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次南极考察队回家啦!历时174天,他们都做了什么?

[复制链接]
4月26日
“雪龙”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我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
% i, S2 i3 c, }& H* {

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

由“雪龙”船“雪龙2”船

共同执行考察任务

“雪龙2”船于2022年4月20日

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

行程3.1万余海里

“雪龙”船于2022年4月26日

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

行程3.3万余海里


& d! p$ x2 X2 h: x0 P! _7 k7 G

e44abf57c49bae103f880c2f2c4c8ce4.jpeg

% `% f/ Z! t9 ~: }% r2 ^

2021年11月5日

首批154名队员

搭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

从位于上海的

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启程

开始执行

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

, t+ T- O! {' o+ Z$ \

b989df310f4f5083b6535346dd84092d.jpeg


0 F6 C9 F& R$ u5 {! E& E$ h, I

2021年11月23日

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

第二批队员101人

随“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

前往南极长城站等地

执行科考任务

这也是“雪龙2”号破冰船

第三次参与我国南极科考

此前两次分别是

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

和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

7 K' {* c9 t. R6 }; ]2 E+ e: ?

44284129a1abef0d19148fd9d10a18ce.gif

" {0 d+ ?7 M* I- t' i

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

历时174天

顺利完成南极长城站、中山站

物资补给和人员轮换任务

开展了站基多学科

近岸海洋业务化观测

南大洋生态系统

进行了调查

积极开展

考察物资补给国际合作

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 _/ A! H4 X/ d7 q+ N2 t) A

南极科学考察都做些什么?

那里的生活又是怎样的?

一起来看看!


( x/ k2 Q9 N3 M7 d8 f2 E3 [# G

南极科考做什么?
4 y- V. y7 p5 X; a; A, A3 E

% b6 l0 V& a" Q

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成员

进行了解答


2 y. ~6 U' O; z

f409422075e7cf3bc187d33e2da28c79.gif

2 X% K7 Y6 w& e% L2 S5 c% i

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

中山站越冬站长郭井学介绍

# ?" _6 g) D6 [

中国南极中山站

是国家级野外台站

依托中山站平台

历年南极科学考察

持续开展冰雪和

空间特殊环境等

业务化观测


& Z* s: h9 U- p  t; E0 j

39658a15e7a6539a16623b74458dd4c8.gif


3 r; o, ~" P, F0 ^8 \

第38次南极长城站

越冬业务化观监测任务

主要包括海洋环境要素

生物生态等学科的

定时定点采样工作

- l9 \( k5 M! A+ j8 q

4fc6e0eae6ae4a9c215bcb6995b1c2e5.gif

% o' g7 [* D. X4 a" h2 Q; d

南极生活什么样?

5 j; `4 v9 g4 o! o3 B9 ?# }
“如今中山站的网络通信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可以满足现场科研数据实时传输并实现与国内后方团队及时联系极大提高了现场设备的保障能力”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山站越冬科考队员马靖凯说

0 F: F, n4 C; M+ y, P, Y- Z& Z
9f8a39cf85bc2dc8f4c7086d00dd4af1.gif
! ^% ]2 S0 ^+ o- A! |
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长城站越冬管理员苏世煜介绍“在生活方面新安装的淋浴房提升了舒适度以前稍胖一些的人进去洗浴就会有些拥挤如今,在淋浴房内舒展拳脚都毫不费力”

+ J9 k- A4 `0 t3 E$ }
4c5757b24f13173cc89b768456bd4240.gif
8 ]7 C! b+ f3 C& l
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长城站越冬医生赵君勇说“在这里我可以通过无土栽培每天收获1公斤以上的新鲜果蔬比如青菜、茄子、黄瓜等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越冬队员们营养均衡”

0 d& k3 Z' x2 g% _
8c336a4734f517c612a81865be0adf27.gif

/ H1 ~/ B. e/ z: T$ d

9 L) }: P  Y' \
, L! b, T. Y. f8 _& m* b0 d7 T6 T
2022,我的南极之旅
4 C: C7 E) i0 P0 @5 q, G
“2022年是我第一次在南极越冬”“新的一年我将坚守岗位,做好保障工作”“2022年,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祖国的极地事业再创佳绩”……
7 l; \2 J* D) G/ \$ T+ C0 n
在今年年初谈及此次南极之旅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成员们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 F, U, e$ P& }4 [$ D4 ?+ o
+ e! P9 w2 h" ~  j) k

& x9 |& A# J, O' L5 B' R4 Q
35年来

) f/ f  |, ^. p3 P
一代又一代中国考察队员奔向最远的南方

* H# Z- g2 j9 Y! l6 g
中国第一支南极科学考察队
+ R0 \; v2 F7 R* n3 o8 F) l/ |* g
5 Y/ t3 P" f5 {5 D
1984年11月19日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派出第一支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乘“向阳红10号”出发赴南极洲和南太平洋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这支考察队由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的519人组成经历了40天艰辛的海上漂泊终于登上了南极洲的乔治王岛建站工作体条件艰苦600多吨的建站物资肩挑人扛在短短的10天内完成装卸冒着极度严寒和冽冽风雪每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

7 u& Z- N4 t* `% j1 l1 A2 I! z3 {' r5 {2 B$ s  Y9 G( O
1606f7442aad3dfb8429643406a40445.jpeg

3 z7 A2 b8 L  ~1 J
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4 q1 A% X4 e5 e1 S: N* r, K
1985年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落成创造了南极建站史上的奇迹填补了我国科学事业上的一项空白南极大陆从此有了中国人的身影

7 y) _7 R+ C: Y4 v1 p  n
39c6ebd4b6c105e8286c7138e1a4f7e2.jpeg
3 D$ T! d& O+ j5 d: _
随后的30多年间我国又陆续建成了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在极地冰川学、海洋学、地质学生物生态学、大气科学日地物理学等领域取得了一批世界公认的科研成果

6 i2 @$ z2 t/ y7 O2 }1 \) o
b7e080afdfcf0d54bbafe51fe30689cd.jpeg
' i1 W- }8 T* M& ], C: Q
从“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到"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从“向阳红10”号科考船首航南极到“雪龙”号和“雪龙2”号破冰船“双龙探极”从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南极洲上空飘扬到考察站建立在南极冰盖之巅……中国进入极地考察大国行列并向强国迈进!         

% `0 `+ H( [$ q7 T7 \( j: i1 n2 u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尖叫的土豆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