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空大型无人机高原气象观测试验首飞作业成功台海网2022-09-17 20:29台海网2022-09-17 20:29 - 海洋观察航空器

[复制链接]
* ^( r& u2 @3 j. s) b; z/ ?) Z5 A
[新闻页-台海网]
6 N ]6 Q* Q" x% S9 V5 |3 s6 B
4 o3 C( @) z, D" A. r F

今天(17日),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一架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空气象探测大型无人机从红原机场腾空而起,在“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的阿尼玛卿雪山7500米高空成功下投12枚探空仪,与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大气微波综合廓线仪一起,实现对青藏高原大气垂直和下垫面“扫描”。

" B: |$ I! c( b2 z( l
3 {" ~8 `- t0 P5 \, c
1 Y7 p* R& B* H8 E

伴随着一组组三江源地区云系分布、水汽结构、风场及下垫面情况等观测数据实时传回地面指挥系统,我国高空大型无人机高原气象观测试验首飞作业成功,为科学把握我国南亚高压、南支槽、高原涡等天气气候系统演变以及低纬海洋水汽进入我国通道等影响提供了关键科学数据,对我国进一步提高西南地区天气预报准确率、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具有重要意义。

, u# b* F9 M: E& Q0 }7 b
5 v: R: [) ?+ Z( I6 S# t4 a5 V
^+ }, r/ p; d% j d& A2 w& q7 O8 \
5 a8 r+ [; q+ c5 ^
% v$ e5 Z5 b0 ^, s
8 A b# f, Y- K3 d" l0 k- `9 z

中国工程院院士、试验总顾问徐祥德表示,青藏高原对我国、东亚乃至全球气候变化有着较大影响,但该区域建站难、大气垂直结构及下垫面观测信息缺乏。借助高空大型无人机机动观测的优势,获取定点和更大范围垂直观测资料。尤其是对三江源地区和“冰川之乡”波密等大气垂直探测与水分循环三维结构、水补给的新认知,将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水资源与生态安全保障决策的重要依据。

6 t' D+ Z. L5 Y; w+ ] q! H
! }9 O6 S! m6 r7 ?* n3 ~- f4 ?
1 r9 e% O$ o! D( ^6 g
K8 x" N) k; J1 ?$ D9 |
4 J5 v! H+ k+ V
/ Y, v V) U* U: N2 T R4 ?

该试验是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气象观测专项计划(“海燕计划”)重要成果。中国气象局启动“海燕计划”以来,已实现对台风外围云系立体探测,并推动建立无人机海洋探测机制。今年,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选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翼龙-2大型无人机,联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6家单位共同开展西南观测试验。首飞成功之后,气象部门还将聚焦三江源地区水汽通道、冰川分布和冰川区域水补给开展多架次飞机探测,推进以高性能大型无人机为主体的空基观测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国家机动观测业务,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等提供更丰富数据资料。

* L! _% i8 g) A: ]* _0 e j* l- T
, _; P- A) q8 |( _5 a. p! l% I5 B6 f
$ e7 i, O' [! s: V

( 来源:央视新闻 北京日报客户端

4 y9 O# v0 ~4 W
# s1 d% T7 |8 H3 C# n( Q
8 G* _- s; z2 I9 c
举报/反馈
: a. k; @- L2 A5 [7 {4 U t; I
' n! t0 w6 ]. q. |1 M7 u + a, z6 V+ m/ m( u5 W# }3 o7 Z+ s 1 g$ f2 E5 M' j% C 2 J% P7 D* }7 \' z$ I 4 B5 r* ?+ Y/ A( o# p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龚超群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