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别让陆地限制了你对海洋的想象力 睁眼好好看

[复制链接]
别让陆地限制了你对海洋的想象力 睁开双眼好好看9 `: d5 q# K2 k7 N0 _' R
! g$ }5 s9 {& ^* \: b5 g
  当我们说到海洋,不知不觉为此灌注了各种各样的想象,港口、灯塔、航船、峻峭的海崖、金黄的沙滩,或一望无际的蔚蓝。依靠海洋为生的人,面朝大海时看到的是劳碌和艰辛,而度假的游客,躺在遮阳伞下的海滩上,感受到的却是惬意和悠闲。人们把彼此之间连为一体的水体定义为海洋,但人们的想象却永远无法融为一体。在拉丁语系中,大海是阴性,在斯拉夫语中,大海是中性,而在闪语当中,大海则是阳性。每一个民族都对海洋有过各种各样的想象,而在大溪地的语言当中,miti 这个词,除了大海本身之外,还有盐的含义。当浪漫主义者还在透过航海想象异域的时候,大溪地人早已把大海视做柴米油盐一般的现实生活了。(来源:良仓)+ O! K; x5 e/ F* g8 X: b6 x

0 Z( e; n: v: z9 O3 U  【Chaper 01向未知之地远航】也许是因为南太平洋过于辽阔,限制了人们对这座大洋上的陆地的想象。从地图上看,波利尼西亚群岛就像一粒粒沙子,星罗棋布地撒落在这片湛蓝色的背景之中。在大航海时代,当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还在航船上质疑这里是否存在陆地的时候,大溪地却在公元前200多年就有了居民。历史已经查不清第一个踏上大溪地岛的异邦人,究竟是西班牙人还是葡萄牙人,他们曾在航海的路程中经过波利尼西亚群岛,但在文献记载当中,第一个登上大溪地的欧洲人,是一位英国的航海家 Samuel Wallis 。% m9 y2 Y& U  e( K  D! X9 x

4 n7 }6 z; B6 W* f
Samuel Wallis

4 }/ c" G5 ]6 R1 d6 J# s' g) X
: ^. d& y  |$ H5 h) u  ▲ The Natives of Otaheite Attacking Captain Wallis the First Discoverer of That Island by an unknown artist, 1767 西方的造船技术早已十分发达,但这些群岛,他们依然探索了几个世纪。坚固而庞大的航船,抵不过这里的波浪滔天。世界上最高的海浪,正是在大溪地的几座岛屿之间。这些曾是航海时代骇人恐怖的自然奇观,如今却成了冲浪者的天堂,最大的恐惧已变成了最高的愉悦。航海家们曾经对此避之不及,游客和冲浪者们如今却趋之若鹜。' h! g& J; K. J! f* f$ a2 D, Z

. u6 _/ R" J4 z5 T2 r  【Chaper 02再次挑战“骷髅墙”】作为法属波利尼西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大溪地也是这片海域中游客最多的一座岛屿。多数游客来到这里,都不愿离开大溪地岛东南端那天堂一般的沙滩,只有少数喜欢追逐危险、挑战极限的冲浪者,选择从岛屿另一端出发,去寻找世界上最高的海浪。摄影师 Morgan Maassen 镜头中拍摄的这些平静而唯美的画面,正是被大溪地人称为 Teahupo’o 的巨浪,意思是“骷髅墙”。在这无比清澈碧蓝的海面上,呈现出一派诗意而悠闲的情景,但亲身面对这些巨浪的时候,却是难以估量的危险。Maassen 无数次挑战大海的极限,只为在这群山和碧波之间陶醉一番。$ i4 K* n9 ~, \* C; U' N

" R2 f, v  j  q  C# b# d  Thor Heyerdahl and Kon-Tiki raft, en route from Peru to Tuamotu, Polynesia, 1947挪威学者海雅达尔坚信这些波利西尼亚移民来自于拉美,但当时拉美土著人的造船技术却十分简陋,没有人相信他的猜测能够站得住脚。为了证实这个一意孤行的猜想,海雅达尔造了一艘古代印第安人的简易木筏,从秘鲁漂向了波利尼西亚,他成功地穿过了一道道巨浪,抵达了波利尼西亚的一座小岛上,而最终他的观点却被语言学家、生物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用更为可靠的证据驳回了。这片海域的危险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曾经那些原始粗粝的危险已被现代的交通工具化险为夷。而新一批的冒险家却在同一个海面上发现了新的乐趣,他们已经在大溪地找到了大海的极限,却还没有找到人类的极限在哪里。" R6 [0 d& R) `6 B

% j* b6 A5 \9 g6 Y. t  【Chaper 03】海浪的危险让大溪地变成了狂热冒险家的冲浪胜地,而完美的阳光沙滩则让这里成了度假者的世外桃源。从11月到4月,是大溪地的雨季,但这里的气温却四季如春。5月到10月之间的旱季,是旅行的最佳季节,但或许吸引游客的不只是那些金黄沙滩和绿树成荫的群山,还有那可以满足人们远离文明世界的异域情结。从群岛的发现,到殖民地的建立,航海家的见闻让人们心生向往,人类学家的描述让人们深度着迷,语言学家的研究让这些土著人的内心得以理解。19世纪末,法国画家高更两次来到大溪地,他在这里寻求的不只是创作的灵感,他还要在传教士的目的实现之前,好好地在这个“野蛮之地”享受一番,重新过一次田园的生活。▲ 大溪地风景,保罗·高更,1891年。西方的浪漫主义在这时已到了尾声,但人们对异域的向往却更加强烈。这些在高度文明的社会中纠缠得疲惫不堪的人们,来到这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原始社群,刹那间就摆脱了心灵的重量。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缪7331
活跃在2021-8-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