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分类志】软骨鱼纲 · 真鲨目 · 皱唇鲨亚目 - 海洋生物分类学

[复制链接]
9 |) x" B% p$ C" t& ?. o) y; ^

37.10.4. 真鲨目Carcharhiniformes

; {1 y" y! B. m3 F" V

皱唇鲨亚目Triakoidei:

眼椭圆形,下眼睑上部分化为瞬褶,能上闭;口宽大呈弧形,有唇褶或无(原鲨科),齿细小,有喷水孔;第一背鳍位于腹鳍前上方、胸鳍和腹鳍之间,第二背鳍大于臀鳍,尾基上下方无凹洼,尾鳍下叶前部突出,后部近尾端有一缺刻。

37.10.4.4. 皱唇鲨科Triakidae

8 D) z) B2 k' R7 ?7 f

较小或中等体型的鲨鱼,常见于温暖水域,以海床和海洋中层的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2片背鳍无棘刺,1片臀鳍,眼有瞬膜,鼻孔前端有发达的三角形皮瓣,口两端有较长的唇褶。现存9属约40种。

* ]9 t" {8 J/ P3 c
皱唇鲨(半带皱唇鲨T. semifasciata)口部两端的唇褶,以及鼻孔前方的三角形皮瓣(图片作者:Upsilon Andromedae, 2006)

37.10.4.4.1. 皱唇鲨属Triakis

5 h2 A3 Z6 k2 ]0 D# B# w

属名意为三尖齿,意味着该属物种有着三尖状(山字形)的牙齿。皱唇鲨属现存5种:尖鳍皱唇鲨T. acutipinna,斑点皱唇鲨T. maculata,尖齿皱唇鲨T. megalopterus,带皱唇鲨T. scyllium,半带皱唇鲨T. semifasciata。

半带皱唇鲨T. semifasciata:又名豹鲨(Leopard shark,注意区别于须鲨目豹纹鲨科的豹纹鲨),见于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海域,常在海湾或河口附近的沙质或泥质海底活动,体长1.2至1.5米,身体为银色或铜灰色,背部披黑色的鞍形带纹,第一背鳍位于胸鳍和腹鳍之间,第二背鳍与几乎等大,臀鳍较小,尾鳍上叶近端部有一缺刻,下叶长度不到上叶的一半;卵胎生,妊娠期10至12个月,每次产仔1至37条,出生幼鲨体长20 cm左右,7至13岁、体长0.7至1.2 m时性成熟,寿命约30年。
美国加州斯克利普斯水族馆内的一条半带皱鳃鲨(图片来源:Matthew Mfield,2008)

半带皱唇鲨(及其他皱唇鲨)嘴唇周围的软骨能够向外摆动,形成管状的口腔,可以产生吸力,同时下颚伸出,用牙齿咬住捕获猎物。

4 ?: S- [. W4 J+ U* ^7 ~+ C

37.10.4.4.2. 星鲨属Mustelus

7 Z: q" V. z- U3 \, v9 i% ^

属名来自于拉丁文,意为“鼬”(哺乳纲食肉目鼬科物种)。已确认28种。

3 u% ?' k& x. I' Q) [' G& P

无斑星鲨M. griseus:见于西北太平洋的大陆架海域,浅海至100 m深处,体长可达1 m,以甲壳类和其他海底无脊椎动物为食,胎生,孕期10约10个月,每次产仔5至16条,出生的幼鲨体长约28 cm,寿命最长9年。

2 Z1 V& q: h0 ^' w1 H7 S
无斑星鲨M. griseus(图片来源:OpenCage.info,2010)

37.10.4.4.3. 长瓣鲨属Scylliogaleus

' L7 d m( I1 M2 B$ ]1 ?" _6 {+ f

现存1种:长瓣鲨S. quecketti,见于南非东部的西印度洋亚热带海域。

; o/ s* z7 E& ]3 G3 N

37.10.4.4.4. 怒鲨属Furgaleus

1 D/ J5 }6 h' S

现存1种:麦氏怒鲨F. macki,分布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和南部的温带大陆架海域。

9 s& [' s+ a5 ~

37.10.4.4.5. 翅鲨属Galeorhinus

% F; @% p* e' a% c) \$ e7 y

1种:翅鲨G. galeus,分布于世界温暖海域,常见于水深800米以内的沿岸海床附近,体长可达近2米,背侧为蓝灰色,腹侧为白色,第一背鳍呈三角形,第二背鳍与臀鳍大小相当,幼鲨的鳍上有黑色斑纹;卵胎生,妊娠期约1年,每次产下28至38条幼鲨。

7 v- c( D4 R0 u! |" W1 B5 ]( g' R2 l
旧金山海湾水族馆内的一条翅鲨(图片作者:Ross Robertson)

在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地区,翅鲨是当地料理cazón en adobo的主要食材;而在英国,翅鲨肉也会被用于大不列颠著名美食(也许需要加引号的)“炸鱼和薯条”。此外,早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翅鲨的肝脏富含维生素A,从那以后翅鲨便成为了美国重要的商业捕捞物种——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翅鲨被当作美国的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1]

" ^( {! i& r: `3 b4 H4 U. G
安达卢西亚的美食cazón en adobo(图片作者:Tamorlan, 2009)

37.10.4.4.6. 帆鳍鲨属Gogolia

: s0 q8 c* Z( j# e

1种:帆鳍鲨G. filewoodi,仅发现一条雌性个体,发现于新几内亚岛北部的大陆架水深73米处,体长74 cm,卵胎生。

+ d* l, z" b. R/ \- l; Z* w

37.10.4.4.7. 半皱唇鲨属Hemitriakis

! g- E# t- a4 K% o- c, u" T; I

现存6种,均发现于西太平洋的温带和热带海域,包括日本、菲律宾、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附近海域,如日本半皱唇鲨H. japanica。

9 c0 y& k c4 m! j

37.10.4.4.8. 下灰鲨属Hypogaleus

& l2 J' B I& }+ p- r1 {

1种:下灰鲨H. hyugaensis,见于印度洋-西太平洋的大陆架深水海域,体长可达1.27米。

4 N! ~9 q. D, n2 N: l2 Y& t

37.10.4.4.9. 前鳍皱唇鲨属Iago

: \4 C9 s. |1 c) Z3 A

已确认2种:长鼻皱唇鲨I. garricki,大眼皱唇鲨I. omanensis。

8 S: U4 s3 J! s& w7 U3 V, a

37.10.4.5. 拟皱唇鲨科Pseudotriakidae

4 d& U' G% i1 b6 `% [$ N+ {

真鲨目的一个小科类,已发现3属共4种。拟皱唇鲨科是真鲨目下仅有的食卵性鲨鱼,母体内的发育中的胎儿以未受精卵为食。

9 a7 Y% Z2 x2 M& D$ V8 \

37.10.4.5.1. 拟皱唇鲨属Pseudotriakis

. Y, r; A$ `& n7 e4 V/ S) p$ n

1种:拟皱唇鲨P. microdon,或称假猫鲨(False catshark),常见于世界各地的大陆架和岛坡海域、水深500至1400米处,以小鱼和无脊椎动物为食。拟皱唇鲨体长可达3米,体色通常为深棕色或浅灰色,头部宽阔,吻部短圆,胸鳍小而圆,第一背鳍很长形似龙骨,第二背鳍和臀鳍靠近尾鳍,尾鳍上叶较长,顶部腹侧有一缺口。胎生,妊娠期可能超过一年,通常每次产仔2只,新生幼鲨体长1.2至1.5米,至体长2米左右时性成熟。

" D- T; [0 O& f! g4 ^! a
NOAA在水下1200米处拍摄到的一条拟皱唇鲨(图片来源:NOAA Ocean Explorer, 2009)

37.10.4.5.2. 咕噜鲨属Gollum

2 d$ ^; k- N7 r* o, W8 x) y! \4 Z

已确认2种:咕噜鲨G. attenuatus,苏禄咕噜鲨G. suluensis。

, U- l1 G! J2 o) m1 ]! U4 l

咕噜鲨G. attenuatus:仅分布于新西兰周围海域的上、中大陆坡,常见于水深300至600米的海底,体长可达1.1米,头部宽阔扁平,吻部长呈钟形,两片背鳍尺寸相当,卵胎生。

& m3 A0 `, B, h! K
新西兰附近550米深海处拍摄到的一条咕噜鲨——很明显它的名字来自于托尔金的经典《指环王》(图片来源:Fishbase, 2005)

37.10.4.5.3. Genus Planonasus

; i' c& e7 O4 r; E9 f

已确认1种:侏拟皱唇鲨P. parini,发现于西印度洋索科特拉岛附近海域。

" \, A/ V" K" B4 z7 k

37.10.4.6. 原鲨科Proscylliidae

7 @- o" K/ M6 K. B! a! t! V

包括3属共7种,分布于温带和热带的温暖海域,体长通常不超过1米,唇褶很短或无,大部分种类为卵生,有少部分为卵胎生。

: N3 g9 r/ J, ^- d$ m

37.10.4.6.1. 原鲨属Proscyllium

) A3 C' F7 g& H; M& {

3种:雅原鲨P. habereri,丽原鲨P. magnificum,P. venustum。

) s! |5 s3 j3 Z. C4 c; V" g

雅原鲨P. habereri:发现于从日本东南部到越南和爪哇西北部的海域、水深50至100米处,雌性体长达65 cm,卵生。

* \* _- }. c9 V' n8 G6 W4 [- U

37.10.4.6.2. 前鲨属Ctenacis

+ v9 ~2 c& G1 y4 K. [0 G, V! s

1种:鞍斑前鲨C. fehlmanni,仅1件发现于索马里沿岸海域水深70至170米处的正模标本,体长46 cm。

, O$ B! h t1 }+ x1 ^

37.10.4.6.3. 光唇鲨属Eridacnis

* Y: @8 Z% A# S7 n+ F% D5 {

3种:古巴光唇鲨E. barbouri,侏光唇鲨E. radcliffei,非洲光唇鲨E. sinuans。

; |$ D! Y" G1 h+ c3 e8 `

侏光唇鲨E. radcliffei:分布于从坦桑尼亚到菲律宾附近海域,常见于水深71至766米的大陆边缘、岛架和上大陆坡,最大体长24 cm,卵胎生。

. K/ `# o, h7 A

参考文献和资料

7 c: B+ p: Q# x

[1] Staff of the Bureau of Marine Fisheries. The Biology of the Soupfin Galeorhinus zyopterus and Biochemical Studies of the Liver. Fish Bulletin No. 64, 1946.

$ p* B4 m& b6 l8 j# C * \; e) H4 q2 t& z2 S, m 6 g. |+ E& ]4 A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王方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