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 i) p* C+ a$ B 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是气象防灾减灾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昨天从市气象局获悉,今年南通将加密建设58个地面气象观测区域站,进一步完善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布局,提升南通强对流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和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 K0 g/ L6 I! c i4 X4 S: H
在市区府东路一侧刚建成的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内,风杆、百叶箱、雨量计等观测设备有序分布,实时监测着这一区域范围内风向、风速、降水、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按照平均站距小于7公里的总体要求,今年南通继续推进地面自动气象站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47个地面气象观测区域站的建设。
3 Q0 i& A6 x) e$ s& q8 L/ C “观测是预报的前提,自动观测站站点分布越多,获得的气象要素就更加全面,有助于提升气象预报的精准度。”据市气象探测中心主任吴锐涛介绍,之前南通已建成8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以及124个陆上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但部分地区站网密度相对稀疏。此次新建的自动气象站在选址上进行了科学研判,除常规的气象五要素外,还特别在交通、航运、码头附近布局了14个七要素自动气象站,增加了气压和能见度的监测。
" q) _+ i# ^- C# e/ y( H 吴锐涛说,待所有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观测数据将通过网络实时传输到江苏省气象信息中心,参与全省气象数据共享,为南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8 Q9 W1 n& H8 J; R. S
记者俞慧娟 吕雪琦
, I- y# [8 D2 A0 D+ K( {3 t( X% U" g$ d! P( J# A! ` c3 O
2 A+ Z% p4 l" C7 l
+ {* }# Z3 @0 L Y. J, W4 ~0 y; j! Q2 m' M( y D8 \
2 Z: D7 E1 H; N% W' A
: Y! u8 |2 {) @! v( O9 x+ C: }$ }( J; y$ ?' {% X
4 r* d0 ]% h9 \8 _) H0 }
3 F" M( Y- ^8 E. K" t" @4 d3 Z
" g: N# s9 {5 C3 c2 ~: Z6 n7 O. G- q%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