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J1 c1 L' O2 ^8 c - _( c1 _ O0 F& J# s" ^9 ^/ c8 H
5月22日,由海军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联合主办,武汉理工大学承办的第十三届武汉地区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余家头校区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破浪百年展风华,扬帆起航新征途”。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王世杰出席,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海军工程大学舰船与海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负责人,以及来自三所学校的专家导师团,国内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相关领域专家教授、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由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冯桂珍主持。 ; }" x0 I% N1 J1 B
6 h# n0 J8 r" }; F Q5 j& p& S4 Q/ Q& w; i2 s( |
; ]+ D, ?" z% } ) `+ Z m4 G: Q* M: ]
, [( O1 p, u6 V/ K7 M 王世杰在致辞中指出,本届论坛是响应国家海洋战略与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中国海洋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十四五”开局之年推进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内兄弟院校、科研院所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研究生进行前沿学术探讨的重要论坛。武汉理工大学作为国内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之一,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希望大家加强学习交流,积极了解国内外行业的发展现状,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抓住历史机遇,争当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弄潮儿,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 c+ t9 }: z+ I* v
4 N- I* r' n, K. f* k7 H) } S
. V6 L' t% i( h 论坛上,联合主办的三所高校教授代表为师生们带来三场专题报告。
/ \7 V. b2 H8 l0 z8 \: [1 x: o
' |! c" T: R; x/ v" E) R9 \ & R7 d- T1 s. \. w# b A
海军工程大学梅志远教授作题为《舰艇功能型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特点》的报告,从功能型复合材料舵结构设计、低噪高透型声纳导流罩技术、待研关键技术分析三个方面展开,为未来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发展指明了方向。 2 r! `. V0 [; Z
5 {( \( {9 E o- E8 P2 O 4 w8 z0 x; Q* ~6 s
华中科技大学向先波教授作题为《海洋机器人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的报告,对海洋机器人智能控制进行了系统阐述,强调海洋装备是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依托,海洋机器人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 h; [+ `) a* F0 n 3 o" @+ ^* c( G4 b2 s
8 e" Q* j( h0 v3 v& Q 武汉理工大学朱凌教授作题为《受极端载荷作用的船海结构冲击动力学问题》的报告,介绍了饱和冲量现象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基于饱和冲量的脉冲等效方法和等效效果最好,强调饱和冲量的工程应用在船体结构设计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7 F, ]2 a& e6 M) c( o* k0 G/ c* E$ f / T- G0 |. X3 M0 Q- p% [
' M4 d$ s1 j0 U7 J9 f/ U# k" a+ A/ e& M 在优秀论文交流阶段,23篇优秀论文作者在流体与水声分会场、船舶结构力学分会场进行现场宣讲。闭幕式上,论坛专家为获奖研究生颁奖,学校交通学院副院长程细得与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副院长徐国华进行会旗交接。
0 q9 {* Y8 \) E3 s0 _, m( G. l
9 c, k. ^* M5 ?) f! z2 g
9 ]5 V$ S/ L' D u 据悉,本届论坛共吸引10余家院校及科研院所学生投稿,收到论文投稿150篇,51名评审专家对投稿论文进行盲审,最终评选出23篇优秀论文。本次论坛的举办,为学生开阔学术视野提供了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了船海学科的人才培养效能,加强了校际间的学术交流,对推动学校卓越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十四届武汉地区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将于2022年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通讯员:武汉理工大学李春梅 滕浪 周翔宇 谢露强) . |6 Z' ^6 b J% h! `7 u0 Z6 m
\: p1 C% S ]
3 x- ^0 W" |5 l1 m 本文来源:未来网 $ t/ T3 R) }* s
0 V) Q1 G$ i3 J2 C* c4 Z ; g+ z; W. E) m) s' m4 {6 P! \+ |6 ]
举报/反馈 ; q/ |) P7 L: L8 P" P
+ |$ s0 y" f4 Z1 [5 x
! `1 F% ^2 K4 c$ T( [
( [$ Y# E9 W1 U( r
: e* i. [2 ?1 l6 j9 O# V, T
8 o1 V6 s: G8 @8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