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质构造解析工具 -海底构造地质学

[复制链接]
' Q/ ~7 z2 h/ ^& `% o( v$ |( Z7 B

. D k5 J D2 z% h1 {4 x) K

自去年3月28日入坞建造以来,新建破冰船“雪龙2号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G v7 L; {, Q' _3 F; K7 a* y: c

6 R* L: M8 o% J( z" B6 h/ F8 K! |5 g# X4 M

,9月10日下水并正式命名‘雪龙2’号,目前舾装与内装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并陆续开展设备系泊试验,择期开展船厂试航。”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船舶与飞机管理处处长徐宁近日接受中国海洋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船项目的顺利开展,标志着极地中心船舶管理模式将由单船模式向多船模式进行转变。”

) R! N# d9 |6 _, c. f; V0 h: q* S1 ?7 G" ?, S3 B0 d

据了解,极地中心2019年的船舶管理工作将围绕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全面运行,加强安全管理;进一步推进船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支过硬的船员队伍;完成“雪龙”号修理和“雪龙2”号建造和接船工作等四大方面的开展。

5 d! L+ P9 O, S7 H! ]

徐宁介绍,近年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高度重视船员队伍建设,组织现有船员进行技能培训,阶梯式培养高级船员,陆续招聘新船员,壮大船员队伍,现共有船员78人。“雪龙2”号已报到船员31人,高级船员已经正式任命上岗。但随着‘雪龙2’号的入列,极地中心船员缺口依然明显。下一步在加强现有船员培养的同时,还将继续招聘新船员,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梯队结构的船员队伍,保障“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的持续健康运行。

+ Q6 }. h# s9 j/ h9 h% p

“雪龙2”号的建造工作技术要求高,时间紧,是国内首次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针对建造特点及难点,作为建造方的江南造船厂编制确定了17项攻关项目,协同极地中心开展了全回转吊舱、重量重心控制、智能船舶等多项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保证了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目前,江南造船和极地中心都已进入了倒计时的冲刺工作状态,轮班工作,加班加点,力争高质量、按计划交船。同时,“雪龙2”号船员在厂期间也在抓紧熟悉机器设备操作,掌握船舶航行各项技术,为新船试航做好准备。

" E" D6 V$ }& b( B* }

据了解,2019年,在“雪龙2”号交船后,7月将实施南北极试航,开展实船破冰试验,验证破冰性能指标,同时开展科考甲板机械、船载声学设备、CTD、走航观测系统等科考设备试验与验收,择机在北冰洋中央区开展海洋调查各项试验,11月首次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

) W! n( s; P8 e

. q* z3 A& G& j; [% n3 t+ y

(2018年9月10日,“雪龙2”号下水暨命名)

1 N8 {6 V# t. f3 P+ o( P4 G4 G

自主建造破冰船

2 `: k, g, u" e: Q. t1 x6 @: X) a

在“雪龙2”号交付前,“雪龙”船承担着我国南北极考察的后勤物资运输、人员输运和海洋科学考察任务。但“雪龙”船破冰能力不足,极大地限制了我国极地考察的时间和范围。新造一艘破冰能力强、科考手段丰富的考察船,成为极地考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 Z3 J: z+ J0 C: @- T( J5 ~

2011年7月,“雪龙2”号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2016年12月20日,正式开工建造。但是,极地考察破冰船对船舶的设计和建造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此类船舶的建造在我国造船史上还是空白。

) v( ^8 e/ F' O

“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是新船项目的定位。针对建造特点及难点,建造团队编制确定了17项攻关项目,开展了全回转吊舱、重量重心控制、智能船舶等多项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Z/ r& ^+ }( n( X4 J) E

2018年夏季是新船建造的关键期。建造团队所有人放弃了高温假,完成了114个分段制作以及11个船体总段合拢,全船无损探伤检测等,各项指标一次合格率达97%,船舶舾装率达到73%,全船92%的设备安装结束,达到完整性出坞状态,生产状态整体可控。

" m! R$ \$ ~4 D3 e) ]: I

艏艉皆可破冰

2 u8 S0 X! j( J4 J

极地破冰船一共有7个破冰等级。如果将破冰等级按照金字塔状划分,“雪龙”船的破冰等级为PC6,位于金字塔的下层,“雪龙2”号的破冰等级则是PC3,位于金字塔上层。

* P7 h. l* G+ {" V1 ?5 C

作为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破冰船,“雪龙2”号采用的是先进的双向破冰新技术,不但可在1.5米的冰层上破冰前行,还能倒车破冰,确保船舶在10米~15米厚的冰脊中不被卡住,极大地增强了船舶安全性。

% t: q8 x+ g+ y* c0 A1 H; ]) {

此外,“雪龙2”号还配备了动力定位系统,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可实现原地360°自由转动。动力定位技术使“雪龙2”号在4级海况下可满足大型科考设备的定位收放要求,在6级风、1.5节流时能满足漂泊调查作业要求。同时,该船还采用被动可控式减摇水舱以改善船的耐波性,提高了新船在极区作业时较常见的小回旋空间、大风浪海况中的安全性。

: I* l3 l' f P2 U) M

新船的“十八般武艺”

' [" S8 J8 m+ Z% y$ _6 O, _

“雪龙2”号船装备了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实现科考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自洽,将成为我国开展极地海洋环境与资源研究的重要基础平台。

6 f, f. o+ _" y* m' W

在南北极地区监测大气要素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雪龙2”号将装备先进的极地大气与海冰观测系统,主要包括气象遥感卫星接收系统、船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海/冰—气界面湍流通量观测系统、船基海冰微波散射计等,满足未来极地大气和海冰综合调查需求。

6 r8 Q( M2 X8 ?( b( J% q

南大洋占全球大洋面积20%,在全球大洋环流、碳循环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雪龙2”号水体环境调查系统由物理海洋多参数理化数据采集与探测系统、走航式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表层海水连续采集及基础参数监测系统、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等组成,能够完成海洋多要素连续自动测定,具备实时原位测量、实时显示、自动记录处理功能。

% j' z" }, q; y0 ]3 k

海洋地震勘探是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是研究海底地层学、构造学和海底沉积的有效工具。“雪龙2”号将配置能够进行完整极区地质构造解析能力的一套240道地震勘探系统,将极大地推动南极周边海域海底地质研究,加强对南极周边海域资源分布的认识。

) A: u0 W" S2 e, b$ y

南极冰架的平均厚度为475米,面积达140万平方公里。多年来,由于技术装备的限制,我国缺乏获取南极冰架下水体环境参数的手段。“雪龙2”号配备的有缆水下机器人和无缆水下机器人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

x1 G4 m9 ?9 g# y0 i8 d

“自学成才”的智能船舶

7 P8 a) R: B5 c

作为一艘“智能船舶”,“雪龙2”号有一套集智能航行、智能能效、智能机舱、智能船体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安装设置了7000多个智能感应点,可收集各种信息,丰富数据库并继续“学习”以优化船体功能,使其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自动驾驶。

7 C* P% H4 E% R+ h# V, r

据了解,船舶智能航行系统主要由恶劣海况航行分析系统、航线优化系统组成。恶劣海况航行分析系统可评估航路航行风险,在超过临界点时采用航线优化功能,选择替代方案,最终交由船员选择。

# {# ^1 _. I0 n; e6 {) u: S* I

“雪龙2”号还建有机舱智能化集成平台,可以对主柴油机、发电机、电力推进舱、辅助设备实时监测,分析评估,为船舶操作提供决策建议。

5 ]1 i7 G& |5 S/ \" y

“雪龙2”号的每块钢板都有数据档案库,可实现设计、建造和营运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数据的融合,为船体安全和结构维修保养提供辅助决策。此外,船上的智能感应点能够提前发现船体潜在的安全隐患,实现对冰载荷的反演计算和报警功能。

相关阅读# `: A' g3 B; n T+ ^+ Y5 U

► “雪龙2号”将于2019年开展南北极试航 | 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获悉

6 {, N! R( A/ Z/ B- h3 f+ I

► 首艘“中国造”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下水!

5 o9 z0 @+ Z; g$ k8 ^* ^) I8 `

► 我国首次在科学考察船上配套智能机舱系统 | “雪龙2”智能机舱加装工程合作协议在上海签订

/ L! Z4 N( E; b, }! J

► “雪龙2”号干嘛要国外设计?船载直升机就非得进口?

END信息来源:观沧海微信公众号、中国海洋报 作者: 赵宁;央视等大家都在看 , I* j+ R$ x9 f! n

官方授权独家首发《珊瑚礁科学概论》

; q( f, W* c' J4 W- f$ H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海洋环境监测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 `- R! ]# D- S% ]6 l/ f- w; j

《10000个科学难题(海洋卷)》全网独家首发海洋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主要聚焦在?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二级学科有哪些?| 

" _' u9 h3 H# Y, i3 M X- x

《渤黄东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专著出版发行 |中科院海洋所宋金明研究员等编撰

9 y* K/ B3 i8 N4 x, k8 m

8 m2 u( U: |7 I8 D3 Q. x6 L2 \) F* ?! C

7 l* d: Z1 o( S+ h# w; R [

海洋知圈

; K6 P3 a: x R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 q- |( B1 O: V: c) i" W% W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3 f- f* a: m2 f5 X( N

+ X1 Z! s4 U1 [7 U" |: B9 U8 P

$ w4 g2 |, Y% L$ f+ ?3 M$ T 0 S) B- P9 [' Y4 t% B( Y1 N9 \& N. G! I w 1 l+ a9 [; I" K7 o9 I- h( G0 D( U* V( I3 w; D3 T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三观道人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