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r8 `$ n- ]- j 滨海旅游是以海洋文化和滨海渔村文化结合的一种新兴的复合型旅游方式,主要以特色海洋文化资源吸引游客。对滨海景观带进行合理规划开发,可有效推动滨海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并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国内对滨海乡村的规划设计主要集中在滨海乡村绿道设计、景观资源保护、景观评价等方面。以下我们以平潭海坛湾为例进行滨海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的进一步说明。
$ |0 I' M! r" l% B- ]9 N$ n (念望舒 摄)1、分析滨海旅游资源
$ o2 i% w2 ^* E, `& E+ p( n6 a) J 福建平潭海坛湾具有特色的海石文化,不仅为当地景观设计提供充足的素材,也为打造独特魅力的海岛旅游形象提供珍贵的灵感源泉。另外,平潭还是太平洋西岸国际航线南北通行的必经之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另外,周边配套设施非常丰富。在距离2.5~4.5km的地方有龙凤头海滨浴场,还紧临平潭县政府与平潭海岛森林公园。此外,这里还有特色建筑文化资源。平潭的石厝村庄纹理极具当地特色,青石砌墙、灰泥勾缝、青瓦覆顶,马鞍墙形状的屋顶给村落增添浓浓古意。
7 c0 d8 p, d v9 R1 n6 V4 k 但项目也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如:文化景观不具代表性,景观设计不适合长期发展且缺乏滨海景观地域特色;场地红线范围内主要为岩滩生态系统,且部分地方存在较为严重的沙滩泥化,植物生长情况欠佳,公共设施欠缺等问题。 2 I+ V3 [( {+ s4 s/ O, b9 Q; W% r
2、设计理念 + Y" A! j: s7 l" z" Y9 L' ]
项目的景观规划设计旨在打造自然和人文的完美融合,需要设计者在确保整体的生态的前提下对文化传承完好表达,对海域生态环境和陆地周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与保护,依托当地文化特色,重塑景观氛围,打造一个山、海、岛、城融合为一体的生态空间。
I, Q& L; Y0 t8 R' ^# U1 ^8 [ (念望舒 摄)3、规划设计 8 }5 @6 s" `( x9 W4 A' r% w4 X! E
(1)设计元素 / T4 U$ h$ ^* U7 j* o% X
当地景观资源要素主要有海、石、沙、林、村、岛、风、田等,也是平潭地域风光的典型代表。设计师根据以上要素,将海石文化设计元素转化为可触、可视、可感的现实形态,同时融入海洋传说、民俗信仰等艺术形态或艺术符号,呈现当地滨海旅游文化特色,以期在文化上获得大众认可同时具有持久性。
4 b9 R9 h% K. ?2 [ (2)主题分区 2 C- i; e6 G% e' T. W( m( {) E
在景观规划上采用源于海-融于海-归于海进行主题分区来开展工作。 : Y" \$ E; _) K) a" g
源于海区域是滨海景观带的开端,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为求平安供奉着龙王、妈祖等海洋水神,这也是海洋文化的诞生。同时,由于外来的艺术、宗教影响,外来文化与当地海洋文化交织形成新的特色。因此,在规划设计上需要将文化传承及与外来西方文化融合进行规划展现,并凸显当地民俗特色。融于海区域主要展示人类与海洋的相互交融渗透,这里设计师以文创村的模式来展现人类与海洋的新型和谐关系。归于海区域分布有生态绿地和岩滩。设计师在该区域以保护和恢复原有生态为主题。
& g$ u- e3 j! y4 G 4、关于景观设计 # F9 h, }( A1 [& b* u
设计师共设计了31个景点,主要的有扬帆起航广场设计(源于海)、石厝风情民宿设计(融于海)、帆影归航广场设计规划(归于海)。杨帆起航广场与源于海的主题相呼应,广场中间设计有一个浅水戏水区,同时结合曲形铺装与条形灯带,使静态的景观向动态转换。广场上方设计有廊架,为游客提供遮光休憩的空间。广场也代表着西方文化与平潭的融合;石厝风情民宿充分发挥了现存的石厝建筑特点,多彩的石头厝像一座座彩色碉堡屹立在海岛上,屋顶、墙壁冷暖色调相间,协调优美,满足原住居民的日常活动同时又让游客了解了当地风情。帆影归航广场主要以体现航海文化为主题。这里设计的大面积的亲水平台给游客提供了绝好的观景之处,人们可以在此体验日落长河之美,亲近自然。
2 ^$ d+ q$ w. f 以上文章由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szcyy.com/编辑整理,请勿转载!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Y+ H1 _1 }7 {& c) }
推荐阅读:
5 H& Y' U4 P6 @( C1 j7 A8 h5 Q ^4 N5 S 滨海旅游规划设计之体验式设计方法详解 ) E8 M! N( i$ Z4 ]- M6 W- V4 [
滨海旅游度假区规划开发的关注要点! ( `2 }5 K& ]- ~0 t
2 [ l2 U9 V2 b8 d3 P' x" J; c& n6 v; \
! v# U3 v- U2 F2 Q
* g1 }5 n8 x3 j: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