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渔记|基于互联网+的海洋资源环境保护

[复制链接]
; Y( F; c- p/ W# m, Q
" E3 l. }8 g3 @$ V% n 6 M% f1 d# ]3 c9 c

海洋监测手段:

1 z! C: ^0 `; c, {) o8 }" Z+ `$ @

现阶段,因为自然灾害对沿海地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2000亿元,对海洋资源环境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海洋的监测技术也越发的先进,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了海洋数据的特征,进而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

1 K* W+ Q* }( J; Y4 H# J

一是,船载快速监测系统,此系统是安装在船上,船在航行的过程中,就可采集到海洋的一些数据,并可对数据进行时时的传输。但是此项技术的实现的前提,就是必须保证通信的实时性,可利用卫星组织,实现数据的处理和传输。

* G- ~2 j; a2 P6 A/ C) [ G3 _ V

二是,遥感监测系统,利用遥感无人机,在空中对海洋资源环境进行检测,并以图像和数据的形式,反馈信息,并将信息存储到处理中心。与船载技术具有相似性,遥感技术的实现,也许保证通信的准实时性,利用陆地上的数据处理站,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并利用以太网进行链接。遥感无人机每次监测的数量约在6060 MB。

" [$ f v1 n7 t0 h; I

三是,水下无人自动监测站,此技术的实现的必然要求同样是保证通信的实时,所传输的数据文件是设定好的数据文件。利用远程拨号的方式,实现数据的传输,每天的数据量大概为5 KB。常规的海洋监测业务系统,是利用海洋监测船对站位进行固定,进而有效的获取数据,可对不同的格式文件进行传输,每天数据传输量大约为3 KB

, P" B2 ?$ D; Y/ H$ r3 R P$ k& H " a: K3 e5 d2 w, }9 P$ t7 w! ]9 l

7 z* h' ~! n# p

& A+ t, A. u7 f8 _ i6 ], j6 t; q0 }1 d# P
' z; h9 |$ W. J/ N* k2 b5 i; X ( e1 W7 Q3 ~- _8 a" B + l9 a. r9 F& F. h+ P4 W # t, U V; D/ C- d, l ; A* e/ f4 \: V$ N) U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那些果儿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