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防潮闸

[复制链接]

- K1 Z, c. `3 F# l
* w$ R* M- t7 p' T: I6 j) e+ m

. n0 K& `* i4 [! I( N
鸟瞰荷兰防波堤

- `% I9 f3 h9 R
  世界上最为壮观,也是最大的防潮闸门在荷兰建成不是偶然的。荷兰位于西欧,濒临北海,全境地势低洼,河流纵横,渠道交错,堤坝密布,全国面积近5万平方公里,其中有1/4位于海拔1米以下,长期以来,荷兰人民与海潮、水患斗争,依靠修筑堤坝保护其生存和发展。如果没有这些防潮堤坝,当大海潮来临时,“半壁江山”将落入水下了。8 b# w5 M+ M  T  y9 U1 U( R  A

# z/ n& X7 m8 s+ p  荷兰沿海低洼之处,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水势汹涌,加之这一带潮差较大,极易发生风暴潮灾害,荷兰人民修筑了众多的防护设施,最突出的是桥和坝。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市有小桥1千多座,平均每1千人有桥一座,真可谓“桥的都市”。
( g; }2 h0 o0 M. g* D3 F3 t8 R6 f" r; H) }4 {8 a+ E( `
  荷兰是世界上对环境恶化采取最积极治理措施的国家之一,远在13世纪就开始用围海造田的办法来扩充土地。在围海造田中,为了抽干农田中的水,荷兰人很早就开始利用风能,建起众多的风车来抽水,因而全国到处都有各式各样类型的风车,阿姆斯特丹市内有一些建筑物也建成类似风车状,风车成了荷兰的一个鲜明特色,难怪荷兰有"风车王国"的雅称。
2 K4 S3 Y6 e) X- h5 K
  荷兰本世纪最突出的兴海工程有两项。一项是艾瑟尔湖工程,从1932年开始至1994年完工,前后经历62年,建成一条长32公里的海上长堤,在海里围出了一个近万平方公里的艾瑟尔湖;另一项就是即将完工的三角洲工程,这项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防潮工程。工程建设地点是荷兰西南部的韦斯特思尔德的新水道口上,这里地势低洼,河道纵横,上游水量丰盛,在汛期受风暴潮灾害严重。在80年代初期经过论证,认为建立一种开关式移动性的风暴潮防护闸门是可行的,从而政府有关部门公开招标,从6种方案中选出了代号为BMK的设计方案作为施工依据。这个工程主要包括两扇巨大的防潮闸大门、平时存放防潮闸大门用的船坞、水道河床的平整、移动防潮闸大门及其供水排水的电力设施以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等几个部分。
& F. q' `5 s1 p- c) t( ]
. f* D" v; \1 j
防波堤闸门
% [/ V# c/ I: D5 C# X
  防潮闸大门是这项工程的关键部位。大门分为两扇,每扇闸门均呈扇形,闸门宽度约300米,采用可升降的船体式空腔闸门,闸门上的船体高22米、长210米,分成多个腔室,犹如集装箱一样,其中一个为安装电力和水力装置的电机房,其他腔室则用于通过进出水来控制船体的浮沉,每扇闸门重约36000吨。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用以启动和关闭闸门,并及时提供闸门腔室和船坞上下水的操纵信息。, y, @( l8 Y7 S$ a( Y( w

; a/ W- a$ j/ R7 J5 B  防潮闸门运行程序,一般是当风暴潮来临时,如水位超过阿姆斯特丹常年平均海平面的3.2米时,将关闭防潮闸门,其过程是在关闭防潮闸门前,先将水道的水放进船坞,把存放在船坞里的防潮闸门浮起,然后打开船坞闸门,用机车把防潮闸门移动至水道中央,此时打开防潮闸门里的腔室,让水进入,使防潮闸门下沉至离河底1米处,利用急流冲刷水泥板河床上的泥沙,待河床清净后,防潮闸门平稳落在河床上,两扇闸门正好把宽360米的河道关闭,这就完成了关闭防潮闸门的程序,待风暴潮过后,防潮闸门重新打开时,先将防潮闸门各腔室内的水排出,让防潮闸门浮起,用机车把防潮闸门拖回船坞后关闭船坞闸门,再把船坞积水排空,启动结束。; V, z3 J& K8 q$ u% X
$ {$ d4 V- Z- R8 q
  通过预测,防潮闸门关闭时间一般不超过30小时,在这段时间里不会引起河水上涨造成洪水灾害。如果防潮闸门内侧河水上升有可能超过防潮闸门外的海面水位时,就采用上浮防潮闸门的办法,让河水从下面排放入海。
, U2 Q$ z! p9 K& ]2 H7 v+ l9 Z3 m5 z7 H- q% }% o( z9 b
  这项防潮工程设计时是从千年一遇的风暴潮来考虑的,为保证防潮闸门的正常运行功能,每年需在水道相对空闲时,演习一次。工程总投资约9亿美元,它的建成使位于福克角三角洲以上的鹿特丹地区100多万居民免受风暴潮灾害之苦。9 O% Z% N! p7 e( k8 F4 s$ l: ?8 P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olian
活跃在2022-3-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