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K/ R3 G6 r' w% s 学科实力
& i1 @$ w0 `, K D6 x & A7 M9 A5 s9 Z; Y; C0 @& J1 f
海洋生物学(070703)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具备学士、硕士、博士(包括留学生)、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海洋微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海洋生物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和发育生物学。该学科始建于1930年,林绍文、张玺、童第周、曾呈奎和方宗熙等著名学者曾先后在此任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也挂靠在该学科点。目前,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等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该学科点“十五”期间曾先后主持过国家“863”、“973”“攀登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国家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0余项;获省部级一等奖5、二等奖7项, 国家发明专利16多项。在海洋调查、科研创新和实验能力方面居领先地位。海洋生物学学科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已形成极具优势和特色的科研方向。
# x+ {) ^0 O9 o! H % b. N+ V) C$ y6 |5 t; L. V
培养目标 4 z4 j; f% U( \' j0 z; q
专业上要求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所学方向的最新成果,有坚实而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具有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能力,能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 K$ z9 ^! u! c$ }& ~& [
研究方向
+ h" _* c* R6 k- G% a
' f/ `$ }1 L' w% r/ J2 j7 b 就业方向
9 Q) v, J+ P! H 海洋生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食品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又可作为工农业和药物原料。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海洋生物相关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社会也需要一批这方面的高端研究人才,从而为海洋生物学的毕业研究生开辟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 B8 O) k/ f, q% a2 p3 p; F
1、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可以是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环境保护、卫生防疫、水产增养殖、渔业管理、海洋管理以及技术开发、生产贸易等单位及政府有关部门。
* k! I: Y; r: S `2 ] 2、部分毕业生可以胜任海洋技术、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调查、水文调查分析、水声通信、海洋遥感、海岸工程等部门的工作,并可在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
* Y5 O8 W9 Q% ?$ t- b) C2 r 初复试科目及成绩计算
' B$ H5 H. O- y6 m: U 初试:
, L+ R# x1 ^6 L! }' T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8 `( i/ u6 `1 {" g6 T% f- i( J0 V ②201英语(一) & F7 x/ t; r6 \8 }3 _3 H8 W% g
③612生物化学A ④835基础生物学8 o3 o9 R( m" y& ?5 j" M, Y
复试: ! O' S3 e& a9 |6 Y! I
考试科目:F0601分子生物学
; F/ U6 u# q' A3 Z 1.综合面试包括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考核。 * h. k. ]- l9 c7 `$ {0 t7 p; B
专业素质主要考核专业综合知识和专业复试考试科目相关内容等。综合素质主要考核人文素养、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通过提问回答和随机抽题回答的方式进行,满分100分。 / B" T' U) x& T! V5 y! }3 J2 W. T- P
2.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主要测试考生的外语听说能力。通过提问回答和随机抽题回答的方式进行,满分100分。 3.实践(实验)能力主要考核考生的实践(实验)技能。通过随机抽题回答的方式进行,按合格与不合格评定。每生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 g& \, y) L, n& Y3 x 成绩计算: $ s. F A: F' n8 \1 f. o
录取总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9 T) q2 t! j% L4 Y& t0 x
复试成绩=综合面试成绩×90%+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成绩×10%。 - {2 {+ R0 z( I5 @; o
复试成绩不及格(小于60分)者,不予录取。 实践(实验)技能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 M, h$ `( s# _" R- @" u 考试内容及题型 6 v8 X" x7 u- o! q
612生物化学A
e2 u5 u4 g: \3 m$ g8 A6 }) z$ o- | 1、蛋白质化学:氨基酸、蛋白质的共价结构、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氨基酸及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 p3 |5 h, u6 v2 t: W
2、酶化学:酶通论、酶促反应动力学、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维生素和辅酶 1 y6 U7 o7 a) i Z
3、核酸化学:重要核苷酸的结构和性质、核酸的一级、二级和高级结构及特征、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常见研究方法和原理 9 V# @- w8 }. u8 O- X
4、代谢总论:基本概念、代谢的特点、新陈代谢研究方法 . _+ M$ \# R9 Y1 Z# L3 a
5、糖类及糖代谢:糖类化学、糖酵解作用、柠檬酸循环、生物氧化、糖的其他代谢途径
- M. V% x# q/ _; N 6、脂类与脂代谢:脂类化学、脂肪酸的分解代谢、脂类的生物合成
^0 @9 C; d/ E( ?9 c 7、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蛋白质的降解过程;氨基酸的脱氨基途径、尿素循环 3 R' }8 l. X: I3 r( v( h k
8、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核酸降解过程;嘌呤碱和嘧啶碱基降解过程;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合成与调节 : V* {+ M. k' W5 l; y; w7 T. G! c
9、DNA的复制和修复:DNA的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式、DNA的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 ) F+ y1 f' Y5 C% ]# E
10、RNA的生物合成和加工:DNA指导下RNA合成、RNA的转录后加工、RNA指导下的RNA和DNA的合成 5 I% B+ u8 p7 f- g9 G2 n) t" Q, O
11、蛋白质合成及转运:蛋白质合成的分子基础、蛋白质合成过程、蛋白质合成后修饰、加工和转运 ' H1 [# j+ S8 O' |% [3 g: ]+ S* r
12、细胞代谢及基因表达调控:物质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物质代谢的特点、代谢调节
. M) x3 o5 v$ R 835基础生物学 1 p- P9 {. q- D( `0 b
1.植物生物学(占50%)重点掌握如下内容:
' y I5 g1 {2 w2 `' ^ (1)植物细胞与组织;(2)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3)植物的生理和调控;(4)植物多样性和进化;(5)植物与环境;(6)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
4 x- \6 J1 e2 B: u' x7 s$ A 2.动物生物学(占50%)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5 ^4 n: ]: E0 f }
动物体的基本构成;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一般规律;各主要动物类群的生物学特征与进化地位、形态结构与功能、分类及代表动物;动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进化理论与动物演化的基本知识等。
$ I' d9 J; J. b/ \# V) p8 k- H F0601分子生物学
( q3 f! l; l; t- N# e (一)遗传物质及其生物信息流 b B, Q2 `4 d! H% w
1.引言 + L2 M, A9 {: A4 p2 ?+ `5 m4 s4 b
分子生物学简史;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展望;系统生物学概念 9 S$ e) l" y0 l/ J; h$ z
2.染色体与DNA染色体;DNA的结构;DNA的复制;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DNA的修复;DNA的转座。 " h* @. L& _7 M; b6 S7 c
3.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RNA转录的基本过程;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启动子与转录起始;原核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终止和抗终止;内含子的剪接、编辑、再编码及化学修饰。
+ g7 \, Y2 K1 G2 N* F8 S$ V# D 4.生物信息的传递(下)——从mRNA到蛋白质遗传密码——三联子;tRNA;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机制;蛋白质转运机制
' U S$ ?$ t! o b7 u8 l (二)基因表达调控
; T6 ~8 m% ~9 p* N/ C" F 1.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3 @9 P* I6 [; L2 Q. C8 z( r+ s. @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总论;乳糖操纵子与负控诱导系统;色氨酸操纵子与负控阻遏系统;其他操纵子;固氮基因调控;转录水平上的其他调控方式;转录后调控。 # S# J! g7 ^% e1 c
2.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一般规律 I* ^0 D( q2 e7 o
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与转录活性;真核基因转录机器的主要组成;蛋白质磷酸化对基因转录的调控;蛋白质乙酰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激素与热激蛋白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其他水平上的表达调控。 7 I b5 B# ?# ~
3.疾病与人类健康 3 @* s; B7 W: ]
肿瘤与癌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禽流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的分子机制;基因治疗。
! U Q% R2 m0 y6 Z 4.基因与发育 , ~) [; b8 X5 d/ m6 O! K
免疫系统发育及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果蝇的发育与调控;高等植物花发育的基因调控。 ; I y9 M9 l& C; w
(三)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技术原理与进展 8 y/ ?1 w0 }# V. T% G
重组DNA技术回顾;DNA基本操作技术;RNA基本操作技术;SNP的理论与应用;基因克隆技术;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技术;基因功能研究技术;基因组学与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1 X2 z$ H0 `& L* |) |( N9 S
历年复试分数线 " L! R* X4 Z- l" F7 n
# Y- _0 _: c4 L* F 下表是2022年一志愿进入复试名单,最高分380分,最低分315分。 7 C# v: J' B* R8 v- r# O/ g/ q
' y0 ~) h4 f& _# L
考研真题
1 L2 K5 D6 F! q( l, e
6 j% P+ o' g* p7 g* H 参考书
& q; r0 j) H) P8 f2 N' E+ y 初试参考书目: % H8 z9 U4 ]% S6 B3 \% h: o" _' @! _
生物化学A
8 D' k7 N) d) t6 `4 y0 h 王镜岩,《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 $ t% v4 x# `' L$ d7 H1 _3 d% }
基础生物学
o; e. V8 B" y2 i0 g 周云龙,《植物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 D6 w% D0 ]7 F5 R# T% r+ O
许崇任,《动物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 f) w. B+ |0 C* u- C3 ] 复试参考书目:
$ t- T: I+ e0 r# l: }4 v* F( } 分子生物学 - s% Q2 ]( k0 F
朱玉贤、李毅、郑晓锋著,《现代分子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2 K9 X9 Y4 O9 |2 M% {; L 同等学力参考书目:
* `/ L6 {2 ~& }1 h) Z3 s: K) }, S 遗传学
+ z: @ _& T- W$ E: [% b$ t 刘祖洞著,《遗传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 C- U6 k/ p, l& x* b9 y4 E
细胞生物学 韩贻仁著,《分子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 u" u( W$ w* m3 o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啦,还想看什么专业的考情分析可以给我说哦~ 3 j6 T3 n3 O1 J7 L, D7 X) K2 H
7 u- I* c8 |- L- O: |2 G* P% ?
6 b: N3 q* N3 T7 H# v5 {7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