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9 h! m6 }( f3 W3 ]# j青岛打“浒”有新招:腐熟入海,自然沉降4 j ^' Q, t/ t9 V' ]9 d* O8 V
/ _1 Q+ P% l5 p+ M! B0 D6 \; {4 }+ C1 e4 t) f% x/ K" g
台风“烟花”过后,青岛浒苔处置迎来尾声。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今年的浒苔已基本消亡。海面之上没有了“青青草原”,“15年来最严重浒苔侵袭青岛”事件成为了历史。
" M& R; l3 N/ u5 M. s
. J( D) r: a( k! c* h9 H- F* A8 @+ @$ Z9 P Q6 c( K- \: M
在所有“松了一口气”的人中,海大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单俊伟感慨:“今年浒苔处置异常艰苦。”
! i; W0 C1 s/ Y3 o, {6 w& j8 K! _
1 a- u2 ^0 \8 y& _
+ w, r1 Z6 m; g& N* s过去十几年,他所带领的海大生物一直对青岛打捞上岸的浒苔进行资源化利用,而今年,面对远超利用能力的大量浒苔,他的团队同时承担起浒苔无害化应急处置的任务,对这一场全新的“打浒”战斗,感触颇深。
6 @$ u+ C- s# j. h' D
' P: i" a* ^8 o7 Y/ t& ~. o- c0 I$ w4 d0 Q" M2 T F! ]- A
将打捞上岸的浒苔进行腐熟处理,然后在海洋上定点投放,最后实现在海水中自然沉降消解……这种浒苔处置方式,在国内外还是首次应用,被单俊伟形象地称之为浒苔“从大海里来,到大海中去”。可以说,青岛创新型的应急处置方式,为海洋生态治理提供了一份“范本”。: b/ V/ U/ u. W% X b6 |
02: _% m3 X6 X- B7 b& @
巨量浒苔来袭,远超资源化利用能力. C ^6 y% c4 f3 M
1 x, k6 d! q, j' N
3 ?, H. f2 |; Q$ c. C1 H( p: P- k跟单俊伟初次见面时,是在7月13日。因为长时间靠前指挥,他满脸被晒得通红,累得几乎没力气说话,声音很轻。打过招呼后,他说:“今年浒苔处置的难度超乎想象,异常艰苦。”而记者来得实在太巧,因为他当天穿的是这一个月以来唯一换的一套干净衣服,平常都是穿着工作服在码头一线,显得“不修边幅”。
, [% U0 ~. X$ j/ i
( U" t3 l; @. @6 V0 V
" ?) P2 X# D) E' l% _3 ^自2007年以来,浒苔绿潮已连续15年袭扰青岛。这种主要生活在潮间带滩涂、岩石上的绿藻本身无毒,但由于适应环境极强,“随遇而安”,而且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有性或无性的方式惊人地繁殖疯长,因此大规模暴发时“遮海蔽日”,不仅堵塞海上交通,影响景观,而且衰败后如果打捞不及时也会造成水质污染。
6 _* `! V8 b. w# F/ s$ T# T# ]5 {& |+ j
( l+ U4 n) a4 h' ?' U; \
在单俊伟看来,青岛“打浒”10余年,其实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前期,由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承担的黄海浒苔绿潮监测预警工作,通过早发现早预警,实时掌握浒苔分布情况和漂移路径,为设置海上拦截网等布局提供了基础;在中期,青岛构建了“2+X”海上浒苔打捞模式,以海大生物“海状元1”号、“海状元2”号海上浒苔综合处置平台为依托,配合百余艘打捞船在重点海域开展打捞,最大限度减少了浒苔进入近海的数量;在后期,青岛不断探索、完善了对海上打捞浒苔的处理方式,利用海大生物占地170亩的胶州浒苔资源化利用基地,将浒苔“变废为宝”,用于生产浒苔肥料、添加剂等产品,实现了对青岛打捞浒苔的全部资源化利用。
2 {* _5 V. m4 n1 D; S8 k. `) c% W8 f1 f1 ~+ P4 N1 u
) Z! j! f3 G! g4 q8 F& x" ~: v
但是,今年天公不作美。“风和流正面面对青岛,海面上聚集的大量浒苔越过拦截网,不断涌向青岛近海,让打捞人员没有一点喘息的机会。”单俊伟说,在打捞高峰期,青岛每天400余艘船在海上打捞,日打捞量高达3万吨……除了夜间之外,其余时间都在连轴转。数据证实,7月中旬,正值青岛浒苔聚集的高峰期:青岛管辖海域浒苔最大覆盖面积达1746平方千米,是2020年最大覆盖面积的9倍,是之前覆盖面积最大年份2013年的2.4倍。面对巨量浒苔侵袭以及大量浒苔被打捞上岸,后期处理随即产生困难。“胶州浒苔资源化利用基地自7月14日开始,24小时对打捞浒苔进行烘干、生物降解等,通过制作或提取海藻粉、浒苔多糖进行资源化利用,满负荷工作1个多月。”单俊伟介绍,即便如此,每天2万到3万吨的打捞量,还是远超青岛每天5000吨的资源化利用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海大生物在青岛市科技局的专项支持下开展了浒苔无害化应急处置。1 j) x: u8 c0 B
. G8 h0 d3 g. X+ B3 \4 d, d
4 D" q/ u: X- C" `, K单俊伟把“办公室”搬到了青岛后海码头,日常打“浒”工作表安排得满满当当,“早晨不到5点就起床,然后在无数个工作群中回复、沟通,一直到上午8点。随后在一线现场指挥、调度,持续到凌晨成为常态。”
4 G3 [$ m, W" Q* W G6 B
* ~, i! I* s+ o. E6 O% C3 z1 m$ R; F0 \03
# d( w9 m8 x. z* s" P! }无人机喷洒腐熟剂,浒苔“腐熟入海”自然下沉
4 j* V! y2 j& o# P+ d( p2 S
6 _' [4 b( G5 ^; l" l. t0 t- j! m# k; r, D; h; g. N( m" ^2 h
从单俊伟提出浒苔“从大海里来,到大海中去”的想法,到真正开始实施,经历了三次专家论证。从海洋生态系统、渔业系统、海藻的降解产物等方面分析过后,专家们最终认定“可行”,不会对海洋产生负面影响。" I% e! R0 W* X6 t+ L
{$ ~& P ]% J+ W5 A! U! H
( l, v" F6 n% u) A7 j# D5 f$ i随后,青岛协调划拨了一块约300亩的土地作为应急处置基地,位置即在青岛后海码头。记者7月中旬来到该地时,只见大量的浒苔堆放在地上,载满浒苔的车辆不时穿梭而过。现场工作人员给出了一个直观的数据:处置场有500多人在进行工作,每天有800-1000车次对浒苔进行运输。7 S' F7 I% p2 r( }, Q6 ?6 ]- d
0 w, S* f7 |) { a( V, m/ N
+ B- Q, `) J2 H$ S- v& e* e: q“解决如此庞大数量的浒苔,‘科技’在其中起到的作用非常突出。”单俊伟说,处置浒苔不仅要有科技的思维,而且还要有工程化的思维,要以切实可行的手段解决大量的问题。他举例说,有些专家提出浒苔可以给牛吃,但浒苔极易腐烂,且在百万吨的“收获”面前,此种举措恐怕是“杯水车薪”。* o! k t! P% g- u8 R' A- x
7 ` a0 V1 c4 H* B+ A% a9 c
7 W" u% @* w5 }' R/ G" i根据十余年浒苔处理经验,单俊伟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腐熟入海”。在青岛后海码头办公室对角,堆放着多箱由海大生物研发的浒苔快速腐熟复合菌剂,标签显示,该复合菌剂的菌种由枯草芽孢杆菌、冷解糖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组成,使用方法是每吨鲜浒苔用量1千克,均匀喷洒在表面。现场工作人员将腐熟剂倒入无人机“机箱”,随后通过操控无人机喷洒到地面浒苔上,对其进行腐熟处理。大约经过24小时即可完成腐熟,腐熟后的浒苔随后被运送到离海岸大约50海里的一个区域进行分散投放。4 p* T5 C6 o. o9 g$ U: O% M
0 a( \5 Z0 p5 d4 v1 V N1 N( x4 J7 c, @2 j" c% u, O: m
浒苔由海洋到陆地再到海洋,为什么要经过陆地这一个环节?投海后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这是单俊伟要重复进行释疑的问题。“浒苔在海面上有千万吨,我们此前每年只打捞了几十吨,剩下的都去哪里了?”单俊伟自问自答说,浒苔分布广泛,绝大多数在海洋中自然消亡沉降到海底。浒苔腐熟处理只是一个生物降解的过程,经过腐熟后的浒苔成分没有发生变化。而经过处理后,腐熟后的浒苔在海洋中就会快速自然下沉,减少了自然衰败造成的水质污染,“就像把一把米饭投进水库里一样,很快就不见了”。2 n; V2 b* ^ [% M. ~) u+ p/ J- U/ `
+ m+ w5 \! ], q6 x; K; V' M9 [
- r; O. @$ F7 }& C6 g
据了解,浒苔腐熟入海后,相关部门全程、持续进行了海水检测。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和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海水取样进行检测,均显示没有异常。经过近两个月奋战,青岛浒苔灾害得以控制。海洋生态治理,让这座城市再现湾美滩净。
4 e% n! g0 R9 Y3 }, y9 i8 n& p' s2 f' N# I+ [ M) h% r+ k; f
$ x9 X2 V: h+ Y1 X5 r0 x& D% Z对于单俊伟而言,他关注的焦点一直都是浒苔后期处理问题。腐熟入海,为青岛浒苔处置提出了一种新办法。在8月20日青岛召开的浒苔灾害应急处置指挥部工作会议上,该举措得到肯定,“固化、优化海上投放处置方式”,成为今后青岛浒苔处置的一条重要渠道。7 q3 F* D) L/ O& y* B |0 v
, Y" L7 @2 \6 x/ S* g8 E1 V( q: w k; k( U; j
7 z3 {4 e9 ^: r- U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f Z( X% [% _" ~0 c: j& F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