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熊核动力雷达海洋监视卫星。
1985 年 9 月 13 日,帝国空军天界之鹰 Celestial Eagle F-15A 76-0084 发射 ASM-135 反卫星导弹,以动能杀伤方式成功摧毁 P78-1 天文观测卫星。如果 1980 年代两大军事集团爆发大规模战争,战斗熊的核动力雷达海洋监视卫星将成为 ASM-135 的重点打击对象。
2008 年 2 月 20 日,帝国海军 CG-70 伊利湖号导弹巡洋舰发射 RIM-161 (SM-3) 导弹,以消灭太空垃圾的名义摧毁了 USA-193 号侦察卫星。本次行动耗资 1 亿刀,远少于高性能海洋监视卫星的制造与发射成本。
1950 年代以来每个 10 年周期内的反卫星武器测试次数。动能杀伤反低轨道卫星武器早已被东西二帝熟练掌握。大规模高烈度战争情景下,对抗双方甚至可能在低地球轨道内批量引爆由核装置驱动的增强辐射武器,将近地空间的人造设备一波带走。侦察卫星的脆弱性实际上远远超过吃瓜群众的想象。
绕地球旋转的卫星无法如同航空器般在固定空域持续盘旋。每个轨道周期内,低轨海洋侦察卫星能够将传感器指向目标海域实施观测的时间不过短短几分钟,且观测窗口非常固定,使对手得以提前采取反制措施。实现基本的全球性连续覆盖需要 20 颗以上的低轨卫星,对重点地域/海域维持半连续覆盖也需要至少 9 颗低轨卫星。任一时刻海洋监视卫星星座的绝大部分都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在兴趣海域上空运行的海洋监视卫星却寥寥无几。稀薄的时空覆盖能力使得海洋监视卫星在与敌舰队的信息对抗中处于严重的不利境地 (参见 剪水鹱:数字化战争时代的人海战术)。航空侦察平台可将多数兵力同时集结于任务空域,实现毫无缝隙的多平台持续覆盖。在航空与天基侦察平台之间,持续性差的是后者而非前者。
侦察卫星无视领空权的特性使其在和平时期极具价值。但在大国战争的背景下,低轨道卫星的生存力和时空覆盖能力都只能用可悲二字形容。
每艘大型航母可在短时间内向兴趣海域投射并维持数以十计的传感器-算力-信息中继平台 (舰载战术飞机)。与相同建设成本的海洋监视卫星星座相比,航母-舰载机系统的信息对抗投射重量要高出半个至一个数量级,信息对抗能力方面的优势则更大 (信息对抗适用超平方律,参见 剪水鹱:数字化战争时代的人海战术)。
海洋监视卫星侦察体系中,绝大多数成员在任意时刻处于打酱油状态。反卫星作战一方只需歼灭 ASBM 攻击窗口期内能够实际发挥作用的少量卫星,即可切断 ASBM 的杀伤链,导致 ASBM 武器系统的失能化。小型化低成本卫星的概念因此某种程度上是在给对手送菜,因为低成本卫星个体生存力较差 (受到成本和体积限制,加固程度低,变轨机动能力差),实现同等程度覆盖所需的卫星数量较多 (每颗卫星的观测半径较小),反卫星作战需要歼灭的卫星数量占星座总数的比例相应下降。
在实施 ASBM 攻击前临时发射卫星的思路很好,但出动高超音速侦察机能够达到相同的效果,且准备时间更短,协调难度更低。同时卫星固有的脆弱性问题依然无解。高轨道光学/红外卫星相对而言不易受到动能反卫星武器的威胁,但可被激光武器致盲,且无法穿透恶劣气象条件,追踪隐藏在天气屏障下的海上目标。
ASBM 是机动再入器 Maneuverable Reentry Vehicle MaRV 弹道导弹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产物,并不是什么横空出世,彻底改变海战范式的神奇武器。以陆制海从二战开始就是军事斗争的常态 (当然冷战后一超独霸的时期很多人集体失忆,把帝国军横行蓝星妄想成了历史常态),ASBM 则在以陆制海的箭囊里,增加了一支利箭,仅此而已。预设 ASBM 不可战胜的结论,据此反推得出(ASBM 杀伤链在航空兵覆盖半径外发挥作用所必需的)卫星无敌的论据,无疑是荒谬的。
ASBM 级别武器的 MaRV 雷达寻的头孔径只有数十厘米,重量限制也显而易见,完全无法与舰载电子对抗系统在功率孔径和信号处理能力方面展开竞争。光学/红外寻的头则极易被激光武器压制。缺乏充分传感器能力-算力支持的 ASBM,命中概率将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突防能力再强也不足为惧。ASBM 的有效作战射程因此由战术航空兵的作战半径界定(在潜在敌战斗机活动区域内执行任务的 ISR 飞机需要战斗机保护,现代战斗机自身同时也是能力很强的 ISR 平台)。
在陆基航空兵有效覆盖范围之外作战时,号称航母杀手的 ASBM 只有在己方航母编队的支持下才能真正释放战斗力。ASBM 是对消强敌航母兵力优势的利器,而非航母这一武器平台类别的取代者或终结者。ASBM 难以拦截 & 仅被赤兔军掌握的现状也不会持续到地老天荒。神话 ASBM 的行为可以休矣。
ASBM 单杀伤链包打天下想法的持有者,思维方式本质上仍停留在(飞行员)眼球对(防空炮手)眼球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