的构建
8 H8 N3 [5 X0 M& M! T9 z1 H. T第二节、土地定级估价模型(0.5学时)% Y0 ^1 _& N n: z
一、技术路线- d% B! R$ k: H
二、土地定级估价模型
0 e7 U( I8 T, n& h三、应用实例5 `7 i; y' w& R0 A( p- f
第三节、适宜性分析模型(0.5学时)
- }4 R7 J% e) v: m; o一、一般形式
4 T1 l/ N9 g) c, o/ n二、应用实例
# w# U. p( I: {+ v& Z第四节、发展预测模型
+ T" o' R0 ^" {; C1 G$ j7 i- b一、一般介绍
# h: d: u% m3 ~二、应用实例' E% W( `& G+ n$ n! l
第五节、区位选择模型(0.5学时)
* P$ ]6 k) n g/ {7 M' G一、数据准备阶段
# [/ l2 w$ O7 O二、综合影响评价阶段; a' ~: F' j8 @% c0 _6 I! U
第六节、交通规划模型# ?1 f8 m- ^6 o7 b/ j' d$ ^5 k9 C6 r
一、交通发生量预测模型
* }- e/ l5 L3 E j" E二、出行分布预测模型' i4 i0 |1 L1 p1 c# y4 s% x9 E0 p; D
第七节、地球科学模拟模型! o! |6 z$ e; M2 c8 ~
一、确定土壤侵蚀的数值分析模型) P# v" o6 N- Z- H |# z/ p
二、设计土壤侵蚀数据处理流程. D$ h8 N$ }+ g
三、土壤侵蚀图的输出
# `" t. z- g; I$ {* r+ ~ ^第七章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2学时)
# P( j8 O3 S: Z% K! M1.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评价。
% e: [8 c' {8 D+ P" n, T# T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应用型GIS的设计内容,地理信息标准化的内容,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内容,难点是应用型GIS的设计内容。' n$ w/ f3 s. ~8 a$ h* X! I' G0 v/ t; z
第一节、应用型GIS设计概述(0.5学时)
9 p4 e5 W5 P/ Y! D* J8 v& T) B0 q一、系统设计的目的% s' }/ A) N# I& }
二、系统设计的模式
+ f5 N: x( E! E T三、系统设计的流程) V, m# z" r- K/ e, z- b6 z0 r
第二节、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0.5学时)% k% `; i% f/ J) [' Q0 t
一、系统分析% l: F: b P- ]3 u0 b7 w
二、系统设计
6 X1 J& G7 f5 R! T三、系统实施
* `9 z% i4 w0 O# E第三节、地理信息的标准化(0.5学时)
# z G3 X8 }# q; z一、地理信息标准化的内容8 O, F) q8 O9 `( S
二、地理信息标准化的制定
- k* G5 v* E& G o6 E, \第四节、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0.5学时)
/ Y7 d9 D; C5 s/ m第八章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计(2学时)9 G. h: {' q, y* T+ ~ s
1.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表现形式。) n Y9 c7 Z! i' Q7 T& l M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分类内容。' Q9 M s8 ]4 m/ l7 I
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形式(1学时)
) d( e7 B+ p$ X$ r, X1 ]一、地理信息系统产品及其类型 ?& F* I( X7 k: ^* y5 e8 n8 A
二、网络地图和数字地球$ b9 j F) R; Y& g, u2 O" U% U
第二节、地理信息系统图形输出系统设计(0.5学时)+ r* a7 w$ o' U, J% }
一、图形坐标系与颜色模型
) X# t# G9 f4 {6 L* }: B: R( p二、输出的几何变换
% R! X W7 o% [1 S& P; Z* p三、地形图与专题地图的输出组织形式; ^ A, G5 z; R1 C9 P( b1 f: B& w
第三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与虚拟现实(0.5学时)
( }) i# T1 D3 \2 ^6 {# ]4 `一、三维空间制图模型+ c) D3 V( l- Z! X+ s* x7 h
二、数字高程模型的构造* Q9 c6 Y* ]$ } r* u q! _' K
三、虚拟现实的设计与实现4 |7 ?+ X# K0 l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Z4 _( x9 n& s* F. Z$ |: r理论课成绩(70%)与平时成绩(30%)
+ p: f7 Y' o, Z* t, d7 M6 s六、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7 l2 Z* k1 U% O7 m& E教材:2 w( w( e) G z5 R6 k
黄杏元马劲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参考资料:. p; p% m. N9 f/ y' ?4 k3 ^8 L: ~
1、邬伦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
0 {, a1 X+ r5 v! b3 k# q2、陈建飞。《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 K: d, x$ P! ?1 C% h' y- S/ O; w3 ?3、吴信才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