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b$ T$ g% ~; F2 G9 [7 E
本报讯 (记者 朱 彧)11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不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在水资源、海岸带和沿海生态系统、综合防灾减灾、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0 W/ F4 c9 s/ {5 C8 O
在系统总结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基础上,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该《报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该系列《报告》自2009年开始发布,至今已连续发布了10年。2019年度《报告》涵盖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编制和制度建设、加强基础能力、全社会广泛参与、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5次缔约方大会的基本立场和主张等8个方面内容,全面反映了2018年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进展与成效。
- e& K3 F* @& s# G; W6 a 《报告》指出,2018年以来,中国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继续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7部门联合开展了“绿盾201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组织开展了海洋碳汇调查和渔业碳汇研究。确定了14个第3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通过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继续完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加强水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发布并实施了海龟等6个重点物种(拯救)行动计划。去年全国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苗种超370亿单位。 * V1 g* c4 j! w, I# e7 Q
在海岸带和沿海生态系统领域,积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等方面的规划和行政管理条例要求,加大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强化海洋适应气候变化的制度建设。加强沿海生态修复和植被保护,建设沿海防护林带、防潮工程,提升海岸带和沿海生态系统抵御气候灾害能力。加强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岸带侵蚀等海洋灾害的立体化监测和预报预警,海洋灾害预警发布频率明显提高。发布海平面上升影响脆弱区评估技术指南,开展沿海省市等重点区域的脆弱性评估、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和海岸侵蚀监测与评价。对中国近海海洋灾害与环境因子长期变化进行了趋势研究,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海洋灾害的可能影响。开展我国管辖海域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工作,初步掌握我国管辖海域不同季节大气二氧化碳源汇状态。开展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和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实施红树林修复和滨海湿地修复项目,在废弃虾塘再造林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开展了试点工作。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和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促进沿海岸线和海岛海域生态功能恢复。
0 X# Y2 t; I4 ^" a 在气候灾害的风险防控与预警方面,我国加强西部变暖变湿对生态系统改善与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研究;加强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预报,以及高温热浪、暴雨、台风、森林火灾等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如加强对沿岸超大城市的海平面上升、风暴潮等灾害的研究,制定新的防御综合灾害长期规划。
" N" {. D0 }+ s* b0 o8 o0 v 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科学国际合作,参与《气候变化与陆地》《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等报告的撰写和评审。此外,为加强各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相关规划编制,自然资源部于2018年印发了《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将气候变化纳入自然资源科技规划。 0 y: G' W! } S$ U
3 e2 m% Z2 _' }; L* h
. D+ z6 V l. O8 ~% E
9 D$ B* `: s0 ^4 [. p" z- H: C- ~% ^ A 来源:中国海洋报 ! c0 a0 J* ^) F9 C1 B' X
记者: 朱 彧 5 [0 \8 l" a/ b) Z
编辑:吴琼
% h+ R/ Z, F- L" V9 q" H! |) h! Q
7 g+ H! h9 B* ^6 L9 q 举报/反馈 6 A9 k. T* e8 ?' W8 m
0 O4 n: ^% Z" W7 Z8 ~2 d$ C- Y# [
* F+ J6 D+ Z. j# `, s" {; h0 Y( {3 q* p% z* H9 C6 `0 @
9 e. _2 D+ \. \* o4 S( B% H
: K! H6 i/ p6 l1 x!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