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F# U; t& L/ W% r
人的一生很短,在这不到百年的时间中,我们基本上看不到家乡的地理变化,觉得这些山、地、江、海似乎天生就是如此,从来没有改变过。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把地球的时间缩短成24小时,在最近的3个小时内,湛江的地貌是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的。 & Q: T( P' v5 t. @
湛江的陆地大部分由半岛和岛屿组成,多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阶地。北部低丘陵区,地势最高为廉江市北部、西北部。半岛缓坡台地,三面临海,台地略有起伏,无明显峰谷,地势较平缓,坡度3~5度。在大片缓坡地之间有水田、小溪或冲刷沟等切割。以火山喷发遗迹的小山较高,地势向四周逐渐变低。 1 i: l) | c) [
沿海平原区,以河流冲积的滨海平原为主,部分为滨海台地,地势平缓,起伏极微。湛江海岸线长达1556公里,约占全省海岸线的2/5和全国的1/10,为全省之最;拥有148.7万亩海洋滩涂,占全省的48%,也是全省之最。
+ |! B5 R: Z( H- F( S) r+ I7 ~ 以上就是湛江目前的地貌,看上去似乎平常,但形成的过程却经历了大约6亿年,经历了“浅海——陆地——山岭——凹陷——沉积——海峡——火山”等多个典型阶段。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
" R7 `+ K3 l( P9 u 根据岩石的地理特征分析,在距今约6亿年的早古生代寒武纪早期,整个地球还只有单细胞生命。这个时候,湛江地区是没有陆地的,只是一片茫茫的浅海。随后,雷州半岛北部的地壳经过地震,大幅度下降。到了寒武纪末期(约5.3亿年前),地壳通过运动而上升,海水退却,这才有了陆地。这个时候,地球发生了“生命大爆发”,各种各样的生物迅速起源,湛江地区也不再死气沉沉,各种动植物开始活跃。
; Z# P8 w4 H$ d' n* h/ z ! X! Z5 L3 o k5 }& ?
美丽的浅海 : x* e B7 C6 r1 J: b% I: z% E
# }5 Y& H# c. U" R 晚古生代中泥盆世早期(4亿年前),雷州半岛北部以山间盆地沉积为主,到了中泥盆世晚期(3.45亿年前),地壳稳定下降,海水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入侵,形成了浅海砂页岩。到了石炭纪末期(2.86亿年前),不知为何,海水突然消失,导致二叠纪地层缺失。
& S9 x: W4 L( s4 ~9 W% ~ 不过,二叠纪是一个很特殊的纪年,在此期间发生了第三次生物大灭绝,是地球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中最严重的一次,造成了98%的海洋生物以及96%的陆地生物都在50万年内忽然消失,大量的生物"蒸发"殆尽,整个海洋、陆地的生命迹象都基本失。湛江地区也被卷入。这次大灭绝令之前形成的古生代海面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而有一种海洋动物却保留了下来,那就是我们至今还能见到的鲎。
8 f. A! d, l# V! I( {' H$ A# T ; X# ]7 L/ L* X/ d# m4 h ^+ d, |
活化石海洋动物鲎
, ^. Q4 c& D/ s1 F- g
5 a; H! P) v; s x. J' x4 ~2 k' z 到了距今1.8-2.25亿年的中生代三叠纪,地壳发生了强烈的印支运动(indo-china movement)。看这个英文名就知道是“印度、东南亚及中国”的地质变化,也是我国现代地貌的基础,形成了大量的褶皱山脉,横断山脉、秦岭都是这个时候形成的。
( w/ u/ r4 ~5 b# W- N 雷州半岛也因为这个运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生代的沧海变成了陆地,雷州半岛(包括海南岛)全部露出了海面!但因地壳上升运动是缓慢而不均匀的,廉江地区上升比较快,形成了比较高的山岭,而坡头、南三、东海岛等地则上升缓慢,仍然保留着海水的凹地。 " G7 K0 R) u* U+ w/ T5 q
距今约0.7-1.8亿年,中生代侏罗纪早期至白垩纪晚期,强烈的燕山运动使我国许多地区地壳因为受到强有力的挤压,褶皱隆起,成为绵亘的山脉。廉江地区西北和东西向形成了山脉的断裂。坡头、南三、东海岛等表现出地壳大幅度下降,也形成了西北和东西的断裂层。在这个时期,形成了湛江凹陷、螺岗岭凹陷、纪家凹陷、乌石凹陷、锦和凹陷、迈陈凹陷、东海凹陷、雷北凸起、雷南斜坡等基本轮廓。
- S- X' ~7 J8 [ 到了七千万年前的新生代,雷州半岛地壳的升降运动和断裂活动仍不断发生,使得中南部陆地面积进一步拓宽,形成了陆地、湖泊、海陆交错、滨海、浅海多种地形,其中陆地上的岩层厚度达519-1669米,说明陆地的地位已经稳固。 1 {5 R( }- A6 `! z
到了新生代第三纪末期,大约自2000万年前开始,由于受到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加剧了雷琼断裂的沉降和海水入侵,使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分离,逐渐形成宽达18海里的琼州海峡。也就是说,2000万年前,雷州半岛跟海南岛是同一片大陆,海南岛并不存在,而只是属于雷州半岛的延伸。即便是现在,海南岛就海底大陆架来说,仍然是与雷州半岛相连的。 & g& h4 x3 ]8 E9 M% W
4 l: H; l5 B5 F1 a/ Y# t
海南岛地图 0 R1 ?# h' x0 J3 _2 O0 N( f
* @- E+ T* ^( Y2 B) s% ]3 `! p 在此之后,第四纪(650万年前至今)地壳运动仍时有发生,造成湛江地区地壳的进一步升降和断裂活动,以至于地下深处火山熔岩流、熔岩和火山碎屑物大量溢出地面。从第四纪早期起,经过多次喷发,溢出地表的熔岩流不断增多,堆积的面积不断扩大和增高,经冷凝后构成规模大小不一的盾状、丘状熔岩山。这些火山熔岩覆盖面积达3694平方公里,约占雷州半岛面积的40%! 9 Y) h' P' R5 l+ F! D, R
这些形态各异、规模大小的熔岩山,经过了漫长风化剥蚀作用,演变成现在半岛中南部分布很广的火山熔岩台地及火山丘陵地形。湛江肥沃的火山泥耕地也因此达到300多万亩,并且形成了诸多有用的矿产资源。
" }' U+ ~, ?/ U# h$ `: F 至于湖光岩、硇洲岛这些比较出名的火山遗址,都是50万年之内的产物,湖光岩更只是爆发于16万年前。它们对于整个湛江地区的地质史来说,只是一个新生事物而已。关于湛江地貌的形成,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喔。 0 h: S2 ^) k6 o
! Q$ n! Q) [6 r" u
& L* ]4 p6 O5 J* k$ P6 g) {- ["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