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W! _: B: Q5 a “这是一次人类苦难的记录,一次对失败的气候行动规划的谴责”-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
$ W+ Q' p8 j' h8 ? $ l- Q' X& `# @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六次评估报告(AR6)警告到,全球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的行动刻不容缓,任何延迟都将关上机会之窗,让人们的未来变得不再宜居,不再具有可持续性。 2 T+ {7 J3 S& w- F& Y7 d
自1988年成立以来,这已经是IPCC评估周期下的的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五次评估报告(AR5)于2013-14年发布。
$ V: ]4 R) `' Y* O 与此前一样,IPCC为AR6所做的工作分为三个方面:
" x7 l+ q, M! e& f2 ?" H1 Y 第一工作组(WG1):物理科学基础
9 _5 y4 E$ U: t _; X5 m- h 第二工作组(WG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
$ @1 ]7 n) Y- ?3 L 第三工作组(WG3):减缓气候变化 , B6 q: y) y p) L3 E/ O
WG2报告是继2021年8月WG1报告之后发布的第二份报告。(链接见:https://www.ipcc.ch/report/ar6/)WG3报告将在今年3月或4月发布摘要,随后将在9月发布综合报告。
1 @5 s+ N+ K& k: A5 H" w 报告称,IPCC的任务是提供可用的科学信息和证据,为全世界的气候行动和决策提供信息,特别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政府及国际联盟。
2 A0 r: N4 ?; A, N, }$ s 报告写道,其目的是解决“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气候行动的挑战,特别关注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 ; J" e; s, F* A8 \, C
该报告包括18章。绿会国际部本次将重点总结七篇专注于生物多样性热点的跨章节论文。 ( V" V- z) ] P9 z; ]+ f) K
对自然的影响重点内容总结如下:
) M& Q$ y* C$ M9 K* T, ]5 N2 h* I3 w& Z' V, f. h( p3 j
1. 结论:气候变化已经在陆地、淡水、沿海和远洋海洋生态系统中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越来越不可逆转的损失。 报告补充说,一项对976种植物和动物的研究发现,47%的动植物灭绝原因与气候变化相关。
/ ~) ]) `& ~- K 报告表示,气候变化在澳大利亚野生白环尾负鼠和Bramble Cays Melomys的灭绝中发挥了作用-这种老鼠是大堡礁北端植被珊瑚丘的特有种。它以中等信心补充说,气候变化导致哥斯达黎加受云林限制的金蟾蜍灭绝。 ! W( X4 ^$ Y& c7 |1 g" E% ^* V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气温升高和干旱,全球四分之一的自然土地出现了更长的火灾季节。有证据表明,自1980年代以来,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导致美国西部被野火烧毁的面积增加了一倍。
/ H. K% B& X# W, [4 [ z) j 气候变化同时也增加了野生动物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播。气温上升和更残酷的极端天气事件为新疾病的传播铺下了温床。 ' f" i# J3 e% h
物种的减少会降低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能力,降低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而频繁的火灾和生态系统储碳量的减少可能会大幅增加陆地碳在大气中的释放,从而引发不断加剧的恶性循环,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都是如此。
* \( Y1 L; c, a$ P* ~- H
5 w" o3 _% t3 y# S; J 2.濒危比例增大:在1.5摄氏度时,所有陆地和淡水物种的“面临极高灭绝风险”的比例可能会达到9%(最高14%)。在2℃时上升到10%(最高18%),在3C时上升到12%(最高29%)。
& S5 M p7 S$ W1 C6 c7 \( ^: {7 Z5 {+ H# Z- l* w+ H
报告补充说,昆虫(尤其是传粉媒介)、两栖动物和花卉在“中等变暖水平”(3.2℃)面临着最大的灭绝风险。 * w( A$ F5 g2 o9 H0 V& w! h
3.跨过临界点:依照当前气候变化趋势,更频繁和更激烈的极端事件会将敏感物种和生态系统推向临界点。这代表着变化超出了生态和进化的适应能力,破坏将突如其来且无法逆转。 4 t) W+ Q9 G& O
报告称,展望未来,如果在几十年内温度升高暂时超过1.5℃,然后又回到变暖水平以下,可能会使许多物种超过它们的“生理耐受极限”。“这些变化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崩溃或过渡到新的生态状态,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包括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丧失。”报告补充道。 6 U; f- C/ j3 C! m5 p4 V
报告称,在全球变暖4℃时,超过三分之一(35%)的全球陆地表面可能会发生生物群落变化。如果温度保持在2℃以下,可能会限制在15%以下。 , e1 h. z" s' e3 A! ?
报告称,这种程度的变暖可能会导致亚马逊雨林的大片区域转变为更干燥、密度更低的植被,北方森林进一步向极地转变为北极苔原,山地森林向高山草原转变为高山草原。 O, R- m9 d2 ]+ m0 A4 u# h1 {
它补充说,如果一个地区面临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的风险,生物群落变化的风险可能会高出两倍或三倍。
0 ~, P* D" L3 w, r& J+ @* i4 `$ U5 ]0 s' ?( n N4 {- K0 r1 M
4. 人类对海洋的化学和物理变化正在改变世界“从微生物到哺乳动物,从个体到生态系统,在世界每个地区”的海洋生物的分布和丰度。 . \6 G; U' A( C* }
报告表示,“气候变化已使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面临数千年来前所未有的状况”。
2 q$ h; C% z$ F, Q3 E' Z 随着海洋变暖,海洋物种正被迫离开其自然栖息地,自1950年代以来,这些迁移以每十年近60公里的速度发生。不过根据物种和地区的不同,这一速度存在“巨大差异”。 ) T( K5 a& l `, \/ W
在许多情况下,变暖会加剧生物体可能正在经历的其他压力源的影响。该报告将这些因素分为“气候驱动因素”和“非气候驱动因素”。其他气候驱动因素包括海洋酸化和脱氧,而非气候驱动因素包括污染、过度捕捞、入侵物种和栖息地退化。
9 Z) I2 a+ s, d5 P/ u& v 该报告指出,生物体“经常同时经历”气候和非气候驱动因素。因此,很难理清气候变化和其他非气候驱动因素的影响。
" e2 v! O: m, Z, q- m& A/ W7 L 可以确定的是,气候变化正在加剧海洋热浪的幅度、范围和频率,这属于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海洋热浪会导致“关键基础物种”发生“大规模死亡”事件。 6 a( t; p: b" i1 T2 M
该报告警告说,如果超过1.5℃的升温,这些海洋生态系统将出现“不可逆的变化”。 0 y4 F: p/ |& y% H
该报告预测,即使在1.5℃的升温情况下,红树林和盐沼也可能面临未来海平面上升的风险。
( r/ t0 F$ J6 Z2 R3 m# n 珊瑚礁提供了近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多样性,而它们正面临着来自气候和非气候驱动因素的一系列威胁。日益频繁和严重的热应激增加了大规模珊瑚白化事件和疾病爆发。随着气温升高到1.5℃以上,珊瑚礁的侵蚀速度将大于新珊瑚的生长速度。 ) E" l% I" c+ \- t8 Y# O8 n
持续变暖、酸化和海平面上升将增加某些物种在区域和全球灭绝的风险——即使到本世纪末升温限制在2℃以下。
! |4 f) W3 R9 B) f 另一个主要的气候驱动因素是缺氧或低海洋氧含量。缺氧是由于氧气在温暖水域中的溶解度降低以及海洋微生物的呼吸速率增加和海洋循环的变化引起的。
% z) l& t/ a0 K1 x" }" k; H 报告指出,全球低氧区的规模和数量都在增加,其对鱼类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大。报告显示,海洋含氧量的下降已经使金枪鱼等重要开放水域鱼类的适宜栖息地减少了15%。
4 I0 n; C7 h c. o' m, Z+ { 报告全文下载:https://www.ipcc.ch/report/ar6/wg2/ ! T. D* J3 ~* d. D- B1 {4 ]
文/Stan 5 @; F; M( R- b N" X+ X
审/YJ
3 T& l) O+ T/ z4 A+ |3 Q, x4 i7 J
3 U9 u, d( a4 |: e$ f" N: x
; v2 E2 ] e: t0 J# o- C) H; T( I% Y Z: P
5 ?7 b7 L1 ]0 Z% M. G. U+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