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牧场,大家可能会想到大草原和成群的牛羊,这是我们一般认知中的牧场。
4 z5 R3 a9 E* M' f* @+ |* C% e
& o; p- K- p- U0 x. G# t- |8 _
现在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种新型的牧场,它不在陆地上,而是在海里,称之为海洋牧场。 第一讲 什么是海洋牧场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3 O& G! F7 l$ E) u2 ]
0 V' W7 d- r7 k
其实,简单来说,海洋牧场就是一个小型的人工渔场,是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相对于陆地牧区来说,海洋牧场中的“植被区”就是由人工鱼礁、海草床和海底森林组成的。 8 ^/ {: B* u# w+ K7 z
, d$ Q4 o4 S2 V5 w
1977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从那以后,海洋牧场在各个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讲 海洋牧场建在哪里? 海洋牧场一般建在水质清澈、水流平缓、海底坚硬平坦的海域。按照海域不同,分为沿岸(浅海)海洋牧场和大洋(深海)海洋牧场。
b9 A r6 T5 g# s* s9 y# E5 m
+ O2 [; S" ]7 @' C o2 @
根据功能不同来划分的话,有休闲观光海洋牧场、养殖生产海洋牧场以及多功能海洋牧场等。 3 x# B% F: G" J! e$ g
( S2 }( j4 e; a$ t
目前,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显著。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已经有136个,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广东、广西、浙江、河北等地。
* c. K# z0 K3 K8 Q0 \3 ~
0 Y7 d1 Y& a' m8 N
“耕海1号”,就是一个大型的智能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它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渔人码头以东海域,于2020年7月10日正式投入运营。据介绍,“耕海1号”一期由三个养殖网箱组合而成,总养殖体积30000立方米。
8 s/ p( V; c! v, A [- K6 U
0 L0 ]: \+ j4 d) y9 a& H. E
它配备了自动投饵、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5G通信、安全管理等系统,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海洋渔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 G/ G; H4 Z* S& [5 U' f
# N0 \, q! W( y9 s
平台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多种清洁能源,安装了南极长城站同款的污水处理设备,同时使用自动化设备精准控制投喂数量,避免残存饵料污染。 第三讲 为什么要建设海洋牧场? 海洋中蕴含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1 F$ {/ ` [5 j1 K
, U9 F# g7 ?1 K% x: w
为了获取海洋生物资源,人们发展海水养殖业,利用沿海的浅海滩涂养殖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以及海参等其他经济动物。
& x% k# H" G- Q, g% W% L# k
" F! X$ w; B& i' \" E1 C
但是,在开展海水养殖的过程中,大规模的围垦造成海域面积减少,削弱了海洋的自净能力,加剧了水域环境的恶化。 * O# ]2 [1 e# S/ K
( {0 m" t6 A( Z, @- s$ l# o
而与传统的海水养殖相比,海洋牧场更重视环境与品质,不仅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扩大养殖生物的活动区域,还保证了养殖产品与野生产品具有相同的品质,提高了生产效率。 0 [) j) j) m) J5 r
! q+ y. w0 m3 v1 ~' g# b4 S* K
因此,建设海洋牧场,对于人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 ^6 x$ ^3 E: b" [
不仅可以提高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为人们不断提供优质的蛋白质,缓解粮食危机,而且可以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不让海洋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从而形成可持续性的生态渔业,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 V0 [# b) c. W6 P+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