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k+ b- a' E1 Y Y
5 N! H5 M3 K2 H* N* f6 ]9 j6 x$ G2 d
为了创新科学文化公共服务机制,充分挖掘和综合利用科普教育资源,促进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于今年7月开展2022—2026年度第二批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创建与认定工作。经严格评审,我校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法治研究重点实验室、资源学院矿产资源实验教学中心以及数理学院物理实验中心,获批2022-2026年度第二批“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
) r4 M2 X8 z5 I: S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 c0 Y; m, i* V% l& n# |/ G# W" e
$ p& G9 ?& W/ A4 _+ c
- N* \& i7 U! I6 ?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世界地球日地学科普嘉年华
4 B9 T1 ]: w* H/ y [) B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纳入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2015年通过第一次评估,于2016年获批“国土资源部科普教育基地”。实验室鼓励研究人员创作科普论文和图书,搭建互联网科普平台,完成视频公开课《地球的过去与未来》和《地下水与环境》;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优势,发动研究骨干和同行专家等在学校、社区和网络媒体积极举行“科学对话”活动,主动服务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加大公众开放力度,组织中小学生科技夏令营、科普讲座、大学生研究实践等多种活动,同时借助媒体力量加强宣传和科普。
) r6 k5 v, e Z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m+ ?( U7 w5 M9 B8 f
( w' E( n y% `& r( q
; e9 ]) P- H0 w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普开放周
: T" N& J! G# T9 q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构造地质学”和省级重点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和“海洋科学”组建而成的,于2007年12月由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并于2011年6月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于2015年和2020年两次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五年建设期成果评估。从2016年开始,重点实验室利用已有仪器平台,以及六大野外实习基地,开展能源学科相关科学知识推广和普及,深入开展科普信息化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服务新阵地,依托信息化的传播渠道和平台,让科普数字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提升科普服务能力和质量,并于2022年9月获批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
* A' V- _$ V3 f# @8 p
自然资源部法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 D: B9 F: A6 |/ m2 z6 W& Y
$ z% U9 B! H3 E* x
; x6 Z/ L# W# F/ q
▲自然资源部法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开展普法赠书活动
" K$ r1 \4 x4 J
“自然资源部法治研究重点实验室”由我校和自然资源部法律中心共同创建,2012年正式进入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序列,成为自然资源系统内首家人文社科类部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自然资源法治化管理为主题,为科学化、规范化制定自然资源法律政策,完善自然资源法律体系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法治国土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实验室有较为成熟的科普制度、人员队伍和运行模式,通过法律诊所、建立普法微信公众号“自然资源法治”等方式提升自然资源法律政策的宣传、普及示范效果,增强社会公众的自然资源法律意识。
6 V( |: n. h) r( d+ b4 x2 q
矿产资源实验教学中心
8 |- f. L5 ~2 V8 e( \% @7 m 、
7 i+ B. Q: c# e' M9 _9 e T
@( W& w( w" j. B( R6 V4 `! h( |
8 ]# e* v5 q6 o/ W/ d- F* o
▲“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工程师培育工程
r: h. z; w8 L0 |0 \
“矿产资源实验教学中心”是在资源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基础上,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一级学科、国家级固体矿产勘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矿产资源形成与勘查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而成。从2010年开始,资源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利用已建成实验平台以及野外实习基地,依托高水平师资力量开展矿产资源相关科学知识推广和普及工作。矿产资源实验教学中心科普基地从标本(岩石、矿物、煤、古生物标本13000余件,大冶铁矿岩芯、鄂尔多斯沉积岩岩芯665米)、薄片、虚拟仿真交互系统以及科普讲座、展板等多层次多视角展示岩石矿物特征、矿产资源形成勘探开发利用、地球科学的发展等地学科普知识。为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服务新阵地,科普基地同时建设微信公众号“地大资勘”,面向大众推送地学科普知识。
, `& k, ]% X" D
物理实验中心
; V! @/ D* f5 G ^) f
3 j6 l& e: v8 X" V5 c2 X' A
' l* J+ x+ E, n" w
▲物理实验中心开展科普活动
# _) e- M* I$ q& G, K& p4 k “物理实验中心”依托于数学与物理学院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演示实验室、PASCO创新实验室、诺贝尔奖文化长廊、科普教育厅和科普制作室,建设面积近400平方米,现有专职科普教师8人、兼职科普教师9人,其中教授与副教授8人。实验中心每年吸纳15名左右的研究生助教作为科普志愿者,协助开展科普活动和实验室管理。2005年以来,实验中心面向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大众,大力开展物理类科普教育和科学文化传播,做好科学文化氛围的营造、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工作。2022年9月,实验中心获批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
7 U! t6 E, `# l8 A6 }
编后:高校蕴藏着开展科普教育最为丰富的人才资源,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活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近年来,我校充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理论”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学科专业和科研平台在科普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本次我校5个平台获评“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是长期努力的结果。今后,我校将有更多的师生和更多的科研平台,参与到大众科普中,彰显地大人的社会担当。
- Q" i% G6 a4 W2 E, v
7 ]2 ~& I' E) h0 W) X
3 {. D/ w7 L' X 文 | 何清吟
% n! }3 I+ w& N9 T N8 P
文字编辑 | 孙彦钦
: ]0 c/ y0 E& r Z& S4 A+ h/ W) B
微信编辑 | 程晨
: ~! @2 M* i9 s: j9 N$ \ 审核 | 陈华文 王俊芳
- v9 F# y o0 Y" G+ u
& D5 n0 s' z/ o" E* {% u3 ]- L
" J& z N( f5 F/ t3 p
) o. J E7 y @( @% K
6 @' b, v% w4 j8 `* @
' T" B( P) }. p) F/ H: D
* q- U+ U3 s, Q c3 f- d9 `9 c3 N
3 {+ S/ o' m' d5 Q( |. ~% d
8 A. V6 ~! t' E0 b$ Q& l( k, O) F8 `
- V0 t' L. M) s5 W8 `- e E+ e) K4 D
2 d; e- j/ a! C& `' W" S$ E- b
7 u, c2 g7 y: g+ m! l7 k* ]5 `
% @8 W/ v3 y7 k7 ~$ D. Y9 n8 J$ Y) H
! T; N8 B) N( ^$ I
7 {2 H' p% ] X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融媒体中心
; j& O& G. y& z% p4 y8 ^
& k5 Q" K. n; r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