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 D4 R1 E1 ~' x
" O6 s6 X! n5 t. G: i 开栏的话: ; J( q+ `# Z3 L
深海科考,是我们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实现海洋强国梦的重要一步。10月2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所属科考船“海洋地质九号”从深圳起航,赴中国南海海域进行设备海试。此次海试的设备基本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设备,是我们在海洋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获得的重要成果。在接下来的四天时间里,观海新闻记者将跟随科考船一起出海,在中国南海海域(水深范围2000-4000米),亲眼见证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可移动平台、3000米深海沉积物多参数探针及布放系统、海底海洋要素边界层监测系统等设备的海试情况,期待成为读者在深海大洋的“眼睛”,与大家一起观海、探海。
" n& l% o4 F4 w 智能调节平衡,实现深海移动
. E7 K5 I8 d( P% U) |: K 海底取样设备通过海试验证“行不行” 7 B/ w5 b F& b" K8 z) z/ C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2日讯 从深圳蛇口码头出发,出了珠江口,可以看到左手边是香港,右手边是澳门。10月2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所属科考船“海洋地质九号”行驶在中国南海海域,计划对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可移动平台、3000米深海沉积物多参数探针及布放系统和海底海洋要素边界层监测系统等设备进行海试。 ' h. q1 a" q0 T c. e: {
! b' t- z- k1 R) v2 G9 B& o- o9 w 出发前,本航次首席科学家杨源告诉大家,不久前曾有船员因手机开启了流量而出现健康码变红的情况,他建议大家手机关机或者处于飞行模式。早上6点30分,“海洋地质九号”已经出发了两个半小时。站在科考船后甲板上,天高水阔。太阳在海面上升得很快,26摄氏度的风却吹得不慌不忙。约一个小时,风逐渐大起来了,平静的水面涌出一簇簇的白色浪花。虽然很好看,但对于海洋仪器设备的海试却是不利。 5 v6 ~8 u4 C' l# w& H
没有一直往深海走,“海洋地质九号”科研人员在离岸不远的南海海域对“自主姿态调节取样系统”进行了海试。“自主姿态调节取样系统”顾名思义,就是设备能够自主调节在海水中的平衡,确保垂直落到海底完成取样。 & {8 |! E$ Q' i w
0 X( D/ z) X$ s5 Q
从8点开始准备、作业,一直到11点,“自主姿态调节取样系统”的功能测试和海底取样才宣告结束。两大袋子“泥巴”装好后,本项目海试的负责人虞义勇指着旧设备说,以前的取样设备主要是针对浅海海域,因为不能进行自主调整,所以在海水中是水平的还是倾斜的就要靠运气,当设备倾角过大时,容易造成取样失败。在深海取样作业时,设备一次落水就需要四五个小时,来回可能将近10个小时,若是使用这种旧设备,那么无异于是在“赌博”。 ! N; z- _. m, P6 L- c' [0 {& E
“自主姿态调节取样系统”只能预先设置好参数,机器自己进行调整,相当于机器落在海底哪个地方,就取哪个地区的海底样品,是“盲取”;而将要进行海试的“深海可移动平台”则可以实现人工的干预和操作,设备落在海底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移动,属于“精确取样”。相关项目负责人郭建卫告诉记者,“深海可移动平台”与之前设备最大的区别就是实现了深海中的可移动。首先它搭载了可视化系统,可以实时查看海底的地质面貌等情况;其次装有推进器,可以在船上进行操作,让设备在海底进行50米距离的移动,针对特定范围的目标样本进行抓取。
9 |% H$ e4 J, T' m2 I- ` . F; c. g$ R: x! W
除此之外,上述两种设备也有不同的应用要求。据杨源介绍,“深海可移动平台”是通过连接船上光电复合缆的方式实现设备在海底移动作业,而没有配备电缆的渔船、科考船就无法使用该设备。“自主姿态调节取样系统”最大工作水深是4000米,可以在特定的取样环境、特殊的需求下满足不同科考的要求。
( u- j8 B3 {* F% Z( n! ]$ w 据介绍,除了“自主姿态调节取样系统”和“深海可移动平台”,本航次还将对移动式电视抓手、地磁日变观测系统和江豚ROV(水下有缆机器人)等设备进行海试,以验证和提升国产仪器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仪器装备核心竞争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4 @$ X* f" p5 A l4 Y6 G
" m& f7 d4 |8 `5 W ~* ]
9 c1 v$ A2 n. O* a: a7 }3 l. m
. l0 F" @7 y* V& T# K3 O; f" O. \/ z(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