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e- @; s2 M4 g9 W b6 J5 A
谢邀。
' I! i, z& h% A" E: b: ~
因为这是一个海洋的时代。
4 Q3 s8 \* Z* l& F# Q
低廉的海上运输
/ q( j E+ c) a) ^0 M
沿海城市相比于内陆城市,除了传统的陆运、水运和空运之外,还多了一个海运。
& o! {0 I/ s" d: e' ^% Q 初中地理就讲过,空运成本最高,运量最小,但是速度最快。水运和海运成本最低,速度最慢,但是运量最大。陆运各项指标居中。
9 @2 ]* ]* c/ X' \, y5 P 海运的成本有多低呢?同样的一吨货物,海运的成本可能只有空运的十分之一。绝大多数货物的时效性都是很低的,走海运简直不要太方便。
" Q3 s' R6 }# @: n8 S2 m 这个优势怎么理解呢?就好比全村人都急需一台拖拉机把粮食拖出去卖,然后有个人站出来说他自己有一台拖拉机,运一次一百块,然后…
% O# j6 C0 H a, w. _
要说海运有多赚钱,看看新加坡就知道了。新加坡仅仅是为过路的货轮提供补给和转运业务就把自己吃成了土豪,海运的收益可见一斑。
+ }3 c d! l; y' z1 x0 O' }2 J
湾区——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
0 p* A5 ?, L9 m7 b 其实纵观全球能够发现,最为发达的沿海城市均位于湾区。全球60%的大城市位于湾区,全球大型湾区的经济规模都在万亿美元的水平。
3 u% U; w0 o8 i y6 W3 J
全球知名湾区:
& ]* Y0 I3 {4 |) d o 东京湾区粤港澳湾区旧金山湾区湾区最大的优势就是交通便利。
( }3 D" b$ g/ R1 U. P! ?
湾区沿岸分布有城市群或者都会群,它们通过海上航线和跨海大桥连接,各个小都会还能拥有各自的港口和机场,再形成港口群和机场群,最终使湾区形成一个大型交通枢纽。
% s/ ?1 _! R2 k9 ]' F
“要致富先修路”,所谓的贸易和发展都是以便捷的交通为基础,一个城市的交通能力上限可以说就是发展的上限,高效的交通运输就等于是哗啦啦的银子,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城市都位于平原,为什么山区发展都很困难,为什么一条平稳的大河能成为一个城市的生命动脉。如果想深入体会这一点,建议大家可以去玩一玩《城市天际线》,玩到后期就会发现,城市发展所有瓶颈的根源都来自于交通。
) ]3 J6 `' A0 t. X1 J- W
巨大的人口吸引力
1 O" V& ?4 B5 z# M9 C
大型城市的运作需要大量的人口作为依托,换句话说,没有大量的人口就不会有大城市。
% `0 \2 g# X) p* u! m# L: ~9 {
其实这句话有一些歧义,同时也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观念——因为人多,所以缔造了大城市。这个观念是有问题的,不是因为人口创造了大城市,而是城市靠着实力来吸引大量人口。
' y6 T9 g- i) J 人口的迁移是有趋利性的,也就是哪儿好处多,人就往哪儿跑。大城市通过先天优势,比如地理、环境、政策,积累了大量的发展资本,再进一步吸引人才流入,才最终变成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对于沿海城市而言,其主要优势在前两点已经介绍过,所以即便没有政策扶持也会比同档次的内陆城市强(比如宁波、青岛、洛杉矶),如果能有政策倾斜(比如上海、深圳),那就是如虎添翼了。
: P4 w3 W- ]8 q! |6 [" [ 举个例子。
) w& L2 z) X: l0 f
某地有两个村子——平原村和山区村。平原村有更多平坦、肥沃的耕地,山区村则是不可耕种的丘陵居多。当山区村的村民发现平原村的土地过后,便被肥沃的土地吸引过来种地,最后平原村人口越来越多,那些村民们也不断建设着平原村,平原村也逐渐变成平原镇、平原市。
w+ a% z F2 }! ?* f; O3 I4 g* T 这些城市依靠自身优势吸引更多人才,大量的人口再反哺城市,使城市发展进入一个发展——吸引人口——人口建设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1 x+ N/ t' Q! M/ f" z6 K) D
归根结底,沿海城市还是源于先天的地理优势具备了快速发展的资本,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优势越来越大,最后让这些城市变成了大怪物。
) |7 T$ Y0 I! m& W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