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大的发展一直受制于尴尬地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资金,2、生源意向,3、教授意向 5 ~: {5 |0 v/ X0 u; u+ t. p% ~5 w- m
以上3项海大全失,根源还是在于地理位置,湛江不像珠三角城市可以大资金支持补贴学校建设,海大可能绝大部分投资和科研都靠省部里给的固定预算;而在深圳,单深大一校,2018年获政府科研资金补助就近9千万,海大深圳研究院18年也获得深圳260万项目资金的支持,在招募高级人才上,海大有学科的高层次人才没错,但中国近代以来,所有的大师,其辉煌时期,大都在发达城市渡过;生源就更不用说了。。。! M' k4 U. z/ c" N' b7 }
目前除了原茂名学院升级后的广东石油化工,和李嘉诚支持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广东海洋大学应该是目前唯一一所以“广东”命名,却不在大湾区范围内的本科高校了吧(广医有东莞校区) 所有的海大学生,无论毕业多年了还是没毕业的,我相信大家都希望海大能走出湛江,这些年海大在广东高校的排名逐年下降大家也都看得到的,在十几年前,海大还曾经冲进广东前十,但现在,连广东前15都看不到,但学校怎么想,高层怎么安排,不是我等能够猜测的。
; Q" I3 w$ ?* u* a/ t1 L" Z+ [深圳组建海洋大学后,必定大大利空广东海大,而且这所大学是国家政策明确指出的,加上深圳的实力,将迅速发展并全方位碾压其他海洋大学,在海洋海事类高校中,至少具备挑战前三的实力。 3 [# k. {9 T- B
海大3年多前建立了深圳研究院,这是海大走出去最正确的选择,海大研究院的发展和社会影响也证明了融入深圳是多么正确,并且这是深圳目前唯一一所外地双非高校机构,实属不易。2 b( m: X1 R4 \0 W6 Z
希望海大能早日融入大湾区,千万不要建阳江校区,此处没有贬低阳江的意思,海大的实力还不足以去扶持一座城市满足其办大学的需求,海大现在更需要的是一个平台!就如海大学子一样! 哪怕抱不了深圳大腿,去其他大湾区城市都将大大利好海大。毕竟目前深圳接纳的异地高校校区清一色985/211。- [" P; p7 ^+ B' j$ H) d$ q
————————2019.11.20 补充--------
) T+ m" }: I5 t/ t6 L0 {/ P最近看到海大在跟广州南沙谈合作,准备建南沙研究生院,同时在跟澳门科技大学谈合作,模式是在珠海共建研究院,如果这两个项目能落地,海大将全面融入大湾区,不敢说能不能迎头追上,但起码不再被边缘化7 o) v7 V: X. T; z
————————2021.2———————; ?$ q8 w' a$ m( Y
看到学校公众号一篇新闻,海大即将成立阳江校区,具体背景不了解,但这个校区,本来是省ZF分配给华工援建,并且一直没有正式命名,之前海大可能一直都没有参与,直到今年初省ZF决定让海大接手,成立阳江校区,这。。。。不就是华工不要了,甩手给海大嘛,好吧这样一来,海大彻底被粤西套牢了,而2020年打得火热的南沙研究生院,似乎又没有什么动静。
1 Z' r3 k& ?* ~ }, z4 Z' `% E# I- s————————2021.6————————& m5 B4 n. y p4 S7 ?. n
南沙研究生院已经彻底结束了,跟南沙签订的合作框架也没有任何意义了,土地出让也受阻,南沙工作组已撤回,阳江校区已经开始招生,今年新建校区非常多,但除了海大,其他校区都是珠三角高校扶持粤东西北,只有粤西自己跟自己玩, 研究生院省厅不批,反手就丢了一个阳江校区。。。。
% z+ S2 z+ t) F# N. t此后十年,海大再难踏出粤西,一声长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