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太平洋西部海域,有—股强劲的海流犹如一条巨大的江河,从南向北,滚滚向前,昼夜不息地流淌着。它就是黑潮。
- B' f% z$ X1 k! X ^9 K2 r/ @4 ^$ {1 e" r8 r: A! d4 m
黑潮从我国台湾东侧流入东海,继续北上,过吐噶喇海峡,沿日本列岛南面海区流向东北;大约在北纬35°、东经141°附近海域,离开日本海岸婉蜒东去;最后在东经165°左右的海域里向东逐渐散开。黑潮流到了这里,人们就叫它北太平洋流了。黑潮从它的源头,从太平洋的低纬度海域流向高纬度,南北跨约16个纬度(北纬20°—36°),东西跨约115个经度(50°—165°)流经东海和日本南面海区,行程4000多公里,如果加上黑潮续流,全程约6000公里。; h* Z2 I1 g3 |9 j7 e a! B. u% V
0 ^% @+ {/ x8 x- [/ k
黑潮的流幅和厚度并不都是一样的,在不同的海区里有不同的变化。通常它的宽度为150公里,在日本列岛南面海域,黑潮的最大宽度可达200—300公里。它的厚度达1000米以上。
* i) i6 O- a0 f7 ?! ?3 Y
0 P! k; y7 Y8 S! d 黑潮的流速比一般海流要强劲得多。它流速为每小时3一10公里,由此可以计算出黑潮在我国东海的流量为每秒钟约3000万立方米。这个流量相当于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流量的1000倍,可见黑潮之流量极为可观。
$ C/ o% b" `3 Z# x5 ]" t8 D4 S0 x4 k- e! K4 `- }$ a# G
其实,黑潮的水并不黑,甚至比一般海水更清澈透明。这是因为黑潮水质极少杂质,能见度达30—40米深。不过,当太阳的散射光照射到黑潮海面时,水分子偏重于散射蓝色光波,其他光波如红、黄等色为长波,被水分子吸收。所以,当人们从上往下看海水时,海水成了蓝黑色。这样,人们就习惯地称它为黑潮,以区别于其他的一般海水。! p' Z' |+ n& n
; d) J) N# X, O& N4 ^1 H! C% u 传送热能的海流/ w( r' D' u; k4 ]8 @
Z' m9 o6 |0 } 黑潮是由北赤道流转变而来的。由于北赤道流受强烈的太阳辐射,因而,黑潮海流具有高水温、高盐度的特点。据调查,黑潮的表层水温都比较高。夏季在27—30℃,即使在冬季,表层水温也不低于20℃,它比邻近海水高5—6℃,因此,人们又把黑潮称之为“黑潮暖流”。因为黑潮暖流自身拥有大量的热能,黑潮的部分暖水直接或间接参与了陆架海区的环流。例如,流过东海的黑潮暖流,在重返太平洋之前,于日本九州南部海面分出一个小分支北上,形成对马海流。对马海流在流经济州岛西南海域时,又一分为二:一支折向东北,穿过朝鲜海峡,径直奔向日本海;另一支折向西北,沿黄海东侧北上,再转入北黄海,进而穿过渤海海峡向渤海流去,人们称它为黄海暖流。尽管冬季渤海、黄海一带水温显著降低,黄海暖流仍然显出其高温的特性,给沿途带来温暖。地处渤海湾内的秦皇岛沿岸,因受黑潮暖流的影响,通常能使海水温度保持在冰点以上,不致结冻。从11月份的表面平均水温分布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支暖流的影响:由于黑潮暖流的北上,整个黄海有一个明显的高温“水舌”存在,它自济州岛南方海域向北凸进,然后转向渤海海峡,一直扩展到整个渤海。
0 ]/ {( A- W3 Y4 I) E4 T, `$ U r/ l& Z) x* Z; ]
黄海暖流的流速非常低,每秒只有10厘米左右,因此,它常被强大的潮流所掩盖,不易辨认。但根据温度、盐度等各种资料的分析,可以证明它确实存在,尤其是近几年根据浮游生物的调查结果,发现在黄海和渤海,有热带大洋性浮游生物的种属,为它的存在进一步提供了证明。
# r& g: c4 |' D" E+ T. I* Z( N, h# V* M/ Z: O/ i! P
奇妙的蛇形大弯曲
, S, H" j6 q6 w: f/ q* e; `" }! D5 P* l6 A4 ~& v+ c
海洋气象学家的研究告诉人们,通过对冬季黑潮水温的变化,可以预测来年的气候。例如,当进入秋末冬初时,只要测出吐噶喇海峡的水温比往年平均水温高时,我国北部平原地区的来年春季降雨量会比常年多。由此可见,海洋方面的这类研究对气象预报的重要。然而,对我国与日本等国气候影响最大的,是黑潮的“蛇形大弯曲”。所谓“蛇形大弯曲”。也叫“蛇动”,是指黑潮主干流有时会形如蛇爬那样弯弯曲曲。人们发现,如果“蛇形大弯曲”远离日本海岸,结果是沿岸的气温下降,寒冷干燥;相反,则使日本沿岸气温升高,空气温暖湿润。: M- [7 f; B; _8 e. N
- }1 Y; l2 A: y7 C$ `$ Z1 z) D! t+ W 当然,黑潮对它所经过的沿岸各国的影响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它对渔业生产也有重大的影响。最主要的是表现在“海洋锋面”的形成和它对渔场的形成上。两支海流,特别是寒流和暖流相会,将使平静的海面受到扰动,引起海水上下翻腾,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渔场也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形成了。我国享有“天然鱼仓”之称的舟山渔场,就处在暖流和沿岸流之间的“海洋锋面”。日本东部海区处在黑潮暖流和亲潮寒流之间的“海洋锋面”上,因而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当然,黑潮强暖流,也为暖水性鱼类的产卵和幼鱼的搬迁创造了条件。$ ?1 S9 R% ?" _6 B8 I C: R' d) o
# k, c* d# z- q) |( K2 X4 l
黑潮设置的谜
5 W% a5 F6 d- a: C) a( d5 a: m. X6 u) g3 L2 |# U6 \$ Y5 f
黑潮流经范围广,影响大,要想了解整个黑潮的变化,揭开黑潮之谜,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近些年来,为了揭示黑潮的形成机制,弄清黑潮“蛇形大弯曲”的变化规律,以及黑潮暖流和大气间的热交换关系等问题,国际间已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 u* m6 Z! R3 L9 ~7 I, m& H9 V/ G
2 L; ~9 c, @$ q, b% q T' _& b 在千变万化的黑潮迷宫中,有不少疑难问题和无法解释的现象等待人们去探索。我国的海洋、气象工作者今天正在努力探讨哪些问题呢?! v/ [: _5 a, [* ^) m/ e' ]9 H
4 l/ ?' x L4 b0 w' u- ?# H& x5 a$ q
(l)黑潮在西北太平洋上的大体流经方向和路线目前已经基本掌握,但是,黑潮中尺度、长周期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呢?对于我国来说,渤海以及东海、黄海均受黑潮影响较大,它们之间互为影响的机理是怎样发生、发展的,以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方式等,都需要继续探索。. v3 W( r4 u) p
* L8 n. P# D- K' u/ }
(2)黑潮是太平洋西北部一条强劲的暖流,它对这一地区国家气候影响很大。由于黑潮自身热交换关系极为复杂,所以它对气候的影响机理常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例如,黑潮主流有时宽达一二百多公里,甚至更宽,有时变窄,仅有数十公里;有时流速较大,而有时流速较小;黑潮“蛇形大弯曲”,有时弯曲很大,有时弯曲较小,有时又近乎于没有等等。
1 Y1 Q/ K/ o. Y7 l- `2 S/ i8 C `; `5 p! T2 G; J
为什么会发生这许许多多的变化呢?人们还无法找到确切的答案。特别是当黑潮影响气候,给一些国家造成灾害的时候,更加需要掌握它的变化规律了。1 a: c- N6 W7 b. M- d0 o
: v" n2 }0 X* T. g
(3)黑潮除了主干流外,还有一些支流。那么,它共有多少条支流呢?它们是如何分布的?在我国海域里的具体分布情况如何?对我国东南沿海气候影响较大的台湾暖流和黑潮主流是什么关系?
+ P! k/ |2 Z& ]; W. h, v) U2 R) f, @7 f. `% L b. b
(4)在整个黑潮的流经海域里,暖流的流经方式或者说是水团的交换方式有几种?在深层的海流中,是否存在着逆流?是否存在大的上升流?人们已经发现,在冲绳海槽的深层处,存在较强的海流。这股海流的动力机理又是怎样的?
+ J' r; M: ?5 L" X5 G( b; Y
8 }3 R% a# ]) p- J) Z n 此外,黑潮是西太平洋上一条较大的暖流。它和大洋环流是什么关系,它是如何和太平洋水体进行热能交换、水团交换的?黑潮和厄尔尼诺现象有关系吗?等等。我们相信,这许许多多的问题,在未来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的活动中,一定能获得解决。
$ P7 X4 L1 x5 p# r6 q/ P1 c z( w* x* c4 I; @1 K% e$ D7 g
(太 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