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连云港,气象“连”起东中西 绘就“ 一带一路”山海情!中国气象报2023-10-28 09:58中国气象报2023-10-28 09:58 - 海洋气象

[复制链接]
4 n/ d4 I7 A/ u8 Y) j" b+ d
7 |/ A- g% t6 S+ b1 } ^
' S; x2 u% w. q
' `5 l8 {6 Y/ E. F5 L- {6 }
, P9 ]' F6 W/ ^) I9 P# }" c
9 T0 d" U8 D! R/ d
5 x* j: m1 m8 A8 n
在江苏省东北端,有这样一座“海港山城”——连云港。这里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是中外联通合作的新基地,是“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核心区和先导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以来,连云港市气象部门强信心、添动力、促发展,执笔助绘城市发展蓝图,在奋力打造“一带一路”气象保障服务示范区的路上全力跑出“加速度”。
& m/ S& q0 I$ ~9 O
强基础
0 c, w& A& z2 A4 M' [/ l
把准时代脉搏“多管齐下”
# S. C, s. |5 O/ n
潮起海州湾,逐梦新港城。
: [- ?. ` T w
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聚焦连云港,也对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1 \6 x7 |) d+ z9 m" O! g
按下启动键。2018年,江苏省气象局与连云港市政府签订《共建连云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标杆和示范项目气象服务保障工程合作备忘录》。该工程聚焦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和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两基地”,开展智慧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及新亚欧大陆桥陆海联运通道城市交通气象、旅游气象、海洋气象等服务和气象文化交流。
( a' r q# q+ n# C" t9 b
转起方向盘。为加强相关政策保障,江苏省“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将推进“一带一路”气象保障服务国家示范城市建设纳入重点任务。
, O/ _( i7 y5 o' Z4 u" @
连云港“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一带一路”倡议支点建设也聚焦“一带一路”气象保障服务,连云港市政府先后印发《连云港市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气象保障服务国家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和《加强全市自动气象站网建设的通知》,从加密港口海洋气象观测布局、“一带一路”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设、搭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等方面明确任务、强化投入、提供支撑。
5 D8 [9 C. r% a5 v7 K
9 U3 y# u/ n( q/ q
# T( _7 n' V8 C# ?4 K; B
% c6 O% V+ U8 u8 R! p0 M( X
停靠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的中欧班列 图片来源: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X7 n& y& D# M7 B
注入强动能。如今连云港已针对“一带一路”倡议,贡献出多层次推动气象保障服务的“五个1”方案——
! |2 F. T4 Z2 E3 q4 _
承办1个国际性论坛,在2019年第六届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上,聚集多方智慧,共话气象服务保障。
" f/ |% G; B/ d
签署1个国家级合作备忘录,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和连云港市政府签订《共建连云港“一带一路”气象保障服务国家示范城市合作备忘录》,力争把该工程建成“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标杆和示范项目。
- G4 y; S# i3 _9 @) c+ E
提出1个连云港倡议,国内“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共建气象保障服务联盟。
- o+ A A- a% K# A ^
加入1个服务组织,作为唯一地市级气象局加入中欧班列商贸物流气象服务联合体。
8 y# f' @" f: c1 r0 g2 P, e
实施1项气象工程,连云港“一带一路”气象服务保障工程投入业务运行,在服务港口、物流、石化生产调度方面深耕细作。
. O9 A0 C6 V9 x/ |
依托政策支持和人才保障,连云港市气象部门开始书写自己的“山海经”,致力于将服务“跨山海”并让“山海皆可平”。
' W7 s! h0 R3 i% l( I( _' W
求创新
/ a8 [$ F# S( k# _
4 x/ h4 n6 C, ^" `$ @

澎湃科技“动力源”

1 f3 k$ s0 Q0 z7 p. ~1 t! ^
2 l+ W5 f6 C- [: e; r2 k
+ S1 _7 n4 `1 x8 j+ r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连云港气象部门的“器”就蕴藏在山海间。

: H/ p$ g2 e! Z) E
/ K& N6 U$ u+ F2 U, W K
9 A( T, p& R% b7 q

连云港地处中国海岸线的中部,山海相拥、港城相依,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拥有5A级花果山景区,被誉为“大圣故里”“西游名城”。

7 O' I0 {/ J* G" G0 U7 P% Y
7 i7 t+ R- H2 T" \
8 K. K4 u. b8 t x

连云港市气象局以“智能网格气象预报+气象灾害预警+西游记文化+大数据+互联网”为理念,研发融合本地文化特色的“一带一路”气象保障服务系统,集成“千里眼”气象综合服务平台、“筋斗云”气象移动服务终端、“七十二变”多行业服务产品智能制作平台、“五指山”系统智能运维管理平台。

; z9 S# c P2 i
2 e0 F: }9 u8 d5 [) g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 图片来源:徐圩新区管委会
4 z* e2 ?5 L5 j/ u
U0 F7 U; _8 c5 r* |1 l' t

2018年12月,由连云港市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制作的“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天气预报节目在连云港市电视台正式播出,每日展示出一幅连云港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天气地图”。

O% D1 n) Z2 @4 j- y1 @9 g
& b) J7 R! m1 q
- {$ r9 n! W9 e% |% p7 l

同时,连云港位于黄海之滨,如何以海洋气象科技创新为抓手促进城市发展,成为这里的重要课题。

! u' k" i2 W8 f- R; j$ B+ v
% X" b( E$ U7 x
/ K e* B" O; T* U. `& r2 ]' S

为进一步提升海洋气象服务能力,连云港市海洋气象台与市气象台分离,“安家”在更靠近海洋的连云区气象局。从2021年开始,市海洋气象台相对独立运行,对渔政、海事、港口等行业以及海洋自然资源开展专项服务。

5 K9 F( s/ e- \/ O' @
4 v7 Y1 H7 a: q. n* I9 ^) u
) C: h. Y6 Z: l+ M

这里有一支朝气蓬勃的海洋气象科技创新重点团队,针对强对流、海雾、系统性大风等海洋灾害性天气开展科研攻关,以及进行服务策略、标准制定等相关研究。开展基于机器学习的海洋强对流潜势预报,利用连云港近海和沿岸地区历史强对流特征建立机器学习算法,结合数值模式预报开发产品。

1 F/ a0 c; m3 Q; Z3 T8 e
0 ^0 m7 X- [/ L( i+ a) }; X' w
/ \. P7 W+ ^' L+ s/ P) n

海上天气情况复杂,通信不便,气象服务信息到达渔民们手上时常常“迟到”。在了解到渔业气象服务需求后,连云港市赣榆区气象局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赣榆分公司合作,依托海洋卫星宽带技术,向210艘渔船推送海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填补了远海气象预警传播的空白。

5 J' ?; J a$ ~$ ^
2 w6 S* n" d' R3 r
8 m! A% |' @( C# ~" @& z

气象服务也拉起山海间的“安全线”。连云港港地理位置特殊,气流过山下沉导致的下坡风常常来捣乱,带来局地小气候影响港口作业。

6 o) p9 t) T7 I7 Y4 ?2 v
6 Q) V% n8 o3 l7 [7 V" e$ u
( p- U1 W1 f" B. r0 |8 J

市海洋气象台将江苏省最高峰上的花果山天气雷达站和港口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手牵手”,并结合多要素预报“地形风”,通过短信、微信群等渠道开展精细化气象服务,与港口作业人员“心连心”。

2 u- e4 O2 K! |
0 h* R, }" q. z% s) ~
7 z1 Q7 C6 g* o) x0 r

“港口天气情况较为复杂,下一步我们科研的重点方向是对‘地形风’、海雾和分区域预报开展更深层次的攻关。”连云区气象局局长王桂臣说。

2 `3 D' w6 D0 S4 _/ a/ p
6 T6 A, H# a0 [7 @
P4 U1 G+ R( I- `) J) f& X- ]

连云港市气象局还与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共享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并联合多方力量建设江苏海洋气象研究工作站,设立江苏海洋气象研究开放基金,资助并推动形成一批海洋气象优秀项目成果,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落地,从安全、效益“两手抓”,助力连云港经济发展。

$ W7 S( n8 I* i( C7 L* x
4 {; E- K3 g& l9 e; Q9 m. L
/ D" `' {4 e# A

抓关键

* S0 Y0 H0 l- M1 a1 c1 _
* i0 H6 Y+ E2 q5 }$ E$ t
" q5 |+ P/ W1 x6 f

服务赋能梦相“连”

/ y! I/ ?: K( M0 }( g9 g+ c/ ~* j
6 X: P, k: _) G8 w* f. e
7 M- [; x/ |: P% ]7 {! a% p, l

“连接梦想,客似云来,港通天下。”连云港港以这座城市命名,在湛蓝的汪洋边喊出口号。山与海既成就着连云港气象部门的“器”,也造就着局地复杂的天气条件,抢抓作业“窗口期”成了这里最有热度的话题。

( [" t/ b4 ~0 v" \. W/ R
* I. m7 {9 v; f9 B7 ]4 u9 `
: M3 c& I( U" K7 \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于2014年启用,作为中国首个落地的“一带一路”倡议实体项目,经过十年的探索发展,如今它已成为世界最大内陆国家哈萨克斯坦“遇见”太平洋的重要“出海口”。

w C; w: w+ l
) u' {9 a( x+ z5 e b) p$ c# j
/ r1 n L" T2 j9 A m

大风是影响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作业的关键因素。海铁联运一环扣一环,对作业效率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如果收到强对流天气预警,该基地要加固龙门吊和集装箱并停止作业,所以精准预报“窗口期”对完成作业至关重要。同在港口的连云港新东方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也对抓住“窗口期”有着强烈需求。

4 U" T/ p* z( |( L
- L0 H+ {8 P+ M
' [7 r) H1 M% J& M$ Q1 V
: x8 n* `6 n6 F8 Q9 V) O+ Q! i
# G0 P! t: [1 H* U* m. J
2019年在连云港举办的“一带一路”气象保障服务论坛 摄影:王伟健
2 C5 J6 g, ^, I# f$ @' p4 M
2 P t' r- n3 c# R+ t: J" I

为把海洋气象服务这篇“文章”写得更好,连云港市气象局研发“一带一路”气象保障服务系统,该系统集连云港港与近海海域气象监测、精细化预报预警、历史统计等功能于一身,提供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天气实况与预报预警。

1 ]& I- \/ C3 ? b6 [: H
/ N$ ~" Q* G$ D, F/ T
7 k F! d) @/ R) t

这一系统现已运用于多个港口企业、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想知晓港口的某个气象信息,随时通过系统查看,十分便利。精细化气象服务能够让我们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可能抓住‘窗口期’延长作业时间,对提高生产效率有很大帮助。”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业务部主任王冬春表示。

% {( O* V: M! i; p: \: L1 C
; r. }, P7 U3 A. r
0 N; \& J. L- b4 \

货物能不能“坐上车”“走出去”也受到气温的限制。“夏天集装箱内温度达到50至60摄氏度,化工类、液体类以及低燃点的物品有自燃、破损风险,所以7月至9月这些物品不会被运送。”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生产操作部经理陈军说。

# k8 E Q: |0 s+ R
! q+ v U0 g6 R A+ ~. f" a4 R
! ?, t$ t* F V4 E# {' v! C5 d& o

对此,市气象部门从2022年开始开展中欧班列集装箱微环境观测,通过投放“黑匣子”监测集装箱内外的温度、湿度。货主只要点开手机上的连云港陆海联运气象服务平台,随时随地都能了解货物运输中的气象条件,还可实时追踪货物所在班列的位置。

& z; l. i) E$ [5 h+ y* J
4 f4 x+ m) ~* y7 W: p
/ P/ f' I8 F v$ @( `

海运是中欧班列“海铁联运”的重要一环,那么是谁负责将连云港港的货船迎来送往?答案是连云港引航站的引航员们,他们被称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

/ V# a0 j# f$ h( j) Q7 h
- K1 j- E/ p2 ^6 }' t7 l$ `
2 r$ _+ s: S5 F5 S

外海货船进港靠泊对气象条件有着很高的要求,风、雾、降水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引航员将“海丝”连“陆丝”。2022年台风“梅花”期间,市海洋气象台对连云港引航站开展全流程精细化服务,共发布12期气象服务专报,助力严把“水上第一关”。“根据气象部门的‘引航天气专报’和逐3小时精细化气象服务,我们能够更精准地计划是否调整引航时间和船只。”连云港引航站调度室主任徐淑栋说。

7 @4 ^0 y/ q' F& P1 z- {! P& _
E, {: T' G9 c. V+ ?
6 }) b' W$ ~4 ]

“接下来我们将与气象部门加强数据共享,在‘智慧引航’系统中设置‘综合气象站’,更好服务保障‘一带一路’陆海联运通道的安全。”连云港引航站副站长潘高华说道。

% Q! C' Q) k U0 c* b( x! B" [
7 z& w4 \% l) I- n0 R/ t/ K; B
j9 C1 C3 I. i% `2 ^4 J7 r

目光投向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的徐圩新区,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管道蜿蜒、高塔林立,夜晚流光溢彩,如同一座化工原料、材料的“游乐园”。

; b( ]8 D) U3 \& i* {% V
3 w" H0 c; b- \- t7 x
5 X- g3 Z' L8 Q+ h

为助力产业项目高质量发展,市气象局与徐圩新区管委会联合开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管理系统,为石化产业项目提供定制化的气象服务。市气象局为基地中的连云港荣泰化工仓储有限公司研制并布设雷电预警系统,提高了相关企业雷电防御及应急管理水平。

O) m' m. g: m4 J/ z" M [
6 u. [, M* @6 ?5 v$ U* W
. U5 _& b4 R' F- h/ v, Y; V- e

目前,徐圩新区构建起“气象+园区+企业”服务管理新机制,已完成气候可行性论证区域评估并实现成果共享,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支撑。徐圩新区应急指挥大厅还设置“石化气象服务”专岗,以“专线”形式为园区和企业提供服务。

9 ?& ]9 d1 x5 ]2 Y2 n+ y
) e: S! M9 B- T n2 I1 z
& r% n( _1 @7 U5 P0 n/ B: K

擦亮生态底色、逐“绿”前行的道路上,连云港市气象部门积极贡献力量。今年连云港市气象局、连云区气象局与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携手”,为田湾核电站提供逐小时的风速、风向、气温等预报信息,并为模拟演练、应急演练、穹顶吊装提供支撑。

% \; a7 \6 I: l5 l& o, R$ W% P
5 J) Y+ c7 h9 P* C: b% `" L
/ a/ }2 W" N9 {4 q) Y9 g# C( D

看未来

- T9 {( A$ Z, D0 V
% v/ S M. H; t+ F
2 x; F" j/ |/ u5 j ^$ J

绘就发展新图景

7 J$ d- S. T/ ]% Q
9 J3 Z/ s) V P7 y1 v' F5 ^
" `, d' Q/ D; F' q

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互联互通高级别分论坛”上,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股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发展“亚太地区国家—中国—哈萨克斯坦”路线,合作建设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推动中欧班列持续深入发展。

- x" T9 x7 }+ b& ?# T; U
/ j. B, I5 B, D
1 ^; n7 }; m9 b& P! d7 S

“新常态”下要有“新作为”。如何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交汇点强支点建设?连云港市气象部门已绘就清晰的发展路线图。

" o: @0 j4 ]1 b5 t$ M2 f- I
2 I" b' {6 f0 E
3 X& Z j8 q9 b6 m, P1 t

建设“一基两站X平台”连云港海洋气象综合环境观测系统。依托江苏省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资源,优化完善以五十年站西连岛国家基本气象站为核心的观测基地,连云港南北两翼的秦山岛和燕尾港为支撑的海洋观测站,海洋牧场、港口泊位、集装箱微环境观测等为辅的海洋多功能气象观测平台,提升海洋强对流天气监测能力。

# [1 q7 R& U1 F9 x, d1 s
# F& d+ P! o$ T6 w) w9 @
/ M9 E5 }3 s3 \9 c) E/ Y$ J
! }! k( n) V8 n
6 r# A0 [4 z1 N8 a7 K( q
正在靠泊连云港港口的船舶 图片来源: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G, h9 p( _9 A7 n/ c. |
& h* n% j) O8 A

加强连云港“两基地一班列”气象服务。深度融入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连云港)物流园、中欧班列,依托江苏海洋气象研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提升海洋、港口、班列气象服务关键技术能力,优化陆海联运气象服务产品,强化精细化、场景式服务,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效益。

$ K0 P J& e/ ^3 s; K/ ` e
6 s5 q8 y3 Z( {
- E8 C+ d9 w- C

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气象社会服务机制。立足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深度拓展更广阔的气象社会服务市场。加强与江苏省气象台合作,建立徐圩新区石化气象台作为前端服务机构,打造化工气象创新工作团队形成后端科技支撑,优化完善徐圩新区化工气象监测网,研发徐圩新区化工气象服务系统。

: h/ D2 c* L' w: e% J$ G8 x- q- h
" t- @+ K4 \) z9 h2 L
3 j" Y& \& a' m5 B3 ~1 z

积极创造共享成果。落实中欧班列商贸物流气象服务联合体轮值单位职责,举办好联合体2024年年会,促进联合体成员单位间合作交流,交流前沿理念、分享经验做法、会商发展机制、密切合作关系,集聚更多智慧和力量,让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成为友谊的起点、共赢的起点。

5 Z' Q5 c; [5 F# }' k
% V$ ]( b$ O N$ T2 C- ~$ j
- v. x/ ^1 G' ]! x7 a0 f8 N/ r6 {

互联互通跨山海。“我们将紧紧围绕中国气象局关于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与社会服务现代化的要求,打造新亚欧陆海联运‘黄金通道’气象服务新模式,为气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多连云港智慧与方案。”连云港市气象局局长徐良谋说。

& L5 V5 z5 _, o, u) J
K, ^4 K! |! h' H! B# i/ k( D
2 e! n) ^9 E. h6 v2 |

未来,伴随着钢铁驼队、商舶帆影,连云港市气象部门将继续前行,以高质量气象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建设,以实干之“笔”,在奋力谱写“强富美高”连云港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挥洒气象笔墨。

8 b( f) o+ U" I+ B# C3 B
& W0 T* Q5 A1 p
4 I$ k3 F8 [2 u4 w3 ~! W g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0 w6 F T0 l( s: n, O. u/ |
! r0 L. _" b' F
; H& O$ R8 d9 g) I ~% i) x

作者:蒋芷晴 程娅蓓 刘瑞翔

! C4 o+ |1 O$ O8 l9 l" E; |/ `
, }, p0 R9 ]2 |
% D. C: W' y* \

编辑:穆俊宇 丁继武

" w( [" ~6 U: `( ~1 T# {; T
3 ]' w& l' Q* \7 V, E8 P7 \- |
" j8 w) t& L- A5 M8 n$ v7 i

发布:刘佳

2 Z k4 x. ?$ \/ o; C# g' j. H
1 n \6 [& N; X4 h0 j/ M; |
! i! b6 ]! s) d$ V5 S4 `* \( @" g

审核:段昊书

- I* } S$ q# L
7 Y C: D% E/ B7 Y3 \
/ }0 r) x4 n0 E- t5 f" s
! d8 d3 {. k- Q1 D; c" q5 v8 u: b
: P3 R( O# O3 _! _1 |+ H* @, m
; B5 ~, j& V8 T- D) D( G7 V
举报/反馈
. L. Z9 p" d7 e/ k" L( }# T
" l s8 ^4 V1 [: C' h0 Y" q3 v/ P+ V; `: P6 D - G" j! ~( [! D1 |# a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葛宝淼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