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6 o. q) z8 J, o 继去年之后,今年6月中旬,青岛胶州湾海域部分养殖区再次暴发海星,并首次规模出现敌害生物“白泥蚂”。7月初,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银沙滩,连续16年“光顾”山东近海的浒苔绿潮又悄悄爬上滩头。有研究表明,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近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正发生显著变化。
; D- j$ n8 V N1 X0 B7 m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窦硕增表示,当前,人们应该在海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实现海洋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的和谐共生。“人们如果能持之以恒地重视海洋生态保护工作,合理开发使用海洋资源,浩瀚海洋会一直造福人类。”
- O- W( I' S; y% ^" q+ O 立足于发展和保护的平衡点
$ k1 ]: e! Q& Q2 l1 [6 d1 d “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因素很多,每一次海洋生物种群暴发的背后,都有复杂的生态动力学过程。”窦硕增以近期山东近海的浒苔绿潮为例,这实际是从江苏北部漂移过来的,这里就有风场和表层环流场的共同作用。同时,青岛近海营养盐充足,为浒苔快速增殖提供了适宜条件。此外,可能还有海岸线轮廓、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因素的作用。 5 ~, T" S9 {- t" n3 D
他认为,要解决海洋生物种群暴发的问题,需要对物种本身及其所在的海洋生态系统结构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弄清楚该物种在某个时间段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有效平衡海洋生态系统与产业发展的方法。
; C/ R& N: A$ m% l; }1 g. C1 h" O4 d “人类社会发展与海洋生态保护并不矛盾,但二者有一个‘平衡点’,立足在这个‘平衡点’上,我们对海洋的利用就是可持续的。这个‘平衡点’说起来容易,就是适度利用适度开采,但要找到这个点,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对海洋的认知程度。”窦硕增说。 6 C, ?# U/ W6 F# H. u8 x
有研究表明,若海洋生态系统发生微小变化都有可能让一个生物幼体成活率提高,那么在几乎没有天敌的情况下,该物种就极容易大量增加,还可能占据其他物种的生态位,并发展出庞大的新种群。
' t' b2 m3 M1 H( _" U9 J, m+ N “微小的变化也可能产生极深远的影响。如果是剧烈的人为干预,海洋生态系统变化会更明显。例如,围填海会直接导致滩涂、湿地和海湾空间减少,水动力条件改变及其自净能力的下降;过度捕捞会导致渔业资源衰退。”窦硕增认为,人们需要耐心研究海洋物种及其生境变化,在利用海洋资源时,始终立足于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点”。 6 ]5 i, r! a0 R+ `0 F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 s6 D+ U) E( L
五亿年前的寒武纪,海洋里长满多种海藻,出现了带骨骼的各门类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而后,随着大气上层逐步形成臭氧层,海洋里的一些脊椎动物开始走向陆地,再经过亿万年演化,形成今天直立行走的人类。
% [* r( H4 A5 f# d) r 直至今日,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仍在70%以上。窦硕增介绍,海洋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气候系统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是控制地球表面环境和生命特征的一个基本环节,“不论是住在海边的人,还是住在内陆的人,无时无刻都受到海洋的影响。我们应该和大海做好邻居。我们保护海洋,其实就是保护自己。”
7 f9 E V; o7 z8 f 他介绍,近海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众多渔业生物的关键栖息地和优良渔场,支撑着近海渔业资源的补充和可持续生产。在我国,近海渔业提供主要的海洋捕捞产量,是我国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 , E; n' }; t% y* a$ c+ I
“除此之外,海洋还能为人类提供休闲场所,提供矿物、药材等资源。海洋里还有取之不尽的海洋化学和海洋能资源。”窦硕增表示,人们如果能持之以恒地重视海洋生态保护工作,合理开发使用海洋资源,浩瀚海洋会一直造福人类。 3 w3 f( f% k; }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总体在改善 * C# ~9 _4 k9 p4 a- d
窦硕增从事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研究至今已有30年。他认为,这些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整体上在变好,这主要得益于公众环保意识提高、政府整治海洋污染行为力度加大和相关科技研究的进步。
( }7 Z6 K& v! U" R9 G2 U 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监测的沿海城市32个海水浴场水质总体处于优良水平。近年来,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多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提高,全国近30%的近岸海域和37%的大陆岸线均已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
$ M1 N: ?- G. r3 b8 e 《2021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近岸监测的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中,有6个呈健康状态、18个呈亚健康状态。张志锋解释称,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改善,2016年的监测评价结果显示,还有2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到2018年降为1个,到2021年已基本消除“不健康”状态;另一方面,监测的大部分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仍处于亚健康状态, 说明“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仍然需要持续加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不断提升海洋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 o: E* J+ b) {' {) F, n6 s “我认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对于保护海洋以及地球生态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哪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垃圾分类、减少塑料购物袋使用这样的小事,都是在参与宏观生态系统保护工作了。”窦硕增说。 - b. n, e7 @/ ?% q$ ?7 K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 u4 K& c7 R0 g; k0 ^ 编辑 白爽 校对 张彦君 1 a) ?- S7 Z5 `) z
1 y, ?2 n6 G5 o3 c: k! D" g4 ~3 L
9 f0 l0 C. Y( K, j0 d0 j& ~: J" R/ Y3 u! O
2 W5 l: E7 c* _7 b* Y: F) N& h+ Q& }
( O& Z+ Y) x( H: w% D8 x$ n) D4 |$ C3 i" L) Z4 G. \
) F6 q2 r0 @7 {2 X2 x# q
% V% H% W% L. v8 ^7 n2 t
?3 b5 q+ H. ]& j. ]
5 n; S1 h0 v: s(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