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看海更清更美!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筑梦海洋强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2023-11-16 14:13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2023-11-16 14:13 - 海

[复制链接]
u* ?$ v/ @) ` Y" B
, u$ b! B# R" H& Q/ |) k

  2023年11月16日,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成功发射掀开了我国海洋卫星遥感新的一页,在茫茫的外太空中增添了一支建设海洋强国的航天力量。

! [- J1 z3 y4 y' @/ N0 i6 _9 M

  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正式升级到第二代观测体系,其综合性能指标与国际第三代水色卫星水平相当,也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水色卫星观测的国际先进行列。

2 [6 `6 I2 l8 E% w

  对于航天器研制来说,“新”永远和“难”伴随在一起。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历经两年先期关键技术攻关、五年项目研制实施,一路走来,型号研制队伍经历了无数次的攻关、纠错,卫星也随之逐渐成型、完善,直到成功。

/ I, Y7 u5 t9 O' {

脚踏实地赴使命

! X6 ^; C& z3 g6 N$ s

  项目启动之初,研制团队就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次“载荷数量多、研制难度大、头绪繁琐且任务繁重”的挑战,但挑战从来都不是停滞不前的理由。

/ h: K3 S! q) A; i

  为了确保型号研制任务的顺利开展,研制团队对型号的难点和风险点逐级开展梳理和分析,并制定了整星、分系统及单机的各级工作策划,明确了更高的工作标准、更严格的工作要求,从项目一开始就一级一级地落实责任。同时,狠抓每个环节的技术评审、重要试验和操作,确保各项要求的落地及风险项目技术状态的受控。

2 c: i+ S, _9 r8 _6 Z1 w3 t

  在注重工作细节的同时,研制团队结合任务特点深入开展了流程优化工作,从方案阶段就组织开展了设计复查和流程再造,不断地优化设计和流程,在有效保证卫星型号顺利推进的同时,在人力、资源保障等方面也进行了型号“技术经济一体化”的探索和实践。

- |) ^6 v/ o" J# C4 l, F4 W

严格把关保质量

3 d& s+ P3 Q' f: d( \

  对于新型号而言,由于其具有产品新、技术新、流程新等特点,质量控制工作尤为重要,也尤为艰难。在这一方面,研制团队下了大力气。

A, ?+ x( g+ L4 ~

  为保证主载荷生产过程可控、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研制团队积极组织开展风险策划与管控工作,对主载荷共设置200余项二次外协关键检验点,卫星总体和承制单位共同进行下厂测试,保证产品指标满足总体要求,并通过组织级把关、“十大风险”和“五类产品管理”等手段加强外协产品的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严格受控。

5 o& K- c! G4 p- } |4 J

  新研主载荷转动机构的高可靠性和长寿命是确保型号在轨稳定运行的关键,也是研制团队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为解决这一难题,研制团队不仅广泛邀请五院专家开展了生产过程专项复查,还对相关单机的寿命试验情况进行了专项现场检查,对相关加速试验方案和拆解方案进行了多次评审把关。最终,研制团队对历次审查中收集到的共148项意见进行了详细书面答复并完成闭环,为型号的高质量增添了一份保险。

K4 Y/ ?# d- y1 j# a

攻坚克难创一流

& }6 Y3 g5 k0 p i4 Q; m! u

  水色水温扫描仪是卫星的主载荷之一,也是最难最新的载荷。相比第一代水色水温扫描仪,新一代水色水温扫描仪空间分辨率提高一倍,谱段数量、偏振灵敏度抑制水平提高近一倍,杂光抑制水平提高近三倍,综合性能居于世界前列。但另一方面,参数指标的提升也意味着风险的加大。

% b# ^' I+ A L5 d1 b/ o A7 a; O

  在识别出水色水温扫描仪是型号最大的技术风险后,在整个研制过程中,研制团队始终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对水色水温扫描仪研制工作制定了详细的专项工作策划,并通过日报的形式严格把控技术状态和计划,直到产品交付。研制团队通过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技术攻关,攻克了机构长寿命、高同步精度、高稳定性等难题,成功实现国内首台旋转望远系统的重大突破,最终交出了水色水温扫描仪这份完美的答卷。

8 x: c- `& D8 w' \4 J% }

  五年耕耘磨一剑,今朝砥砺再前行。在整个研制过程中,每一名成员都各司其职,他们秉持着五院人“质朴、务实、较真、主动”的工作作风,如一颗颗水滴,汇入奔腾的江水之中。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使得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研制团队这艘大船平稳地向前航行。他们满怀着对航天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以航天人的自豪及火一般的斗志,克服了一系列困难,为型号任务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 q# d1 D1 R# m- C4 ?
" s0 y; q7 R* c0 O; f l: M
来源: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5 ]0 `( g& G8 u! A
) f5 q* \6 k# ? v6 a+ ?; R a, A, n

编辑:任昕宇

$ X0 w) K1 v8 \* W; C 3 R& U3 Z- K f
. {* [. I5 U, M0 Y. l* B. K
, ]5 X$ {) f8 c" S, w5 y! o

责编:毛凌野

: |. e8 t. q: z1 `5 {
4 ?9 z6 x, c! X7 E
4 y. r9 u& X5 ?/ v8 x

监制:潘 晨

8 x+ b- g8 T! F
, D! O6 U- s7 V; Q$ ~4 r/ Z
0 T: v. b, D- \/ y
举报/反馈
, t" ]1 I/ m# q. _1 f
6 N2 Q" A& Z1 o7 \( e6 t. W 7 t" x9 e3 _1 H+ V4 d' Q: K# Q3 z9 i. L$ g 9 Q6 e, {4 S% q( d" o4 V- \& @ ( b" Y% r9 w; ]& h* V3 k5 \+ J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任光彬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