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 k* X6 r$ m
/ Q- M$ Q9 h9 i6 Z$ B, {, C
1、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 [7 O4 r0 y: K' O# e
, {% W+ p5 R m% E
5 c) y7 {& V5 c+ [ p6 B (1)选择该院校该专业考研的原因及考虑到的因素。
1 [5 `/ P+ Z9 T% g0 ? R- ?1 Q
6 s4 o$ w2 P, h1 m1 s
) B1 R4 W( K7 b 7 ?& b8 M$ j) x) E- V3 D
) i- G! E5 y$ I( w. t
% h7 Z' r8 Y9 n+ n1 z' z& X# r 很高兴能和学弟学妹们分享我考研的经验。我的本科是一所双非二本,我不想安于现状,毕业以后草草就业,过着每天早九晚六的日子,所以选择了考研,并想考上一所985、211院校,既然有机会能往上冲一冲,那为何还要考本校,所以我最终将目标定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首先我觉得他的地势比较优越,位于首都,对将来就业会有好处,其次,他是一所211院校,我觉得自己可以搏一搏。
" V& b, G, V" E6 [2 V6 \, E) j+ N L' | ' @: a% i3 t1 C, ^) E, L
) p; ^- g6 O3 c( i. p# ~
专业的话,也正因为地大里有我所学的专业,地方也正是我以后工作想待的地方,所以我也不是跨考,就考了本专业的研究生,专业代码811。 1 ?/ E; T; Q) A
2 a1 _9 D- M6 ~( D' F+ P( t " }/ l: v) w( N! h$ b( \9 F9 J- P$ B
(2)该院校该专业考研报录情况介绍、考研难度分析。
5 X7 p- X9 s! f+ e: V7 q ( f3 y# g& `2 ^2 B
0 Y" f& ]/ Y X/ j 地大的报录比具体情况我们作为学生还是不大清楚的,但是我知道地大非常的人性化,只要过了国家线,就可以进复试,拟录人数在90%以上,进复试以后哪怕你报考的专业进不去了,也会给你机会进行本校调剂。在我看来,基本上能过国家线,只要成绩不太低都可以留在地大。当然这也要看每年的报考人数,大家也都可以看见,一年比一年考研的人数,那是猛增不减,所以考个好成绩才是硬道理。 ( m8 V) Y; `" f
/ r4 b- e( @6 z4 m% o- b
/ [: t- R- `; {* a- f- a. E 2、初试经验
. v- b& ]2 d9 `; y+ ~5 b
1 e2 N. _( b( m3 v0 i 8 L; P7 j( C6 |8 w
(1)专业课
3 {9 _& R6 C8 J* b% O( G
% ^; s* S: {; V ' R3 H, Z# q* W- i0 p: L2 d8 q- C9 P
专业课的话,首先要从参考书下手,田淑芳等人编的《遥感地质学》,还有梅安新等人编的《遥感导论》。以这两本书为主要参考资料去背知识点。 ) T/ x+ }9 O W$ e2 ~' Q
$ k2 Y- M! D/ L8 \
2 l* H- L1 M( J& z z 首先要先熟悉这本书,我作为非跨考生,本科的时候有接触过这本书,所以可以直接找到每章节的知识点去背诵。当然对于跨考生来说,那就需要从认识这本书开始,然后再慢慢的熟悉这本书,其实接触每一本新书都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可以先打开目录去看看整体共分为几个章节,每个章节又有哪些子标题,了解了这本书的概况,那就可以开始翻开书学习了,最起码一开始要把整本书通读一遍,对于整本书有了一定的掌握后,每章节的重点我们心中大概也都有数了。
' U7 H8 y: F0 Z8 g- j2 I/ s" M+ c' M ' V9 p5 }# J- ~, T* e
7 C4 y% [! ^7 b4 Q& E
接下来就是找到历年真题,毕竟是考试,我们还是需要有真题作参考才会更加稳妥。有了真题以后我们可以大致的对于每一类题型做一下概括,比如:名词结束这类题,出题主要分布在中间几个章节,那么名词解释这类题我们就可以着重去背诵中间这几章。当然不代表别的章节就不重要了,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做一些取舍,那就要做出最有利的取舍。 ; A/ p) w) z, P( }; K8 u
1 t+ u9 Q* m4 c3 g0 F
7 \: H" M2 \0 n; f 一定要保证真题的每一道题目都要会背,因为我们可以发现每年的真题与往年都会有一定的重复,所以这样做最起码能保证出过的题我们不会丢分。 9 O( [! r3 m8 R( p7 `# V
6 I/ A0 G* ]: X d5 r
. r8 j w- }2 F% Y& X) H E3 l% G (2)数学
: j7 Q% z8 z$ I: w $ C) e) O* \$ V( \
_2 ]( p; e: ^3 p. W
数学是我们从小接触到大的科目,所以没必要像专业课那样从头开始认识,但是对于一下定理还是需要去记的。我直接就看张宇和汤家凤的视频,跟着他们的导学案去学的,一直跟着记笔记,然后中间穿插着做他们的练习册。
0 {8 @* R' _: U4 \3 M 6 ^! y* t& J" R2 F: D4 f6 g H
/ Y: G4 I0 _. J$ F$ |1 [
我最开始看网上都说汤家凤的基础课好,所以我就去听了汤家凤的课,但是他的口音太重让我有些不习惯,就换了张宇的课,但是听了几章张宇的课以后发现他的思维跳的太快了我跟不上,最后还是又从头开始跟的汤家凤,不得不说汤家凤讲的是真的细致,慢慢的听习惯了他的口音还觉得挺好玩儿的。
j# {" s1 k( ?: i
9 ?, P1 J$ i2 ?4 U* }3 j1 [
' e- e \7 o; y! X, M 不论是选择了张宇还是汤家凤,或者是其他的什么李永乐等等,哪个老师其实讲的东西都是那些东西,有可能顺序不一样,讲的方式不一样,但是老师们之所以能在万千老师中脱颖而出,就说明他们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不用再去犹豫哪个老师讲得好哪个老师讲的不好,只要你能听懂你能跟得上,你听得进去他讲的课那就跟着他,不管是哪个老师,一直跟到最后肯定不会错。
- Q1 s n. ?& I3 s" W
5 L4 D# V9 U/ c: u9 x
# S! ^% e9 i: s/ B+ |. X0 Q- M 最重要的还是题海战术,不得不说对于哪科考试,题海战术YYDS。
& }% O1 A7 n9 K : z5 X; l9 G1 V/ S$ N& k [ i
! H' T# B+ D4 l
(3)英语 ( X; w% y! T- J* Z
+ J- N/ @) l! d4 w# ?- n2 F! i
. v/ C* ]0 h+ K! j1 [ K 英语无非就是单词,长难句和作文这三样东西。首先考研英语考的就是熟词僻义,单词是基础,要是自己连这个单词最起码的意思都不知道,那熟词僻义的熟词都算不上还怎么继续下一步,所以从一开始打算考研的那一刻起就要坚持天天背单词,积累自己的词汇量。
" M1 X1 E$ Z4 Y
# G$ B+ b0 _; ?* z1 V4 V0 y : m0 N6 v/ Y( G9 C
然后就是长难句,跟着刘晓燕也好何凯文也好,你喜欢的就好,怎么开心怎么来,只要能学会长难句,他讲一句你跟着翻译一句,关键还得自己多练习,记住,题海战术YYDS。 , ] a3 C4 O4 ^. {
1 c1 K: I# n1 X p5 p1 Z # J2 j2 f0 `) V3 t4 Q9 ]8 u
作文呢就去网上找模板,多找些模板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模板,等到考试的时候最起码不会和其他人千篇一律。可以每天背一句英文的名人名言,这样的话用在作文里也是提升了整篇文章的水平了。 * D% y" P# k- z3 @. ]
0 K1 F4 K5 ~, s* m4 W
/ o- X Q+ p8 t (4)政治
^4 i( j* r: d* y6 A( ~ m
! R& p- r* |9 ?/ r' | ) R% p# j9 ` I$ v' O8 _% Q! A ^
政治老师也有很多个,我最长听到的就是涛涛、腿姐和肖大大。我个人比较喜欢涛涛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所以对于我来说听他的课就是一种放松,学累了的时候可以听听他的课来放松放松。平时就是听课划重点,不需要做过多的练习,到了最后出了肖四肖八就开始做题背题就好。
1 w- n( g! ?: z5 V& j/ j" } 7 k) n& h! G- d
I# v1 J/ v0 W. N
3、复试经验 0 h1 n% g( ~0 S6 ]& P X
2 O3 f2 W* I9 L; P2 {. y
; @4 ]' \( F- S. ^, l
(1)复试内容 . [8 m: I; E. V, @
1 |! ~( S1 u$ z2 Q- M/ x _; [ + b) ^2 F2 b2 ?9 e( a4 d- _
在复试之前,首先会给几个题目,让学生们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两天时间写完并交到邮箱里,这算是线上复试的一个笔试科目,紧接着就是复试当天,先进行PPT介绍(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小论文介绍),介绍完老师会对PPT内容进行提问,接下来进行英文自我介绍,再给出英文文献的一小段,读并且翻译,最后进行专业课问题,给出两三个专业课问题并进行回答。
8 N9 b. A' j7 X. z
% R$ F4 Y0 K* ` & g- I$ G$ u$ _/ M
(2)复试难度
2 K) W- w+ X- ^. ~
T' f+ \3 [$ Y/ @ ) P, ~# R( _' u# [! U
复试的难度大小我觉得主要看自己准备的充不充分,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啥都不去准备当然难,但是准备的够充分的话,这个复试其实不难。 7 d2 P4 h3 s0 m& W4 I
: Z3 e. d+ _3 d$ P
' l @& [( T8 @5 x, e
总的来说,最难的就是那个小论文,写完了小论文,之后的PPT准备,英文自我介绍的准备,以及专业课知识的准备,只要准备的够充分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这样看来是不是复试其实并不难。 9 p9 t* z6 G0 Q. d/ B
+ n4 [4 h7 o- t5 }; N
|' h5 e& s3 @2 V (3)复试命题偏向
+ V" q& v7 L* H8 t: v ! ]0 H& b# U2 t1 M( t
7 L0 Y9 z& U4 n- I! L+ c5 [
复试命题的偏向肯定是偏向于遥感方向,毕竟人家是这个专业的嘛,也不可能去出别的专业的问题。
/ Z! P" z w5 o; I6 w$ [% _ 6 Q( b' ~- o% z, F- b& z
* _; l& s7 t7 F9 p6 h+ c, F4 e8 H* y
(4)院系复试特点
. q" H8 c: r! M8 |- s( H
$ T f% U6 S; h X/ j0 f0 @# h2 Q$ B 9 _- K/ u2 c8 C7 Y. I
其实复试没啥太大特点,就是老师一天要面试很多人,从早忙到晚,人家也很累,你复试的时候回答问题,不会还在瞎编,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人家一下就能听出来你是不是在瞎编,所以别浪费他们的时间,不会直接就说不会,老师也不会为难你,人家也着急赶紧面试完回家吃饭呢不是。
! D" v1 v* B _9 `. ` & d3 L0 W3 D' K; l0 I/ U$ J
* M4 H% |- M$ _# w$ c+ V0 Y: t
最后,想告诉学弟学妹们的就是,放平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等着你。戒骄戒躁。 9 }0 p R& s' J! B1 ~
+ y1 k5 l% u" p$ N# o# w3 E
; W2 d4 @, c0 N0 F2 }& B) y 举报/反馈 1 |$ i. C1 ~0 H9 b! }5 y
, _& K" @2 \8 e: k# G. A% @+ |' w$ G1 B" N% l2 j- ~+ I
: H; x) P0 D) P' r K6 X
$ N# s F& m+ }+ `+ D4 j0 E& t. d' g-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