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我国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 沿海城市气候适应计划

[复制链接]
" z! ?8 I2 y% N* p

6月13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以下简称《适应战略2035》),对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作出统筹谋划部署。

) _* B; W, F) H: ~; f4 j

《适应战略2035》明确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应坚持“主动适应、预防为主,科学适应、顺应自然,系统适应、突出重点,协同适应、联动共治”的基本原则。

+ Z( S2 B# T* _1 S% w8 Y; s7 m

2013年我国首次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明确了2014至2020年适应气候变化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区域格局和保障措施。

: }" g9 B1 G6 B& J

与2013年《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相比,《适应战略2035》具有四个特征。

- l& l" g$ H Q% l" x! i" A: r3 j

一是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提出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强化综合防灾减灾等任务举措。

l' Y. W6 s* h5 q" K# h+ O

二是划分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两个维度,分别明确了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海洋与海岸带、农业与粮食安全、健康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城市与人居环境、敏感二三产业等重点领域适应任务。

( b" r; E% I2 [7 g3 q

三是多层面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将适应气候变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结合,并考虑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风险的区域差异,提出覆盖全国八大区域和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等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任务。

/ x2 K7 f0 K Q8 @2 g& h* N. y4 t

四是更加注重机制建设和部门协调,进一步强化组织实施、财政金融支撑、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等保障措施。

' W) X" f. N- B, J* R9 [( r

《适应战略2035》提出了一系列主要目标:到2025年,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取得显著进展;到2030年,气候变化观测预测、影响评估、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气候相关重大风险防范和灾害防治能力显著提升;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6 i7 ?8 m9 s/ i

在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上,《适应战略2035》提出到2025年,实现我国所有气候区主要气候变量观测全覆盖。到2035年,构建起具有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要素齐备的“地空天”一体化国家气候观测网。

! R2 d3 R' t/ N7 h4 ?; N

在提升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上,《适应战略2035》从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海岸与海洋带这三个方面展开。其中提到,到2025年,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基本建立,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 64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到2035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

# F$ R* e( N! \, J5 s: u/ T) X; H5 G

在强化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上,《适应战略2035》从农业与粮食安全、健康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城市与人居环境、敏感二三产业这五个方面展开。其中提到,到2025年,制定气候友好型低碳农产品认证标准;到2035年,气候友好型低碳农产品认证工作全面推进。

4 M$ G6 U' J; u& y% n9 L5 ?( x- K

《适应战略2035》提到,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6 `8 H. {9 X1 `' n9 L7 B4 h

减缓是指通过能源、工业等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较长时间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以稳定和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化速率。

, ^7 h& i' q' z7 K9 x

适应是指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采取调整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防范不利因素,以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

_' `9 d% K- F8 o+ A& T

全球气候正在显著变暖。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增速达0.15℃/10 年,预计到本世纪中期,气候系统的变暖仍将持续,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将不断加剧。

V% u( j% X* g9 i6 \+ g2 ?

与全球气候变化整体趋势一致,我国气温上升明显,1951至2020年平均气温升温速率达0.26℃/10 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 E0 w( U2 f! b' h$ w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研究员巢清尘在生态环境部网站上撰文表示,2000-2021年因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年均造成全国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897亿元。

& W; n: B& m( z8 V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徐华清、周泽宇也在生态环境部网站上撰文写道,我国位于全球气候敏感区,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

( O3 x5 s7 f9 m$ j

此外,《巴黎协定》确立了关于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加强抵御力和减少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全球适应目标,要求缔约方制订适应规划计划,采取各种适应行动,并定期提交和更新适应信息通报。2021年底达成的格拉斯哥决议文件再次强调缔约方要进一步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地方、国家和区域规划。

' e- C5 f3 |! ]2 |# ?+ J

http://www.dianjiangtech.cn/news/426-cn.html

5 w" ]5 |/ m$ t$ f " i E( ~* A6 ~ ! s1 M P z4 d& ` # C6 t+ Q& @1 h1 w2 i- ^3 {0 [' a: C* l( E, B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原来可以笑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