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海啸观测、预警与减灾关键技术研究及业务化应用”项目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 海洋地震预警

[复制链接]
+ i& V; ]) x( C! A+ {2 l

0 E6 j: O! ^: M: H; {3 o% D

特等奖

$ }8 d4 o3 H1 c9 U% B7 H

近日,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发布公告,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以下简称预报中心)和吉林大学联合申报的“地震海啸观测、预警与减灾关键技术研究及业务化应用”项目荣获2020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 x' D( {0 [' z0 |' p9 O

这是 预报中心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该奖项特等奖

1 G0 j: t D' b& Q) u' ^7 r7 d

3 I$ h2 C. t" N6 P: G

& L; l5 _9 Z& w/ ~

全球地震监测:海底地震实时监测处理系统构建

5 e- r- f7 G1 r- i4 r( l

海啸灾害是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广、破坏力最强的自然灾害之一。在过去的50年间,世界上死亡人数超过2000人的4次重大海啸灾害中有2次发生在南中国海及其周边海域,分别是1976年菲律宾发生的莫罗湾地震海啸以及2018年发生在印尼中苏拉威西省海啸

C9 k% j* l" s4 c- U: Q! i8 G- v

自主开发

7 a( v, ^2 X5 \6 c, f8 W

% T5 _* P2 y4 B* L8 |

自主开发基于标准业务流程(SOP)的

- C* M7 P0 j/ _$ a' ?& ]! Y

地震海啸智能化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

$ V5 X. o* V7 R. D' G) C+ o

为有效应对海啸威胁,加强南海周边国家合作,在中央外办、财政部和自然资源部推动下,项目团队在基于光纤传感的海底地震水位观测系统、地震海啸实时观测预警技术、智能化地震海啸监测预警信息平台、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区划和排查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发,形成了地震海啸监测、预警和减灾成套关键技术,使我国在地震海啸监测预警领域自主研发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7 [, E; }3 o3 a% h

这些创新性成果表现在:

4 g- `* x/ ` i

一是研制了基于全光纤干涉传感的地震、海啸海底观测系统,其中全光纤地震传感器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U$ y$ t+ d+ W( w

二是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海啸数值预报业务化系统,经GPU加速后计算效率远高于同类业务化模型;

* ~8 h$ b- V9 }: ]* d

三是构建了覆盖太平洋、北印度洋的新一代定量海啸预警数据库系统,海啸预警范围、情景数量,以及检索效率与上一代相比大幅提升;

8 l; l6 ?5 B9 v: B I

四是发展了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区划技术方法体系,制作了我国第一代海啸灾害风险区划图,在沿海50余个县区的海啸淹没风险评估、核电站和大型工程风险排查工作中进行了应用;

7 ]0 f3 Z! F+ X; l% Y" H2 R

五是集成创新,自主发展了基于海啸标准化业务流程的智能化地震海啸监测预警自动化业务平台,并向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进行推广应用。经十年发展,我国海啸预警延时由2011年的震后30-60分钟提升至2020年的8.3分钟,海啸预警业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o+ Z# Q3 i E7 x, G

以本项目成套研究成果为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启动业务化运行之后,成为太平洋区域中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国际海啸预警中心。

( g1 S+ W+ f6 B/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该中心是“推进海上务实合作,将南海打造成为和平之海、合作之海的重要举措”;UNESCO助理总干事拉宾宁博士评价“该中心是中国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0年计划中一项重要的中国贡献”。项目团队累计培训国外预警人员30余人;印尼、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派遣专家来华短期工作,有效推动了区域海啸科技发展。

% u6 g( }# w) ^$ U" u- C

于福江研究员因在推动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与减灾能力发展中的杰出贡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委会授予“特别贡献奖”。

" @0 M) Y7 a+ g4 |

( b- U6 ]* H& p! M) L* X5 a" G. L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委会授予于福江UNESCO-IOC特别贡献荣誉证书

1 _0 b7 c4 q% ] % O9 X, O0 M2 H- o' S. w! F( \$ K

期间,本项目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专利10项,计算机著作权5项,发展数值模型1套,撰写或参编专著3部,主编国际组织技术规范1部,主编行业技术规程2部,自主编写业务化系统2套,建成公益服务网站2个,在JGR、JAMES,AO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SCI(EI)论文23篇,核心论文32篇。

. e. @, |0 t2 y4 Y/ g8 ~* U

我国首部海啸预警技术专著《现代地震海啸预警技术》

( I& l8 Y+ G2 }0 N) h6 r D

(请在订单备注处注明发票抬头和税号)

: o3 G8 @. O1 E. M& n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是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科技部登记核准而设立的全国第一个海洋工程领域的最高科学技术奖项。本年度共评选出奖项50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35项。

) @- `' a; {4 n D: X; H$ f) ~

8 z- n4 D* [1 L

—END—

; N$ b4 X1 ~* T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

# p+ X j" L! Z' O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 ]* q, B e- U: k4 u# ]; @8 s4 I

* v: V( f2 U- C4 q/ X: N

* o6 u6 `! E* F$ ^) I1 v

, i+ I2 S2 x9 I6 Q: v. L" d

- ]7 C8 U5 f9 x7 N

海洋知圈

`# y. X1 Q1 C( o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 v( C; y3 Q# R+ ]* ~: p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 @7 Q9 i" j! N- ]6 t

) Q7 s3 U, c0 R7 i+ |& N# S) F" E* \9 l; [. u! [+ w- X6 Y# F$ C % s l( b: q: @- G! y [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史有明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