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部:推进五项行动加强海洋生态环保 - 沿海生态保护

[复制链接]
5 q: [6 H% o% d6 F$ Q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 q [5 z) v9 E* `4 u! K( t, v

2 ^9 @5 v( B: _

生态环境部近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海洋司副司长胡松琴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中趋好,海水水质整体持续向好,2022年一类水质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4%;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面积比例为81.9%,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改善,自2021年以来已消除“不健康”状态。

# r, R! a( `1 a2 Y/ q- E6 Z8 I 2 \: V% J) a7 S' O# l) S1 n

胡松琴表示,下一步,将谋划推进美丽海湾建设提升、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升、重点入海排污口整治、京津冀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提升等五项行动,扎实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落深落细。

* q# C2 d, q2 W, a4 U; w

3 o$ x' C) v/ [* m# T$ Z& B) E) {

▲上图:游客在山东省青岛市栈桥景区休闲游玩。(黄政伟/摄)

& ^6 m( Q+ j% G3 ]" e! Q 6 P0 S8 J7 I( B2 O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中趋好

$ u( P8 D& O& b* ]( ^: ^. c0 ~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以来,我国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线,以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推动海洋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 O* d3 a$ C2 g! g% Q

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线,深入落实《“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胡松琴介绍,生态环境部编制印发美丽海湾建设基本要求和建设参考指标,辽宁、江苏、海南等8个沿海省份印发省级美丽海湾建设方案或建设要求。《“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的6项指标和1682项重点任务措施,整体进展顺利。

4 f" Q: {1 z6 E, q" s8 V! Q8 P

根据2022年近岸海域水质监测评价结果,全国283个海湾中,有144个海湾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超过85%,有90个海湾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较2021年提升。

- h( ^. ]* c- Y( P( C1 v

以总氮治理与管控为抓手,有序实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渤海、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邻近海域,扎实推进陆海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10项重点攻坚任务。”胡松琴说,针对入海河流总氮浓度反弹问题,生态环境部指导相关地方协同推进入海河流总氮减排和近岸海域水质改善,重点海域海水水质整体向好。

+ ]. }% n8 d( g1 [( J

以入海排污口监管为重点,不断强化海洋环境监管。胡松琴表示,“我们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为重点,指导督促沿海各地稳步推进入海排污口查测溯治和分类整治,同步强化海水养殖、海洋倾废等领域监管。”

' O- e6 d W. G4 h

开展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逐步摸清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家底”。按照“摸清家底、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总体思路,编制印发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正式启动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这一重大国情调查。

4 v+ ]& H* }; \* c- O7 G; i7 Z

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中趋好。与此同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仍然任重道远,需要持续加大综合治理力度。“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黄海北部、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等近岸海域仍存在劣四类水质分布,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菊英说,海洋氮磷污染来源广泛复杂、陆海压力叠加,陆海统筹、区域协同治理要求高,治理难度大、成本高。

% [" b! w0 V0 D+ u( N' H+ U

王菊英表示,将按照有关规划计划作出的安排部署,强化沿海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等重点任务,加快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实施,持续推进入海河流总氮削减工程等措施,逐步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

7 @' r- U5 k6 F) B/ H* a

7 z w: X8 k3 b; a7 F/ r8 Z+ n" \

▲上图: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环卫志愿者和海洋保洁员在海边清理垃圾。(王春/摄)

# D; i$ D, }- t0 X+ T 4 o7 [& V w O3 T, k( W

海洋环境监管手段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1 Z& ~, A! w1 t& @' ^+ i \0 `1 T

盗采海砂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破坏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介绍,中国海警局全面提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质效,服务保障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 N3 t% I% s% x( v2 g

刘德军介绍,中国海警局着力推进突出问题整治,重拳惩治盗采海砂,严厉打击非法倾废,严密防范环境风险,同时着力提升监管整体成效,坚持源头治理,坚持立体防控,坚持综合施策。

2 n1 U, M2 Q3 s! s2 H3 c) T% c% C

“我们联合最高检、公安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陆海联动、综合整治,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严打涉砂违法犯罪活动。”刘德军表示,今年以来,查获非法开采运输海砂案件67起,查扣海砂34万吨,“案件数量大幅下降,来自重点海域的案件已经降到个位数,盗采海砂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 F, S8 i& r' T

前不久,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F星,标志着“十三五”立项的环境系列“2+2”星座正式组网运行,初步形成了多要素、全天候、全天时的中等空间分辨率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力。胡松琴表示,环境减灾二号F星可实时监测海岸线等目标,提升海上溢油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卫星遥感数据保障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4 Q! P4 L6 J/ R; g

“过去,海洋生态环境监管主要依靠船舶巡航、调查监测等手段,监管频次和监管效能有限,且容易受到海况、天气、船舶硬件等的影响。”胡松琴表示,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我国海洋环境监管手段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4 Q% s) [! B$ Y3 \& w

“比如,我们创新应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航迹数据、海洋倾倒区监测数据等,开发海洋倾废监管系统,在办公室和电脑前就能及时发现倾废船舶疑似违规的线索,并向中国海警局推送进行现场检查,实现海洋倾废活动的非现场监管。”胡松琴说。

9 j9 p! K9 }3 F, D4 _

在地方层面,各地积极创新海洋监管手段。比如,福建省定期调度无人机和岸基摄像,对重点区域海漂垃圾及陆源入海污染物进行监测,及时将有关问题推送处理;浙江省建设实施“数字鸟岛”智慧监测体系,远程实时监测中华凤头燕鸥等鸟类。

% A8 U5 O: m3 E3 R

胡松琴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相关科研院所和沿海地方,积极用好各项海洋环境监管新技术,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污染事故和重点风险源调查等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提升海洋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9 e( u' B. t9 W8 J. f! p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6 P! h; t$ O0 m0 s0 y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 f: G3 w# L! Q9 H8 l+ t 7 W f) _/ {6 G* V9 s7 ?& V& \" b5 l) W5 Y. }8 z5 K: V6 I2 M2 j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城市一隅
活跃在2024-9-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