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深海所研究团队揭示我国海域鲸类物种多样性、相对丰度以及时空分布模式等重要信息! - 深海生物多样性研究

[复制链接]
3 [1 A% d' ]5 n: \

1950-2018年中国沿海海域鲸类搁浅年度和月份矩阵热图以及鲸类搁浅热点区2022年2月4日,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在线发表了题为“Species diversity and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based on cetacean stranding records in China, 1950–2018” 的论文。科研人员通过分析我国沿海近70年的鲸类搁浅数据,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我国鲸类的物种多样性、相对丰度以及时空分布模式等重要信息。鲸类动物是所有小型海豚和中大型鲸类的统称,全球现存约90个物种。它们不仅是海洋环境健康的指示物种,也是开展海洋保护工作的旗舰物种,研究和保护鲸类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国的鲸类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至少有30余个物种。但由于缺乏调查和监测,我们对出现在我国海域的鲸类动物所知甚少,相关的科学信息十分匮乏。在这种背景下,长期的、大范围的鲸类搁浅资料成为极其重要的科研数据,可提供物种出没记录、相对丰度、多样性和威胁因子等宝贵信息。对于一些神秘物种如喙鲸而言,搁浅信息收集和样品获取往往是了解和认识这些动物极其重要甚至是唯一途径。该研究将我国14个沿海省份(包括港澳台)设为研究区域,收集了从1950至2018年间共计1763个鲸类搁浅记录。研究结果显示,搁浅数据共记录了包括36种鲸类,包括9种须鲸和27种齿鲸。其中,须鲸和齿鲸各占搁浅记录总数的10%和90%。作为典型的近岸物种,沿海江豚和中华白海豚(43%)是搁浅记录里的优势物种。就动物搁浅数量而言,92%的搁浅事件为单一个体搁浅,须鲸几乎全部是单一个体搁浅,齿鲸的海豚科动物有部分群体搁浅。香港和台湾的记录数最多,各占总记录数的27%和26%。随着时间推移,每年的鲸类搁浅数量不断增长,且近30年明显多于1990年以前。鲸类搁浅展示出一定的季节性特征,然而不同物种/类群的季节性有所不同,例如江豚、须鲸和瓶鼻海豚为“春峰型”,热带斑海豚为“春-夏峰型”而中华白海豚为“夏-秋峰型”。空间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北纬20-25°间的区域记录到最多搁浅事件(n= 1376,78%)、最高物种数(n= 32)及最高鲸类搁浅密度(33.5搁浅事件/每100公里海岸线)。此外,我国沿海多个局部区域(珠江口、台湾海峡、琼东沿岸区、长江口等)被识别为鲸类搁浅热点区。基于鲸类搁浅数据分析,该研究揭示了我国鲸类的生物多样性和时空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加强鲸类相关研究、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超过30000公里的海岸线和宽阔的大陆架区。相比于一些鲸类资源丰富且研究工作较为系统全面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我国的鲸类研究和监测工作仍十分匮乏。因此,强烈建议我国增加对以鲸类为代表的海洋珍稀濒危动物的经费投入,以支持科研人员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监测和保护工作。为了减少人为活动引起的鲸类搁浅及死亡事件,呼吁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更为有效的鲸类保护措施,制定更为系统科学的鲸类搁浅响应机制。此外,鲸类搁浅是一种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呼吁我国保持对鲸类搁浅事件的系统和常规监测,并尽可能记录更多搁浅细节信息,这将十分有助于探讨全球鲸类生存状况与人为活动及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论文信息:Mingming Liu, Mingli Lin, and Songhai Li*. (2022). Species diversity and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based on cetacean stranding records in China, 1950–2018.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153651.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2.153651本文由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动物与海洋生物声学研究团队提供。END信息来源:中科院深海所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大家都在看 & \: C; W9 Q; _3 t9 W9 K* b# z' Y

( ~1 K- o3 B5 |

招聘!全年薪酬总额约20万+额外补贴等!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博士后2022年招聘公告

3 N5 }* s/ W4 K% |/ Y' s% C

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作《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 P4 z8 g6 g; J& t3 _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盐城出席“浒苔防控工作专题座谈会议”

. d" M) W& [# Y

《海洋空间规划与海岸带管理》出版发行(刘大海、李彦平主编)

3 _+ R& @! I: ]

►《海洋数值模拟》正式出版!董昌明主编

/ n3 N0 u2 a% H6 P/ H/ q) {

► 《渤海、黄海和东海沉积物类型图》出版!石学法等编著

l* V V O+ \6 Y+ f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陈令新研究员等编著

( W2 b6 X) F q, @* {+ X- n

我国首部风暴潮数值预报专著《现代风暴潮预报技术及应用》

8 m l8 X! d+ T" Z2 p0 ]

►《珊瑚礁科学概论》:珊瑚礁究竟有多重要?

! N0 ~( K. ~9 `! F6 i! I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栾锡武研究员 著

) E0 B- G; ]. c

►《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

0 ^8 d* E# d0 Z; X$ W

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出版

% D; X% Q# i5 ]

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High-Resolution Seafloor Survey and Applications》出版

6 W3 g# O# z7 s+ F) L3 ~# g' J

《自主水下机器人》封锡盛院士等主编、徐会希高工等著

N; K6 i) X& W. `, a; J( V

►《渤黄东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中科院海洋所宋金明研究员等编撰

( V# q/ H7 ]( W) c4 J5 n' m

《海洋和海岸环境塑料污染与治理》骆永明等编著

5 @) L( Y. p6 s' ~. }4 z0 g$ z' U

《恢复生态学》:湿地生态系统的功益及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法

; J' ]9 H4 e0 C1 W+ i. H

►《地球系统与演变》白令海道开启和和北冰洋的演变 (附注:北冰洋大洋钻探 )| 汪品先院士:为地球系统科学正本清源

! l7 n7 y0 D# _7 H; U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境演变遥感监测》出版

8 O% e, p- [) Y2 r* L( j* m$ _

' i$ F1 @: `7 j6 T/ Z

海洋知圈

1 G* ]6 T% y0 I; `3 Q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 O0 w6 C( H. B% H5 f W$ N8 o: U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3 ~6 M; v, x! h. g

7 G5 I5 Q2 z) N! o/ O" Q

& v! I5 v* z: |& Y7 \* c

如您喜欢,请“点赞”并点亮“在看”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春风里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