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V3 e% a" L. Q0 j6 L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坐落于美丽的青岛海滨,位于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是我国食品科学领域最具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等学府之一,未来西海岸校区占地近6万平方米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单元正在推进建设中。
, ^% ?. _; h6 a 学科源远流长,是我国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科的诞生地,1946年面向全国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生,培养出我国第一位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博士、博士后和第一位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外国留学生博士。
% c$ Q8 S0 U3 O1 K% v- o# H" c! d 学科发展历程
' H" }, @1 E1 Y& K1 p- n! V9 R- k 学院以海洋生物资源加工利用为显著特色,建设基础与应用研究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学院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007年成为全国首批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食品类专业,2013年又成为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后首批通过认证的食品类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 A" \3 V1 P0 a7 R4 }8 y- C 国际海洋夏令营
; g% _1 p1 O$ y/ w: m 学院与美国麻州大学、罗格斯大学、康奈尔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泰国农业大学等食品科学领域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大力打造国际化课程体系与科研环境。
$ d1 {7 ?& l& ]9 z. U 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 ; ^! _+ U, o( X' I1 G! ~
学院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爱岗敬业、学术精湛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包括专任教师57人,其中教授25人(博导17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副教授21人,讲师7人;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5%以上,有国外一年以上留学经历的占80%以上。
( M5 h! B- `- |! ? 学院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泰山学者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山东省学科带头人1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在201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学团队”。 & v5 h: T' {9 E4 N
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 f7 r* E$ m8 `7 C
近年来,学院紧抓机遇,积极投入国家海洋强国建设、“蓝色粮仓”计划和海洋大健康产业,以行动支撑“蓝色粮仓”建设与海洋食品产业。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 7 g- T E+ f+ Z% b8 w$ J
近五年发表SCI、EI收录论文6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在食品安全方面形成行业标准4项,国家标准1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高技术计划(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行业公益专项计划等共18项,近五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3项,省部级项目7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承担企业科研项目38项。
% Q# c4 ?' H1 \4 f' y “Pululu”泡泡水荣获第六届“萌番姬杯”国际大学生农业创新创业大赛冠军,团队荣获“最佳创业团队”奖
! a6 j! y5 Q7 W) T4 d$ h, d# ^7 a# \ 全生物降解海藻干地膜荣获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山东省省赛亚军、金奖、最佳创意奖 ) \5 _" [) Z3 p% M4 ~
斯达布努酿造科技—精酿啤酒荣获2019年中粮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青岛站一等奖(第一名)
/ l& Z: A3 c& X. ]% ^$ {& _ 在“研海博法,怀德勉行”的院训指引下,学院突出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特色,开展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打造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院学生多次在国际分子设计大赛、国际大学生农业创新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高水平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竞赛中崭露头角。 1 O; O! F8 G% j+ J3 l' Y
来源 / 中国海洋大学报编辑 / 刘莅
; F2 B. F/ Q) c7 x0 R7 `4 W, P; q6 D6 o% I9 d5 K- x
9 R% S' ~% _, D) I. m: T) o
& [: \, j2 G4 O# K# N0 r
( W% _& {: P% e!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