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Q, `1 Z7 a3 e! J7 m5 } 新华社石家庄4月27日电题:打造“蓝色”新引擎——河北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强省观察 ' ], c% N3 _$ q9 `# I
新华社记者
* F' @7 q& V% [: A9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记者近日沿着河北省秦皇岛、唐山、沧州三个沿海城市走访发现,去年以来,河北省主动服务海洋强国建设,近期又发布了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强省五年行动方案,打造向海发展“蓝色”新引擎。
( X" U. m7 ?0 y. j (小标题)统筹资源建设大港 释放向海发展新动能
( w% F) }9 h3 _ 4月中旬,秦皇岛港天蓝海阔,汽笛鸣响。1800多年前,曹操东临碣石“观沧海”时,恐怕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今日景象:一艘艘巨轮穿梭往来,煤炭、矿石、散杂货等货物装卸有序运转……
: S: s6 C3 L& t u( s 在距离秦皇岛港2公里的秦皇岛海港经济开发区,中储粮海港粮食储备基地、中港国际冷链物流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在有条不紊地施工。 3 o# v- G, u" ^9 [/ Y& K5 V/ q- J
“我们依托港口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吸引了一批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项目落户。”海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杨世友说,目前园区已形成粮油食品加工、玻璃深加工、光伏装备制造、物流等产业集群。 ! s) l8 Z! n; P, S$ ]9 c
为探索向海图强、向海发展新路径,去年10月30日,河北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实施省内港口资源整合,重组成立了河北港口集团,承担全省港口投资运营主体职能,港口主营业务主要布局在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和黄骅综合港区。
+ F& B% d6 B3 A1 n* o 河北港口集团揭牌成立以来,统筹推进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地港口资源协同联动、优势互补,在海关、海事、口岸管理等部门大力支持下,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3 W, e3 r: \6 F) G: N. E0 z5 q
2022年,河北港口集团实现货物吞吐量7.33亿吨,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三位;今年一季度,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94亿吨,同比增长14.1%。
; H1 [0 y8 Z! g& v s" W" H' S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河北省沿海港口泊位通过能力达到11.6亿吨,居全国沿海省份第三位;完成货物吞吐量12.8亿吨,居全国沿海省份第四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98万标箱,创历史新高。 - p% b, e! h1 d
一组组数据背后,彰显河北省大港建设释放出的新动能:2022年,秦皇岛、唐山、沧州三个沿海城市地区生产总值15198.4亿元,比2021年增加870多亿元。
6 g! L& d* L( F. r (小标题)腹地港口陆海联动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 v9 ~5 r$ _# k- |# H
河北港口集团唐山港京唐港区是京津冀和“三北”地区的重要出海口。2023年新年伊始,唐山港京唐港区就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要冲刺”的奋进姿态,抢抓发展机遇、提振市场信心,一季度完成货物吞吐量7463.1万吨,同比增长15.7%。 9 F4 @0 ?9 |- n' |
4月7日,“HS HONG KONG”轮从唐山港京唐港区始发,经广州南沙港前往越南胡志明港和泰国林查班港,标志着河北港口集团首条东南亚集装箱国际航线正式投入运营。至此,河北港口集团已开通外贸近洋航线7条,覆盖日本、韩国、越南、泰国12个基本港。同时,通过唐山港至上海港内外贸同船航线,可中转通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其他港口,进一步拓展了河北港口集团外贸航线服务网络,提升了港口对外开放服务功能。 4 ]; z) A9 a, f$ n3 A4 i
4月9日,保定京雄保国际智慧港发出的铁海联运集装箱班列,整列直达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港集装箱码头,随即直装“新郁金香”轮,经秦皇岛至仁川航线运往韩国。这是河北港口集团贯彻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向海图强、向海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通关一体化,探索跨境多式联运新路径,提升物流效能的新成果。
% f! A, U2 U: @4 Y0 f3 c 置身河北沿海经济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最前沿,河北港口集团加大内陆港建设,推进“西部腹地战略”,拓展晋西、蒙东腹地,深度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东北亚地区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邯郸国际陆港中欧、中亚班列线路达到4条,业务覆盖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 p K! i; l3 ?. _ 目前,河北省已累计开辟内外贸航线70条,内陆“无水港”71个,进一步扩大了港口的辐射范围。
4 _3 {$ {" y9 @# q 记者在黄骅港走访了解到,去年10月30日开通的“黄骅港—上海港—泰国林查班港”集装箱外贸航线,提升了黄骅港作为雄安新区、冀中南及纵深腹地便捷出海口的服务能力。2022年,黄骅港吞吐量超3亿吨、集装箱突破百万标箱,跻身全国沿海港口“十强”。 , V, ?% J, Z6 n# u: ^8 N; @3 }
沧州港务集团(沧州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宝辉说,2023年黄骅港将坚持以提升港口辐射力增强开放竞争力,聚焦打造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加快推进集装箱、液化天然气等总投资260亿元的12个码头开工建设,全年港口完成吞吐量3.25亿吨、集装箱100万标箱以上。 7 K7 w6 Z) m0 o+ G: N9 _- M
(小标题)深化改革产城融合 构建向海图强新格局
' r3 S2 {" j; H4 O0 q 河北拥有487公里海岸线,环渤海港口群发展前景广阔。为把沿海优势变成发展优势,河北省沿海地市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入手,构建向海图强新格局,为沿海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8 j* @: V1 |! }& u, X
近期发布的《河北省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强省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未来五年,河北将着力打造“两群、五地、一融合”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 r" z9 t) q9 q* K “两群”: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群和现代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到2027年港口集装箱内外贸航线达到80条以上,内陆港达到80家以上。 ( j, L, N/ C, ]3 s
“五地”:打造世界一流精品钢铁基地,到2027年基本建成世界领先的精品钢铁基地和具有全球话语权的万亿级钢铁产业集群;打造全国先进绿色石化基地,到2027年沿海地区石化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形成一批全国一流企业及产业集群;打造全国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到2027年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5100亿元;打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和国际滨海旅游休闲康养胜地。
# w4 c; a/ ~0 r' @, a “一融合”: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依托港口优势,推动钢铁、石化、木材、重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沿海临港布局。到2027年基本建成陆海联动、产城融合的临港产业强省。 : [- Y: o5 E4 I2 ?5 W7 J
记者走访发现,秦皇岛市正加快沿海经济崛起带建设,坚持“以城定港、港产城融合”,优化港口功能和结构,创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推动港口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同时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打造世界级文化古城、世界级度假海岸。
3 {! p, H# z" `+ B6 K2 S 唐山市努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化港口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建设,集聚发展现代临港产业,把沿海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 P' w4 h% u9 s4 W4 M" } 曹妃甸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区曹妃甸片区)党工委委员、自贸办副主任徐建强说,作为河北自贸试验区中唯一的沿海片区,曹妃甸片区自2019年8月31日成立以来,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积极承接省、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推动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同事同标”政务服务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主体迸发新活力。3年多来,该片区新增市场主体8271家。 6 o3 V+ f4 z* s* }+ j) k: z
沧州市以深入分析“目前有什么、到底缺什么、问题是什么、应该怎么办”破题引路,突出“以港带产、以产兴城、港产城融合”,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全力打造河北省沿海经济重要增长极。
$ J# g# Q; L" n v: d: i9 u 着眼破除多年来制约渤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沧州市着力打好“改革牌”,历史性地完成了渤海新区黄骅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实现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财政管理、资源配置和干部人才队伍统一管理,推动区域资源高效统筹、融合共通,为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激活了内生动力。(记者:李凤双、曹国厂、齐雷杰,参与记者:杜一方)(完) 5 t' `. N& U b8 `7 `
6 L$ ~0 a+ g0 p# d& C- Z9 m5 f4 ?
9 S8 R1 F7 C) R3 T+ @6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