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L G( @ J& i B3 a+ o2 W
台风是怎么形成的? # y9 S3 {$ |! ^" C' y4 G" S8 N( v
台风的形成是由一系列的气象条件和过程所引起的。
7 f6 ]1 ]" Y: \* g0 x5 g/ A) W6 Z8 k 首先,暖湿的海洋表面会加热大气并蒸发大量水蒸气,形成水汽。这些水汽随着上升气流上升,逐渐冷却并形成云层。 ! }: p# l" A# b/ n% H
接着,由于地球自转,气流开始旋转,形成气旋。
3 w! N' o( Y$ v( z# [. I4 F
( Y; N$ `$ ]! m 当气旋达到一定强度时,被称为热带低压。当热带低压的风速达到每小时62公里(39英里)以上时,被定义为热带风暴,也可以称为热带气旋或台风。在台风的中心,有一个较为平静的区域,称为眼。眼周围有一圈密集的云层,称为眼壁。
4 [# J2 K9 h9 \ d( D 台风的形成还会受到许多其他的因素影响,包括海水温度、大气稳定度、气压梯度等。此外,地理位置和地形也会对台风的路径和强度产生影响。总的来说,台风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气象条件和因素的相互作用。 $ f# I9 u( m" P' T) U/ Y
* }% C$ \6 |+ v$ Q6 G! K: k 台风、飓风和热带风暴的区别?
7 @; u8 d. u9 B7 G2 E$ R1 r5 O6 g 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称为台风或飓风。 + A8 F5 h6 `6 j) v
台风和飓风都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
6 X9 C1 K9 z9 K) A+ P. f& r 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 i- w6 O7 U7 E p! C5 s 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为飓风。 ) _+ M3 }% q6 R$ h6 s2 u
也就是说热带气旋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
N: ^! t a3 G/ Q 而热带风暴是与台风在强度和影响上有所不同的区别。 * ~' C7 N1 \* e) W0 O y' A- c4 z
8 \. U$ m8 W' X% [3 F1 t$ d# u
热带风暴是指中心最大风力在17.2米/秒到24.4米/秒之间的热带气旋。
1 Q _8 h: C7 I, t3 |# i 热带风暴通常在热带海洋上形成,随着它的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加强成为台风。 ) M* w# G0 |- ~% @
台风是指中心最大风力在32.7米/秒以上的热带气旋。 ' a5 x0 @/ |$ j$ w, a$ z
台风通常在热带海洋上形成,随着它的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加强成为强台风或超强台风。
9 S7 b2 _9 B* b' m$ A 也就是简单的描述,都是热带气旋产生的,如果级别没有达到台风级别那么就是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继续强化,就变成台风,形成一定强度后在太平洋叫台风、大西洋叫飓风。 * i9 [8 h! T" `3 x
* Q* x) z f2 G7 a u1 U4 A; ?8 y
台风是怎样划分等级的呢?
( `" k- u+ Z8 x4 x) _6 V 飓风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飓风, / g9 V. U# f8 S9 t
对应的最高风速分别为
. c! ~6 b0 I! a8 A! m 一级:74~95英里/小时;
6 l3 A( w( n: B 二级:96~110英里/小时;
# ]" i' v. N/ h; [4 j' Y/ T 三级:111~130英里/小时;
- [, K, L: ?: T2 m# \" U 四级:131~155英里/小时;
- x; v" Y0 W6 B0 e* r, w 五级:156英里/小时以上;
; {0 u3 B( @4 i( Y' W 而台风国际上以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来确定强度并进行分类。 ' p5 W* I% G/ u* N) f
超强台风(16级或以上)最大平均风速大于51.0米/秒;
: C9 O) p' ~. y4 l3 O4 E4 X8 { 强台风(14~15级)最大平均风速41.5~50.9米/秒; # r( l- n/ Q3 B+ b G X8 K
台风(12~13级)最大平均风速32.7~41.4米/秒; 8 f4 X+ N. F+ ]8 j9 p" r1 n* G( U
强热带风暴(10~11级)最大平均风速24.5~32.6米/秒;
% B; Z" J9 e6 O6 u, p 热带风暴(8~9级)最大平均风速17.2~24.4米/秒; ; p8 u. @9 U0 c' E
热带低压(6~7级)最大平均风速10.8~17.1米/秒; : ^5 W7 q- N. u0 H# i8 v1 t
& j- R* W: h! ]
台风的怎么取名?
4 \1 B/ l: `2 c8 X& ?5 z0 S! \; d 台风的命名是由世界气象组织(WMO)负责的,根据WMO的规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台风命名方式。 # \% b6 [- `8 h ^3 |* [& M
在西北太平洋(包括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西南部,台风会依次命名为预先确定的名字列表。
* j' ^7 c! S* E; l/ X8 `7 k! y" ] 每个地区有自己的命名列表,例如中国的台风命名列表由中国气象局制定。 + ~7 b- a7 Q; m
这些名字通常是在事先确定的一组名单中轮流使用,以按字母顺序进行命名。
! b. d7 S" q: S5 k 而在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地区则采用不同的方式。 # l5 J: G/ _: b" ?# X
每年的第一个风暴名称是以字母A开头,第二个是以字母B开头,依此类推。
6 e: Y. [; q- p& R0 v8 g" w: L" ~( w7 d ) t" C% `2 [0 W
如果在一个季节中风暴数量超过命名列表中的名字,后续的风暴则采用希腊字母进行命名,例如Alpha、Beta、Gamma等。
% m0 u/ G0 H: j* ]* d+ s 台风的命名有助于区分和追踪不同的风暴,使公众和气象部门更容易进行沟通和交流。 % h! T3 t- G+ s% q
此外,经过多年的台风命名实践,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台风的认识和警觉。 8 E: ?* D! [# V6 u% e
并不是所有台风都可以拥有名字的,必须要达到一定级别才能够被命名,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环循重复使用。
* J+ K& _! a9 C& }7 M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 3 y6 ]0 g4 w2 D8 F/ X
+ x9 l8 k# D- L( {; B" l- x 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命名表很少用人名,大多使用了动物、植物、食品、某些形容词或美丽的传说等。 4 e4 i* P3 ?% p7 f7 y
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如果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被人所共知后,为了防止同名,将从命名表中删去,这个名称成为唯一性。
& F$ g; C$ n. P; R5 {% ~1 \6 s 除名还后,新的名称再进行增补。 & v; K# D* [% t9 d4 [% U
我国中央气象台和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共同协商,制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 , U# ]! Z, A. }
中国提供的名字:龙王、玉兔、风神、杜鹃、海马、悟空、海燕、海神、电母和海棠;
9 P. e% j( g& P- h; I7 M' o0 v 香港地区提供的名字:凤凰、马鞍、珊珊、白海豚、玲玲、榕树、万宜、启德、彩云、狮子山。
' S( l. r E5 r) L2 h; G# D; U
( Q& [* C8 L% ]0 m! f) }
4 i f% n8 T; d- E0 x" b5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