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电建新能源集团与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以下简称中国海工院)共同筹建的中电建新能源集团-中国海工院海洋新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中国海工院西山研发基地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工院院长张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建首席科学家、电建新能源集团新能源与储能研究院名誉院长张宗亮,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声安,电建新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岳军出席活动并致辞。电建新能源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立,中国海工院副院长郑新刚,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长聘教授王恩志,中国海工院和清华大学相关领导、教授等参加活动。电建新能源集团总经理助理、新能源与储能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涛主持活动。 张建民院士指出,海上新能源是蓝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可实现海洋能源技术落地,支持电建新能源集团产业落地,促进我国海洋新能源行业发展,是高校研究平台和央企在科技创新领域合作的新模式。张宗亮院士指出,联合研究中心站在行业发展的新起点上,在推动海洋新能源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合作交流,为行业培育高素质人才,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落到实处。郑声安指出,海洋新能源领域有强大的资源开发潜力与应用前景,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将支撑联合研究中心为行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将大力支持联合研究中心的发展。李岳军指出,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为电建新能源集团服务国家战略、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发展挑战搭建了创新平台。双方将发挥各自产业、资金、科研和人才等优势,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共同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7 J& Y& v+ s
仪式上,张建民院士、张宗亮院士、李岳军和郑新刚共同为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杨立与郑新刚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张建民院士、张宗亮院士为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王恩志、副主任王涛颁发聘书。仪式结束后,王涛汇报联合研究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王恩志汇报联合研究中心首批科研项目方向(拟定)。  联合研究中心作为一个专业科研平台,整合了电建新能源集团优势产业资源和中国海工院,以及清华大学的优势创新资源,将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各领域资源优势,围绕电建新能源集团发展战略,聚焦波浪能、海上风光、海水制氢等重点领域,通过深度融合创新,努力打造成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海洋新能源创新平台。电建新能源集团供应链管理部/招标采购部、科技信息部、运营管理部/设备物资部、新能源与储能研究院相关人员参加活动。 解决海上新能源痛点寻求机遇# y( |. d% C6 E# L0 e" ~
虽然当前海水制氢在技术上不断更新,海上新能源项目不断有新突破,但由于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海上新能源项目在实际推进中面临诸多挑战。海上风电、光伏以及制氢储运有哪些政策利好?目前海上新能源市场现状如何?行业龙头都有哪些海上能源新技术?面对日渐火热的海上市场,究竟该如何布局?
' f% B1 d* P3 ~# f2 T 为了更好解决海上新能源的痛点和难点,寻求更多海上机遇,世纪新能源网将于2024年11月举行第二届中国国际海上新能源大会。
6 D+ ^9 J- F3 z; j. F6 m 会上,将联合沿海省份能源主管部门、海洋能源专家、电力投资企业、电力设计院,汇集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政府官员,共同探讨海新能源的发展政策、成本与经济性、关键技术创新、设备选型等话题进行讨论。通过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为行业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推动海洋能源产业迈向更高水平,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海上新能源大会组织形式
: v0 w- X& J S6 u; L 主办单位:新能智库(NETT)、世纪新能源网
) _' m2 K* G' f5 ?" I 联合主办: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中集集光海洋科技(烟台)有限公司(拟邀)
& R+ \6 ?0 E: _* M6 [* b5 ?/ m 支持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中清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运达 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风电事业部 参会规模
+ N0 L6 r7 U( o" H 200-300 人 活动时间地点
9 @0 D' D! }% x9 d8 t 会议地点:山东·烟台(拟定)
8 e& P3 U2 v/ e( i6 G+ j! Z 会议时间:2024年11月(拟定) 拟邀企业(部分)
$ M8 ~- Y& F* g 央国企:国家电投、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能源集团、长江三峡、绿发集团、中核集团、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建、中国能建 5 o4 U5 v! K6 R9 d/ p: t) Z4 i- G
设计院: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三峡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东北电力设计院、中国能建广东院、西北电力设计院、天津电力设计院、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 V( F, u! \, o% z
海上光伏:隆基绿能、天合光能、协鑫集成、晶科能源、英利能源、晶澳科技、正泰新能、华晟新能源、阿特斯、一道新能、晋能科技、中清光伏、泉为科技、阳光能源、通威、东方日升、协鑫集成、赛拉弗、中清光伏、中科电红太阳、海泰、爱旭、阳光电源、华为、固德威、锦浪科技、上能电气、古瑞瓦特、禾望电气、科华数据、爱士惟、特变电工、中信博
' f: ~/ N: G6 u; U/ K1 I2 G 海上风电:金风科技、东方电气、上海电气、明阳智能、三一重能、华电重工、龙源电力、中天科技、东方电缆、天顺风能、大金重工、中广核、长江电力
5 V9 _+ D! r. f# G# q0 O9 ], C5 {4 P, u 施工企业:华电重工、振华重工、龙源振华、中交第三航务、中集来福士海、招商局工业、中天科技、亨通集团、华尔辰海、熔盛重工海洋石油工程
- k* M4 o, O# K! A; U1 K 制氢储运:阳光氢能、隆基氢能、苏州苏氢、考克利尔竞立、天合元氢、禾望电气、三一氢能、中船派瑞氢能、氢辉能源、双良氢能、中材科技、国富氢能、中集安瑞科 . t8 i1 D5 `0 K5 N/ J
检测机构:北京鉴衡认证中心(CGC)、中国船级社、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南德认证监测中国有限公司、德国TUV NORD集团、莱茵TüV集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中国科学院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质量检测中心、深圳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中国泰尔实验室 会议亮点
+ P/ t1 ~5 t, N6 Z 前沿技术分享 . [2 K8 t+ E0 w, G! n
1.最新的海上光伏板高效转化技术,突破传统效率瓶颈,大幅提升能源产出
( D) F# _5 g( k* {( c0 ] 2.海上风电的超大型叶片设计与制造工艺,提高风能捕获能力,降低发电成本 & F+ m4 W6 W/ @& ]! y" ~
3.智能监控与运维系统,实现对海上光伏和风电设施的实时远程监控、故障预警和精准维修
1 ?- X' o6 R _9 K 政策与市场趋势解读
3 d/ ?" Y% Q/ V( u 1.权威专家深度剖析国家和地区针对海上光伏、海上风电的最新政策导向,为企业战略规划提供明确指引
) d8 ? ^' E, L6 g- E: A* ~ 2.详细解读全球海上光伏、海上风电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需求增长预测、区域市场格局变化等,帮助参会者把握投资机遇 ' K& t" t* v4 u0 j5 T8 i; I r3 V
项目案例展示与经验分享
5 ^) |$ _4 s/ s8 I+ t5 ? 1.成功的大型海上光伏、海上风电一体化项目案例展示,分享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的全流程经验。 ' C: D/ X8 g' z* L0 a
2.聚焦海上恶劣环境下项目建设与运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的实战经验。
, t$ S) z" W2 N3 Z7 {: H9 m# c 产业链协同发展探讨
0 @# w- J, q8 Q: P" D, e9 \ 1.促进海上光伏、海上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协同创新。 5 `, Y9 k) g* M
2.探讨如何优化产业链布局,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降低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 $ E2 D! V6 t- l" j2 ~+ R
绿色能源融合发展展望
% u: R/ f$ a+ C) f 1.探讨海上光伏、海上风电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如储能、氢能等)的融合发展模式,构建多元化的绿色能源体系。 5 J; E5 U; e; L0 x/ I
2.展望未来海上能源综合利用的创新场景和发展前景,激发行业创新思维。 参会2 S3 a9 P; v* t- z' E
联系组委会 6 r1 s3 c+ W4 U; m. \
参会咨询:应老师 13604361172 ) S4 V; }( V6 _4 h% q. P- T5 O7 C
赞助合作:于老师 18844595992 往期嘉宾回顾
7 X: {# o! r8 h4 Z8 a4 ^6 Q* F 
+ A( G9 W% B' ^/ { 
- ~' B6 j7 r) M: }  往期会议回顾
! m8 B* ]/ n, a/ M/ C2 e  1 L" W. G6 [ z/ K
 0 o! q% }$ a2 ^' i

1 c* F3 j6 |2 L1 P6 F 
4 N. v. K5 `; }3 i" x 
) q, [/ z: N. g( _0 [- p x5 I, G+ r# j3 r* B) \8 k4 L
3 y% R3 T! ^! ^6 V9 g I& S0 l* `' V' g
7 U7 m* |2 n% M0 j2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