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冲、挤压、释放,在一系列的地球板块和能量运动后,日本遭遇1900年以来最大的地震,以及由此带来的毁灭式海啸。如此的大地震究竟如何发生?地震为何引发大海啸?+ w+ l; d! q: c* S3 _4 k
板块 边缘处易发地震$ O. U s& `" _
谈论日本多地震,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独特位置。
" }1 ]$ S5 d3 B5 W4 f' M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原地震首席预报员孙士鋐介绍说,日本诸岛处在太平洋板块的边缘,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最初的全球板块划分,就是按照地质和地震带划分的。所以板块边缘的地区,自然就位于地震带上。日本诸岛、菲律宾群岛、阿留申群岛都一样,因为都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缘和地震带上,也被称为岛弧地震。”
4 ]" q. W4 p3 o; I 挤压 俯冲移动造动力/ T1 q5 n1 y3 _$ l; H
孙士鋐告诉记者,虽然具体震动的原因还不好判断,但从长期的地质变化和地震的动力源来说,本次日本地震可以用板块移动来解释。
% W; ^, ?7 W; V N “太平洋板块在日本的东面,它向西移动,而且是俯冲式的移动,挤压到欧亚板块。形成了地震的动力源。”孙士鋐介绍说,目前科学界对于太平洋板块的变化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它向两侧扩张,一种是它在收缩。而去年智利8.8级地震,也应该是受到太平洋板块移动的影响。, j2 S/ y, ^; i+ D
错位 海水涌落形成海啸! c. }- a& a: m, ]' d$ M- Y
) C) p% q4 M4 S2 a
海啸是海底地震最主要的次生灾害之一,孙士鋐介绍说,内陆发生的地震则不会发生海啸。就此次日本地震而言,由于震中是位于130公里外的海底,而不是陆地,因此海啸带来的损失和伤害,要远远比地震本身要大很多。+ _- |+ O( E# R0 x, D
孙士鋐告诉记者,引起海啸的是地壳的垂直错动。5 @, f% A: d, C+ x
“地震引起的地壳运动,既有水平的错动,也有垂直的错动。水平的错动是不会引发海啸,垂直的错动才会引发海啸。所以当一次地震以垂直的错动为主的话,就很有可能造成海啸。”
. r6 X8 c/ D3 e7 ?: h, F " t; o/ {2 P4 p
具体地说,就是当海底出现了大范围的上升或下降,大的高度差引起了重力差。“如果海底塌陷,海水就会迅猛的灌进这个‘坑’里,海水形成了落差,出现海啸。同样,如果地震造成了海底的隆起,也会引起高度差,触发海啸。”
2 n& H. k9 g0 _0 a0 H2 R0 E1 | 落差 海啸波超10米
# T2 j5 D; M' a5 u# S7 w 孙士鋐认为,此次日本地震,引起的海啸最高超过了10米。海底的垂直错动的幅度比1923年的地震应该更大一些。
3 o0 j2 I- D, O, u5 ~ 据他介绍,1923年的8.3级东京大地震,震源位于东京以南90公里处的相漠湾海底。当时此处海底的高度下降了90米到180米,而另一处海底上升230米,海啸波的高度达到了6到7米。" L! g7 t5 L* Q0 e
■ 影响
% n8 ^5 A) s2 W9 T9 M' k4 I 地球自转时间少1.6微秒
( h9 x% E6 Z# b6 W0 H 据新华社电 美国航天局科学家11日表示,里氏8.8级的日本大地震导致当天地球的自转时间减少了1.6微秒,即每天的时间减少了1.6微秒。1微秒等于一百万分之一秒。
( a0 \7 w: u9 n+ d& r1 z' Y 美国航天局地球物理学家理查德·格罗斯说,日本大地震导致地球质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地球自转。
$ }" r: ]9 k; U0 r3 e& o 美国和意大利的一些地球物理学家指出,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地震引发的地轴偏移使得每天减少了6.8微秒,2010年智利大地震使得每天的时间减少了1.26微秒。& y8 h2 O8 S: b) B* }
■ 防灾
/ ?9 j2 ]- M/ T 看到海倒退 立即去高处
2 j- [6 R/ }- @: m! Z; \, J 预测海啸也是一个很难的科学。/ Q& Z5 x$ X5 Q' Y
孙士鋐告诉记者,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会发布海啸的预警,但有时候发布预警后,最终海啸没有来。1960年智利的8.6级地震,因为此前发布过一些空预警,导致民众对最终预警没有足够重视,造成巨大损失。
5 r9 E: R; [5 w$ D! C 一般来说,高度在50公分以下的海啸不会造成灾害性影响。造成较大灾害的海啸,高度一般在四到五米以上。: D$ F% Y+ b$ F( f0 H e: u# l
普通民众如何预防海啸带来的灾害?% t7 ~) a5 X0 @' {3 x3 U1 A
孙士鋐介绍说,海啸一般会在地震后10分钟到20分钟左右发生。而且海啸波到来之前,海边的海水会出现倒退的情况。如果在海边发现了海水倒退的情况,千万不要去海边,而是要赶紧往高处跑。从海水倒退到海啸到来,会有大约五到六分钟的时间,这也是拯救生命的关键时间。
) [* S9 T: |0 I6 ^6 L. {( K ■ 观世界3 _+ P7 u: x& K8 ~. F
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7 l% u' ]" ]) h8 _( d
近年强震次数增加,活跃期或达数十年
$ ^$ {. n7 {$ v# ] 孙士鋐认为,日本发生强震和近年来地球进入地震活动活跃期有关。 f" k: v) I2 P! Y( G+ G
能量释放加速
4 a. m2 G# T$ F/ b, `7 j! p “地球演化进程中,无论是地壳运动还是地震活动,都表现出强弱交替的现象,在这个时期活动强烈,而在另一个时期活动较弱。因此,地震活动是否处于活跃时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孙士鋐说。
7 ^" i/ @* Z0 o) D 如何判断地球是否进入强震活跃时期?
8 Y* s. H2 Q9 Z7 \4 S 孙士鋐表示有两点标准:一是强震的活动水平是否明显高于以往百年的平均水平,尤其是8.5级以上巨大地震的频度和强度。二是全球地震能量释放是否出现进入明显加速状态。
7 V' D& X, \% |7 t. O 7年5次8.5级以上地震
: q' r. \6 R" f “从历史资料可以看出,在上世纪的前60年里,地球的强震活动水平比较高,强震也多发。而在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后,直到2004年印尼大地震,这60年里,全球都没有发生过8.5级以上的地震,可以理解为这60年是一个比较平稳的时期。" F- E- [: C) O9 X
2004年印尼8.7级大地震,2005年又出现了8.5级地震,2007年再次发生8.5级地震,去年智利又发生8.8级强震,到这次日本的强震,7年的时间里,就发生了5次8.5级以上的强震。”孙士鋐认为,目前,全球地震的强度与频度都明显增强,全球地震能量释放加速迅猛。这表明,全球地震活动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的活跃期。) s$ w: b! m. c' U+ ]
这个活跃期会持续多长时间?孙士鋐表示,从历史上看,稳定期和活跃期大都在数十年,因此在未来几十年里,全球主要地震带上,要关注大地震产生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