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 v" a5 U, ~9 B) Y0 O7 o9 d 
7 W @1 [2 c, T+ ^; U 据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消息,近日,该所研究员张海滨团队及其合作者在南海及西北太平洋海域发现多个深海蛇尾新物种及新记录种,相关三篇研究论文分别发表在ZooKeys、European Journal of Taxonomy上。 % s% v7 y; ?4 P2 I8 e5 m
据了解,蛇尾是棘皮动物中种类最多的类群,约有2100个已知种,在全世界海洋中广泛分布,多栖息于海底,也有些种类附着在珊瑚、海绵上,是海洋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相比于浅海,由于受到深海采样与观测技术的限制,人们对深海物种的认识仍十分有限,这影响了对深海生物多样性水平的评估。
c! E/ \: p' z; x$ b' L8 s 研究人员对2016-2021年通过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在南海、西北太平洋等海域采集的深海蛇尾样品,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鉴定出4个目、7个科、15个属的共36种深海蛇尾。其中包括7个新物种,研究人员分别对其进行了描述和命名(两个新物种以深海勇士号命名),有15个物种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海域属于首次被发现(新记录种),为进一步理解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的深海蛇尾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数据。此外,研究人员还对棘蛇尾和蔓蛇尾等几个主要蛇尾类群的分类学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为这些类群中深海蛇尾的分类和形态鉴定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7 z5 H$ _. k) b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 徐舒扬
, x/ e& X l* \- {; z' `: k- M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原作者和媒体所有;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公众号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在公众号留言,确认后立即删除内容。
) `4 I, \; ~6 T
/ N: `& ?. a: J$ D2 a$ B
- P0 t" r$ D1 u+ _* _# p+ t
( d9 e5 E+ _; _6 R' I$ j7 z
7 G7 I$ k y4 g+ f9 M' w; e8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