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海豚聪明,到底聪明在哪?

[复制链接]
5 [4 O6 M1 P- o' S7 J( F* p* X
3 J$ [/ a% G5 g# W; J8 e5 Q

动物们的智慧往往超出了我们人类的想象,比如大海里的它们…

. @) ?; h3 Q: P9 c4 P a

大家知道吗,在水中进行观察和测量时,尤其是在比地面要复杂的多的深海里,很多探测手段似乎都没有用武之地。比如光在水中的穿透能力很有限,即使在最清澈的海水中,人们也只能看到十几米到几十米内的物体;普通的电磁波在水中也衰减太快,而且波长越短,损失越大,即使用大功率的低频电磁波,也只能传播几十米。

K- H! F# O8 u# \+ V! F5 l

因为海水中富含电解质,具有很多阴阳离子。这是一种导电介质,所以会对电磁波产生屏蔽作用,电磁波的绝大部分能量很快地以涡流形式损耗掉了。而声波是一种机械波,简单来说,声音在水中传播时会压动一部分水,被推动的水又将另一部分水推动,就这样传播下去。所以,声波的传播不会受电磁场影响,因此声波是水下信息传输的有效载体。

6 s4 F, `( y) ?. [: L

声呐的“原型”

6 {( _) r% F, T6 X0 h' s" ?

科学家研究发现,也许海豚早在几万年之前就发现了:声波在水中传播时的损耗要比光等电磁波要小得多。所以,它们选择利用高频率的声波来传达信息,它们在水下游动时,将呼入的空气在气道中来回推动,引起呼吸孔盖口和瓣膜结构的高频震动,在共鸣腔室的帮助下进行放大,产生高频声波。与人类不一样,海豚不是用嘴来“说话”的,这些高频声波最终通过前额定向发出。当然,海豚接收信号的方式也与人类不同,它只用耳朵接收低频声波,接收高频声波的部位就是前额了。基于这套复杂的“声呐”系统,海豚就可以保证这些信息不会堙灭在浩瀚无际的大海啦。

6 l8 G& }" l0 }, i0 n
0 \9 }, c% }6 m% ~6 d/ a

(来源:aiqing163.com)

& E8 s! c/ [* g1 ?3 t

直到19世纪中叶,科学家模仿海豚传达信息的方式,发明了一种碳粒微音器(也就是早期的水听器)用于水底探测。经过发展,成为现代海洋科学探测时的必备设备——声呐(sonar)!

) G/ Q+ H# {! ?0 D

声呐(sonar)这个单词是由声音 (sound)、导航 (navigation) 和测距 (ranging) 3个英文单词的字头构成的。这是一种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在现代科学实验或者其他水上工作中的使用非常普遍。

; W$ g5 ]. y" T7 s# p
, H# ?! D4 c+ i6 K3 {/ F& Q

(来源:eeworld.com.cn)

+ e, b p9 M g+ G$ L

其实不仅是海豚,水中的“大块头”——鲸鱼,也是最先“破解”声呐原理的大咖。而且,据研究,鲸鱼的“声呐系统”至少有2800万年历史了呢。但是与海豚不同的是,鲸鱼发出的是次声波,并且发声的方式也不同:不同种类的鲸鱼发声方式各不相同,对于“鲸鱼如何发声”这一问题科学家还在努力探索中。

# N K' G9 {9 }! \( f5 ?

声呐的工作原理

0 u) \7 C( D/ w; b* h; \4 J5 t- P0 w

那么声呐到底是怎样工作的呢?其实现代声呐技术按工作方式可分为主动声呐和被动声呐两类,而声呐系统一般是由发射机、换能器(水听器)、接收机、显示器和控制器等几个部件组成(被动声呐一般无发射器)。

' ~4 L! N7 {8 S- B0 u& r# r9 A

1.主动声呐

6 G4 G! G: {1 H. f1 Y9 s% f) [

主动声呐由发射机发出电信号,经由换能器将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并传入水中。声波是一种波,和光一样,声信号在水下遇到障碍物便会被反射。反射的声信号被换能器接收后,再由其转变为电信号并传入接收机,待接收机处理后由显示器和控制器显示结果。从而得出目标的位置、性质等信息。主动声呐主要在海洋测绘,海洋渔业或者海洋信息通讯等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4 |* N5 ?- j9 J8 g, q

2.被动声呐

/ g U6 C( |, U0 [( D6 }6 K$ F

而被动声呐和主动声呐最大的不同就是不主动发射声波,而是被动接收水中目标产生的辐射噪声或水声设备发射的信号。这种方式对不想被人发现的潜艇等的监测要更适合。在现代军事领域,人们会利用被动声呐监测敌舰,凭借被动声呐单程传播的优势,可以保护自己不被敌舰发现。

# e/ }; u J* S) {& f+ L
( c9 H- w0 W, o1 q( K& Q

(来源:vjshi.com)

6 n5 m5 Q5 u# F6 }

深谙流体力学的海豚

* [) X( T* ?2 c; d. ^

你们有没有发现,很多电影等视频中会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邮轮在前进,而海豚常常伴随轮船左右,共同前行。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它们寂寞了,把轮船当成朋友了吗?其实不是的,海豚们是在用行动来践行流体力学的原理。

; I2 N9 V# Y' ]# I; J+ B

1、身形

. d# Z0 F6 V6 {* E

海豚虽然看起来胖嘟嘟很可爱,但人家可是实实在在的流线型的体型呢,而且身体外侧还“涂有”一层滑溜溜的脂质做润滑剂,这种奇妙的身体构造不仅可以有效减小涡流,还大大减小了与水的摩擦力。

$ ^' K( }- t" |4 M" k+ G/ `

2、游泳动作

: ]8 H* j/ C, X; q: z

模拟计算表明,海豚上下摆尾的幅度和频率能使产生的尾涡(即尾部流场)最完整,所受阻力最小,推进效率最高。而且,海豚每吸一次气,能潜水近30分钟。这精妙的身型,科学的游泳动作,强大的肺,都证明海豚是天生的游泳健将。

* x$ {( U/ p b2 }5 P! k0 M

3、随船借力

$ a y% E) N2 V6 u

但是,这只可爱的游泳健将有时候也会“偷懒”。人们经常发现海豚经常会在轮船旁边,伴随轮船一同前进。其实,伴船前行的海豚是在借力、搭便车呢。因为轮船在航行的过程中,船体周围会形成一个压力圈,因而在其周围会产生许多压力波和压力流,此时沿着压力波和压力流的方向前行,可以大大地减少体力的消耗。所以,海豚在轮船旁边跳来跳去,不是因为多喜欢你。其实是和你正巧顺路,正在搭顺风车呢。

' I+ t: f! S) i0 o) R& L. F
% i7 A3 e! A- l! F8 l- \

(来源:japan-tour.jp)

" t, T+ { ?% }7 Q4 i& x6 @7 g

参考文献:

" H+ ]7 D+ s. C9 X5 s

[1]刘征宇,车易泽,刘伟.国外潜艇用声呐发展综述[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18(04):11-14.

: D$ T0 v H3 ` x' g3 _- B5 ^

[2]王素红.声呐技术及其应用[J].现代物理知识,2009,21(06):40-42.

; L: c8 t" F$ o6 t' K q# ^

[3]徐企华,钱纪英.声呐和海豚[J].物理教师,1994(02):35-36.

/ ]& G* E: P% \$ o" ?; U. @

[4]荆显英,肖友芙,景荣才.白鱀豚[Lipotes vexillifer]额隆的声功能[J].声学学报,1982(01):14-22.

1 Z$ s5 p7 @ X8 c* i: x# K

[5] 侯娇娇. 海豚声呐的奥秘:独特的声呐系统[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5963093000328211&wfr=spider&for=pc.2018-3-26.1 x" W5 Z7 A* D! C * ?$ U3 r" y/ K" _2 U! v7 L& |1 x

(科普中国)

2 S. s& {; @% a5 W, [) s
2 Z$ a0 y2 {% N; o5 w. m ; Z# M6 g2 ^: h r w, p* {) X, V+ u 7 n) [" d* B8 i4 `. ^" S4 H; u9 \) y! u5 H. P Y! u 9 ?4 j. [4 a7 E& }# U# G8 H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孙一震
活跃在2025-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