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是长岛?- i$ S2 g7 S* o/ T0 ?% R k
6 [" ]6 u, a2 v2 Y: I2 P3 U" E+ I7 l ?3 e) y9 k
“退”一步,海阔天空。80台风机全部拆除,5万平方米基座生态恢复全面完成,昔日“风机路”变成了靓丽海景线;完成近岸养殖腾退1.77万亩,建设海草床1.6公顷,减少入海排污口1038处,海水化学需氧量(COD)浓度比2017年降低51.3%,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7 A4 O# l3 m+ F% n
6 b9 a8 [ j8 i7 S
2 S8 _8 \7 d8 B+ X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是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当时代需要和原有利益发生矛盾时,长岛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减少捕捞渔船、污染企业退出海岛、多方面修复海岸线等有力举措,让我们再次见到今日“人间仙境”的长山列岛。0 o! o2 l8 d* [. s6 W8 I
2 G, c3 Q( Z$ X1 j6 h: H
% X1 _( R( ]- K0 Z
“进”一步,向海而兴。长岛以海为田,修复海底生态的同时,开发深海可持续发展产业。累计投放人工鱼礁130余万空方,增殖放流各类鱼苗3000余万尾,下水多功能海上平台5座、大型智能网箱13座,海上观测网系统14套,初步形成了“海工+牧场”联动、“陆海接力”兼容、“大渔带小渔”共享等多种模式协调发展的格局。长岛先后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 6 处、省级海洋牧场 8 处,投用深海智能网箱 13 座、海洋牧场多功能平台 5座。在科技的助力下,长岛迈进了耕海牧渔的新天地。
3 g3 w' S- l; [& x* N% w9 |' L" y+ Z8 m) r5 V
% r6 g- Y/ ~8 Z3 H f5 ] Y* H& a长岛,正依托“美丽海湾”建设,建立和完善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海洋生态经济体系,碧海之中,长岛这颗海上明珠更加璀璨。
; ?6 I' |' O3 E& @& O# H; L/ Y9 a2 `+ @0 s; r3 z: j
, m" }# A8 r" O& p; _
看“生态画卷”下的长岛,大叶藻又在海滩礁石丛生,东亚江豚、斑海豹等濒危生物频繁群游,鲸鱼、海龟经常现身,东方白鹳、黄嘴白鹭等濒危鸟类明显增多,鸟类数量由333种增长到369种、提升10.8%,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初步绘就。
" P7 C! {7 G/ f$ X+ D$ M' n( B3 j8 e4 ?+ @+ S
0 F- a g( m' d8 m
看“绿色产业”下的长岛,实现了近岸养殖向深远海拓展、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型、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跃升。生态旅游迈向中高端,海岸休闲、海上环游、渔家风情、夜间经济等统筹推进。绿色、循环、低碳的海洋新兴产业,将海洋生态环境的效益最大化,推动海洋成为生产、造福人民的宝贵财富。
- \4 B4 v% ?( @- \+ Y4 M! t) L
/ a& }, K8 ]! l# `
, |* I, W2 K7 m7 H2 P: U i为生态留白,为发展蓄力。如今,长岛实现了华丽转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海岛实践,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海洋生态基本形成,生态魅力初步彰显。) T1 t* {% F8 Y: N1 L
- o$ Z: t1 H3 I% E/ q0 o
! z5 S, \$ Y* w8 u% h4 s长岛的蝶变,正是烟台全力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烟台致力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不断擦亮烟台海洋生态靓丽“名片”。针对海洋生态保护中的具体问题,烟台持续加大海洋生态修复工作力度,坚持保护与生态整治并举,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科学修复,有效改善了海洋生态环境,丰富了海洋生物多样性,提升了海洋生态服务功能。一幅海更蓝、民更富、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b5 l- q; ]4 H) ~) P% ~% a
- t' u+ T( W! d' ?2 r6 [# U+ Y; m; e; R
如何保护好海洋生态系统,让“蔚蓝”之美世代传承、全民共享,无疑是一道时代命题,而烟台用最有力的措施,用最亮眼的成绩,交出了最有价值的蓝色答卷。1 A# ^& b; V( Q# T5 M( y
* t1 j: f3 y2 O! _9 A
4 U G w4 x& U I* O& w3 \0 o: [
; ]/ h) l: H7 F- Y挺进深蓝,向海图强,守护蔚蓝,未来可期!% R! f9 C$ C+ _: m
/ l; q. r' A2 r$ [4 L5 g5 s
来源:烟台海洋& s5 w- I+ O, X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