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思路) R3 H/ ]$ C2 s" \ F# x/ n1 q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经济思想、外交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和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海洋生态环境需求为根本,以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导向,以渤海区、长三角区、海峡西岸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区等区域为重点,以海湾为核心单元,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格局。深入打好陆海协同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到2035年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短板全面补齐、海洋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总体达到发达国家同期水平,近岸海域优良(一、二类)水质比例不低于80%,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建成“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美丽海洋。! V7 y+ z% A! c% T6 k
政策建议0 }9 u+ G$ i0 Y4 Z3 F* n5 {* v
第一,抓好“体系”这个关键架构,织密多元共治、管河护湾的“责任网”。4 E2 m8 A" D$ H: x+ o# u
一是建立健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落实好各类主体责任,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责任体系,织密横向上从山顶到海洋、纵向上从中央到地方的全覆盖责任网。二是健全完善法治体系,做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加快完善涉海技术规范与评价标准,做好陆海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的衔接。三是建立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和机制,推进海上排污许可、生态损害赔偿、环保信用评价等制度建设,健全环境治理市场体系,探索建立河长制、湾长制联动机制和部门间、央地间执法联动协作机制,构建部门间定期会商机制和应急协同处置机制。! W% t4 z' c& T7 i& t% o
第二,抓住“海湾”这个关键载体,打造河海兼治、重点治湾的“治理链”。
/ H& a1 \) S1 z$ i- Y( I从现在到2035年,以“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为统领、主线和载体,坚持治海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根据实际情况梯次推进,持续改善海湾生态环境质量,探索建立区域、流域和海域协调联动的海湾综合治理模式,以此引领和带动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十四五”期间,以近岸污染严重的海湾、河口和岸滩为重点,实施重点海湾水质消劣行动、重点河口入海断面氮磷削减行动、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灾害防治、海漂垃圾治理等措施,解决近岸海域环境问题。“十五五”“十六五”时期,在重点海湾河口取得扎实治理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发力,全面解决海洋生态修复、重金属、海洋垃圾等问题,精准治理新型海洋污染问题。" L7 J7 J/ N/ D( y2 p6 S. s% {8 }" Y
第三,抓稳“调控”这个关键手段,用好优化发展、严控细管的“工具箱”。
* i1 T1 |! [5 X( m一是优化沿海经济发展方式,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协同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擦亮沿海经济发展的绿色底色。二是严格开发管控,持续完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三线一单”,坚持择优淘劣、有保有压的环境准入导向,发挥“三线一单”倒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约束作用,特别是严格执行“除国家重大项目外,禁止围填海”的准则。三是强化生态管控,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构建由岸及海、由近及远的空间规划体系,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规范海岸、近海、远海开发利用活动。四是持续强化综合监管。持续强化海洋保护地、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等领域的智慧监管,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违法违规开发利用活动。
d& s2 Y- }/ t( w; B第四,抓紧“能力”这个关键支撑,持续建设管海测湾、应急处突的“主力军”。! x: }8 `! v: G3 U z
一是增强环境应急能力,以临港工业区、沿海化工园区和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区等为重点,构建分区分类的海洋环境风险预警防控体系,逐步完善国家、海区、省(区、市)级海洋应急响应力量。二是增强监测监管能力,“十四五”期间配置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力量,完善海陆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体系,重点加强在线连续监测和遥感监测、现场快速监测,随后逐步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科技手段,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监管技术水平,建设海洋生态环境监管智慧平台。
3 b! D3 I2 f1 J& L8 ]7 c$ ?2 X第五,抓牢“公众”这个关键力量,注入汇聚民智、群策群力的“正能量”。
+ O9 q: t; Z$ w& n1 x- r一是强化公众监督,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等监督渠道的积极作用,畅通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渠道。二是积极吸引公众参与海洋环境治理,引导公民自觉履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强垃圾分类和减少塑料制品使用,减少海洋垃圾产生,积极开展清理海滩等海洋公益活动。三是强化公众宣传,加强海洋环保意识教育,加快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开放海洋监测设施等公共设施,培养公众爱海亲海的浓厚意识。
* t: E0 y, g" b! ^4 }第六,抓住“国际”这个关键舞台,打造互利共赢、命运共同的“朋友圈”。
* Q, u( S8 Z+ g9 r* o; W u一是深化海洋领域国际合作,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快建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平台及机制,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全球主要海洋国家的合作,加强与太平洋、印度洋、极地、小岛屿国家等区域的交流合作,开展联合监测、技术援助,努力为保护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发挥积极作用。二是提升治理参与能力,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聚焦深海和极地两大新兴领域和海洋垃圾(如微塑料)防治、海洋气候变化应对等热点,展示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
4 I- U7 A. J- o; Y! o9 z实现海洋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意味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基本得到全面解决,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总体达到或优于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7 C; s; W, R4 k6 Z. ~
. ]% O% l# E" ? a
/ V% A" Q# ~8 X8 p4 I" \( d6 Z$ a6 ?
文章来源:节选自《面向2035年的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探析》,原刊于《环境保护》2021年第14期% V( w$ W( c! w, b" E6 N2 v3 f
作者:吴大千,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综合处副处长;林新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6 o9 T! m/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