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光缆,又称海底通讯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铺设在海底,用于国家之间的电信传输。世界各国的网络可以看成是一个大型局域网,海底和陆上光缆将它们连接成为互联网,我们生存的世界被数不清的线路包围,能够看到的地上互联网基础设施仅是冰山一角,还有无数铺设在冰冷海洋深处的光缆,是我们未必知晓的领域。* `; W8 K" F* M5 Q0 O6 A% P4 P
铺设工程漫长而昂贵
1 k8 i& l+ a" S! P 99%的国际数据通过海底通讯光缆传输,一些海底光缆的铺设深度相当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3 ?0 c6 ^' _( u( }; Y0 }! v/ I: k5 S
海底光缆由铺设船铺设,铺设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将铁砧固定的光缆沉入海底。通常情况下,光缆必须穿过海底的平坦表面,铺设过程必须小心翼翼,避开珊瑚礁、沉船、鱼类栖息地以及其他生态栖息地和常见障碍物。浅水区的光缆借助高压水喷流埋到海床下面。海底光缆的成本取决于光缆总长度和目的地,一条跨洋光缆的铺设成本可达到数亿美元。# m9 r" u$ i0 R; O- @% X
与地下光缆一样脆弱) S0 ~* w& R$ D* N( W! N0 W
地面上经常发生推土机无意间挖断光缆,导致网络断线的故障。海洋中虽然没有工程机械破坏光缆,但也存在很多威胁。除了喜欢撕咬的鲨鱼外,海底光缆还受到船锚、渔船拖网和自然灾害的威胁。
s( Y0 @" o+ V, Q 比卫星成本更低速度更快
8 _$ ?7 {! \. f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利用卫星连接互联网是一个比海底光缆更为理想的做法。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光缆和通讯卫星同于上世纪60年代问世,卫星存在一大劣势,即发送和接收的信号需要穿过太空,耗时较长,光缆能够以达到光速99.7%的速度传输数据。如果没有海底光缆,互联网绝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 S0 G& a8 x, A+ g. W 南极洲是唯一一个没有实体线路连接互联网的大陆,依靠卫星进行数据传输,带宽非常珍贵。在南极洲进行的是非常重要的气候研究,会产生大量数据,带宽绝不是个小问题。现在,南极考察站产生的数据远远超过通过卫星传输的数据。
! U1 v1 ^0 h; A* K: s 海底光缆不易修复
3 w7 Q2 [2 t, T4 p2 J 如果有人认为换网线是件麻烦事,不妨想一想更换一段海底光缆所要面临的难度。当海底光缆出现破损,专业的维修船便会赶赴现场。如果光缆位于浅水区,可以派遣机器人下水,将光缆拖到水面。如果是6500英尺(约合1980米)以上的深海区,维修船会使用专门制造的抓钩抓住光缆,而后提升至水面进行维修。有时候,抓钩会切掉受损光缆,维修船让两端升出水面,进行修复。
9 n$ C( }$ y& _ 海底光缆的寿命为25年 A% Y1 v6 H$ Y0 @8 G6 Y) ?# [
截至2014年,海底通讯光缆数量已达到285条,其中22条不再使用,被称之为“黑光缆”。
0 ^8 E7 Y: I! @, g* l3 M" q 海底光缆的寿命为25年。从容量的角度上说,海底光缆在服役期内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过去10年时间里,全球数据消费量呈爆炸性增长趋势。2013年,互联网流量达到人均5GB,2018年将增至14GB。这种增长无疑会带来容量问题,需要更频繁地升级光缆。不过,相位调制方面的新技术以及海底线路终端设备的改进让一些区域的容量增加了8000%。海底光缆为互联网流量的激增做好了充足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