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浩瀚蓝海,烟台以向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底气和决心,高标准谋划总投资70亿元的烟台经海现代渔业产业园项目,推动实施“百箱计划”,配套建设陆地园区,构建从一粒“鱼卵”到一条“鱼”、从一条“产业链”到产业“生态圈”的整个产业体系,剑指万亿级海洋经济产业链。一座座“蓝色粮仓”的加速崛起,不断释放出更强劲的蓝色动能,为现代化深远海养殖提供“烟台样板”。
C1 N& x) h& u2 L' M. l% l5 R* |% F
走向深远海—现代渔业迎来革命性突破 1 I# Y( Z2 |3 i z
6 |4 m, [4 F) S 黄渤海交汇处,一座座智能网箱犹如“海上城堡”般矗立在海天之间。长岛南隍城岛海域,集结了首批亚洲最大量产型深海智能网箱平台——“经海001号”“经海002号”“经海003号”“经海004号”等,它们呈“田”字形分布,分立于黄海海面。“经海”系列智能网箱,是一种钢结构坐底式养殖平台,其养殖包围水体达7万立方米,可实现网箱平台的深远海鱼类养殖功能。以“经海001号”深海智能网箱平台为例,尺寸为68米×68米×40米,养有黑鲪鱼约60万尾。
/ u# B, X1 _/ D5 O; d# |! w
9 o9 Q% {- ?6 w. _: U
" P, R* D$ a+ I
$ P4 t% _7 |- t+ ?6 v$ D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养殖事业部经理吕建国介绍:“传统的工厂化养殖,简单地说,就是在陆地上建造养殖池,占地面积大,养殖规模难以提升,很难形成规模化生产。想提升规模就要产生高额成本,成了一个死循环。”。
+ I5 E: A+ V% W; U" q8 T/ ~! o+ G. F `( u) O0 U" [5 L
从陆地到深远海,空间上的迭代为渔业养殖带来了革命性突破。将智能网箱应用到深远海养殖后,一个网箱就可养殖约70万尾经济鱼类。由于规模成倍扩大,成本组成发生变化,极大地降低了养殖成本。除此之外,借助外海水深流大、饵料资源丰富的优势,“经海”系列网箱以人工和天然双重饵料配以清洁水质,真正实现了深远海智能装备化“类野生”养殖。首批4座深水网箱于2021年12月全部投产,在养黑鲪、花鲈150万尾。9 ~& J4 Y; ?0 U% R7 n! x/ t
) e) o# a6 B& Y7 ~$ h
智能网箱的应用,让渔业养殖这个传统行业实现了全链路全路径智能化、标准化、工业化转型。“深水网箱配备了自主研发的自动投饵机、水下自动洗网机器人、各类智能传感器、养殖大数据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设备,实现了实时可检控和全程可追溯,在深远海养殖上实现全国引领。”经海渔业渔服事业部工程师纪翔说,在偌大的网箱平台上,仅用4名工作人员就能完成全部的养殖工作。
& a* `) D9 T2 p6 L“经海”系列深海智能网箱的投用,填补了我国在30米左右水深养殖水域的空白,也见证着海洋牧场建设从近海走向深远海的“烟台速度”,越来越多的智能网箱在南隍城海域相继投用,一座座“蓝色粮仓”也在加速崛起…… 2021年6月,“经海001号”“经海002号”于南隍城海域交付; 2021年8月,“经海003号”于南隍城海域交付; 2022年3月,“经海004号”的成功交付,标志着“百箱计划”阶段性目标达成。
: C; J) o$ `+ L$ A/ G2 u6 b“百箱”带动“千万箱”—为中国深远海养殖提供示范 , X. l% o: |! y- S
3 l1 U+ t1 h; [; O2020年,烟台启动了亚洲最大的海洋牧场建造项目“百箱计划”,将建造100座深远海智能化养殖网箱平台,解决国内近岸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中国深远海养殖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 S' y6 z/ d$ j( S8 U
海洋牧场“百箱计划”是烟台耕海牧渔、实施经略海洋战略的重要载体,由中集来福士与烟台市共建的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未来3年深远海养殖水体突破120万立方米,产量达到1.2万吨,产值超过6亿元。
& ~! ?. T: a4 j随着第一批智能网箱的投用,烟台经海海洋渔业已经开始通过“大鱼带小鱼”的方式,辐射带动长岛地区的养殖户加入到深远海养殖大军之中。项目创造了陆、海、岛联动,“大鱼带小鱼”“大网带小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有效解决了渔民转产就业问题,成为渔业乡村振兴的典范。
m2 j% q/ D0 ^) P1 j据南隍城乡南隍城村党支部书记李盛平介绍,过去渔民养殖成品鱼需要三年时间,自从实施“大网带小网”的陆海接力养殖模式后,渔民只负责养前半程,将鱼苗从一两左右养到半斤左右,后半程则交给企业。
, _9 R1 j! O* P$ q. ^在“百箱计划”加速推进的同时,陆上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陆地产业园区,将建设种业研究院、现代化循环水育苗车间、水产品加工厂以及冷链物流等产业链配套项目,布局总部办公、苗种繁育、高端研发、精深加工、展示交易和冷链物流等产业链条,带动海洋高端传感器、特种装备、海洋大数据、海洋生物医药等项目在海创区配套聚集,开创烟台“陆海岛”一体化深远海全链条发展新篇章。
) r& i* F- w5 K' P$ v+ M5 T从一粒“鱼卵”到一条“鱼”,从一条“产业链”到产业“生态圈”,经海现代渔业产业园将构建起整个海洋产业体系,打造集智慧网箱养殖、全链条产业园区建设、人文旅游于一体的“陆—海—岛”全方位发展模式。 ) R- ^ ?( m4 _6 \
“未来,将以烟台模式为示范,布局100套深远海养殖设施,形成‘总部烟台、辐射全国’,以海洋蛋白为核心产品,带动全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集聚,打造装备水平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福元介绍,全部达产后,鱼类年产量10万吨,附带大量海珍品,产值超百亿元。条件成熟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复制推广,打造成为全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烟台样板”。
' y6 ]/ A$ M$ v5 t# n未来,烟台有望通过“百箱”带动“千箱万箱”,触发万亿级海洋经济产业链。 3转型升级再提速—向海洋资源综合开发迈进面对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的市场形势,中集来福士牢牢坚守中国海工阵地,不断延伸产业链,朝着海洋资源综合开发迈进。8 ?0 U0 p! P- h! d7 t8 {
/ q# @, E p, s8 {) u. U2 I. Y. A当“海工制造”遇上“海洋牧场”,中集来福士将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嫁接到渔业领域,通过高端大型装备的加持,帮助海洋渔业走向深远海,奏响“油转渔”的新时代“海上牧歌”。
% U# s9 Y5 G9 s/ G% `7 J$ g( g1 V6 _8 J& G8 R3 J
“3060海上风电安装船”,造型奇特,长着四条“腿”——“腿”收起来,可以在海上航行;“腿”伸出来,能稳稳扎进70米的深海,甚至一次可以吊装起2200多吨的钢铁结构。其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装载能力、吊重能力、作业水深最大的海上风电安装船,可满足未来5年到10年国内风电安装船整体安装需求。) v3 A/ }0 \3 Y( a. ]2 r1 h
+ }3 _5 M4 I3 |* x
“随着海上风电正从近岸走向远海,持续扩大‘作战’半径,现有近岸固定式风机无法满足经济性等方面要求,需要发展大功率、漂浮式风机。”中集来福士战略研发中心主任潘细录介绍,经过不懈努力和无数次尝试,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的浮式风机已在上海交通大学完成水池试验,首台样机即将于今年下半年在福建风电场安装就位。* O4 _ P: n7 K; H$ E0 j
2 x: h, ^* G0 U! H
中集来福士瞄准绿色能源领域持续发力,目前新业务茁壮成长:自主设计的面向深远海的三款浮式风电基础,已完成水池实验,并与壳牌、挪威国油、中国电建等针对商业化项目开展产业化合作;承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海上风电安装平台,高端风电装备设计建造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立了“集风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公司,自主设计风电运维母船,建设风电运维母港,提供海上风电运维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提前布局,抢占海上风电运维这块有长期、持续、稳定收入的新市场。5 ~ X: w+ u$ P
8 H5 e% B0 _. ?
现在,中集来福士更加注重自主研发、自主设计,成立专业团队,正在碳捕捉、海上浮式光伏、海上新能源制氢、海上数据中心等方面展开布局。通过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国产化率大幅提升,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从0到100%的突破。% L6 |( o7 ?" S7 A V0 Z* R
1 ?$ `2 d; t* e/ I, L- t
今年5月24日,国丰集团和中集合资成立的海洋科技集团完成工商注册,将作为烟台市深海产业发展引领平台,成为海洋油气、海洋蛋白、海洋清洁能源等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角色。8 _( s/ M' e/ ?) s8 v. N6 H, S/ k
4疾驰海洋经济新赛道烟台拥有全省20%以上的海域面积,有“五关十港”等重要资源,海工装备制造和施工水平居全国前列。烟台出台建设现代海洋强市的意见和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意见,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发达的标杆城市、海洋科技先进的创新城市、海洋生态环境优美的样板城市,力争今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200亿元。: N! u: _& F8 ]" C T+ j. [
; y* x2 I0 J9 {+ J) w大力发展海洋牧场。我市已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18处,占全国的1/9,海洋牧场面积达到137万亩。正在大力实施“百箱计划”,加快布局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设施,争创全国深远海智能养殖示范区。! x' `( n$ F2 H5 {! C' _
- Z+ H ]% v! c% k+ ]; ^
大力发展海工装备。烟台船舶及海工装备基地是全球四大深水半潜式平台建造基地之一、全国五大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基地之一,国内交付的半潜式钻井平台80%在烟台制造。中集来福士、杰瑞集团、巨涛重工、中柏京鲁船业等骨干企业在国内同行业占据领先地位。今年将参与组建中国海洋科技集团北方总部,推进“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等大科学装置研发建造,打造海工装备自主创新集成基地。
; @5 F1 j! Z+ U$ Q5 _/ p2 v5 l$ W3 {/ }$ X
大力发展海洋工程。去年半岛南3、4号风电场建成,烟台海工制造和施工服务占到工程量的60%。正在统筹烟台打捞局、中集来福士、大金重工等骨干企业资源,谋划组建中国海洋工程集团,打造海洋工程集成服务基地。" a' c9 ^% N1 K" Z$ Y3 P
% I# y; M: h, Z1 O! F3 ~. R2 d
海洋交通运输业整体提升。2021年,烟台市完成货物吞吐量4.23亿吨,同比增长6.02%,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8位,是国内第五大商品车物流贸易港;烟台港40万吨级码头获批投用,成为全国第五个能够停靠40万吨级巨轮的港口。4 ^! j3 w2 p- \* b$ C3 q; K
/ y2 G8 T1 [& E. I$ K/ T
$ }: y: C2 r% p9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