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c" g: R6 a2 @6 L4 t0 V) C2 o6 Q
' q- X; F7 L' L1 Y2 n8 f$ ?
潮起海之南,风云地质人。为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求,顺应国家发展需要,2018年9月1日,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九支队整体移交自然资源部,调整组建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海口中心”),主要承担海洋基础地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海岸带、岛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工作,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 . Z, V4 h" l) K N. y" Y
5 W; N9 b: `4 Y* L& d
# ^8 W* C5 ?3 c; o4 p 由军转民,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五年来,海口中心克服海洋地质调查零基础、零经验、缺人才、少设备等诸多困难,披荆斩棘、迎难而上,职能使命从“两调一查一救援”转向“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海洋地质调查”全速前进! / _ P7 G4 W1 [' C
+ V' X. c$ k- N( M. h. j2 x! V
- u' E& y. \) d" D( ^ 3 I8 f/ U9 u: s: E2 ]
) S T9 {3 `# Z! {3 @: x ( {8 @2 n$ M7 i9 E& H
图为海口中心项目团队在开展调研工作 ; j3 x* i4 q* d, _
( k, }, w3 {( {) Q% [$ \* |
6 O4 j5 {* h/ C# m* s0 h7 ` 一、数说成果 五年砥砺“旱鸭”入海今始“戏浪” 4 j t- d- q1 K; }( k0 y5 i, L r
8 y& O) \1 K( X2 S( p# S7 a% m5 E
5 j3 `6 n" V7 H" \3 z 五年来,海口中心在探索实践中逐步形成“1+1+N”业务体系,在海洋基础地质调查、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岛礁综合地质调查等方面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初步取得系列成果。 1 c! M6 M6 S; l7 s O, M
: d5 [/ c1 N! Q, t6 S
N4 ~0 T0 W* m
一是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能力初步形成。完成中沙海域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和南海东岛海域1∶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基本查清中沙海域和东岛海域基础地质条件,首次建立中沙环礁的形成演化与沉积过程模型;查明12种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规律;在中沙海域新发现4处暗沙并命名,获国务院审批,编入《南海海底地理实体名录》。 ! h7 a6 m' G$ p7 ?3 ~! m6 d6 C/ G
. ~3 Q6 O5 W! V1 E
5 X9 J# _. c H) @0 N 二是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初见成效。完成潮汕、琼海-万宁等4个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搭建侵蚀淤积机理模型,圈定砂矿资源潜力远景区8处,潜在经济价值500亿元;提交《琼海市海洋牧场建设适宜性地质建议》《琼海-万宁岸线侵蚀淤积调查报告与防治建议》等专题报告,有效支撑地区国土空间规划、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减灾防灾等工作。 ) K5 E0 j6 f4 ? f. M
, M3 i$ x0 V9 T2 v 6 F# J$ K" u2 ?- z! J
三是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稳步推进。完成三亚市周边近60个岛礁综合地质调查,基本建立三亚市海岛资源台账,形成海岛资源体系框架;取得近岸海岛背景噪声成像研究、无人机倾斜摄影调查、海岛地质演化等一系列原创性进展;提交《蜈支洲岛开发利用建议报告》等专题报告,有效支撑服务海域海岛管理、岛礁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4 m7 |- N$ x. H4 a% M% I 0 R; s( B( W' ~& a$ G
3 i: V4 z$ m6 T( q 四是针对海洋工程开发的需要,以海口中心新建造的综合调查船为母船,开发一套基于海洋钻探的地质取样与原位测试装备。对回转、冲击、静压及多模式取芯技术;力、热、光、电多功能触探传感技术;井下推进总成驱动与匀速贯入技术;地质样品与数据综合解译技术;钻探与船舶工程适应性技术等开展重点攻关,形成一套完整的基于钻探的海洋地质调查体系。技术成果主要包括井下式取样与原位测试系统1套;多参量触探探头2支;多模式取芯器3套;甲板支持与操控系统1套;地质信息处理软件1套。技术成果可服务于海上风电、油气、矿产、交通、科研等涉海领域。 8 ]5 v2 ^. U! q0 _% J$ T- ~& r6 _
- l& W# `1 K! S& Z# N
0 B; }5 l) [- ^* m* P
五是有效支撑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能。摸清海南岛地下水、湿地、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底数,为海南省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服务;统筹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国家级外业核查,组织开展全国31个省(区、市)约300个抽查区县、14000多个抽样图斑外业实地核查任务,成果多次受到上级表扬和认可,并被评选为“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2022年度重大进展”。 3 u9 ]' A. ? y8 i0 t
! C c% X, ^( j1 o/ z! f8 X: K) K
, I" a* I5 ]0 c1 M& h
六是装备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海洋特色分析测试实验室初具规模,测深仪、温盐深仪、单波束、单道地震等系列海洋调查装备不胜枚举,无人机、无人艇等一批全新海洋设备“战力”初显,“海洋地质二十六号”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船建设接近尾声,预计年内交付使用。
! T" `5 _$ J# `( m
. j/ `9 Z) P4 n6 j2 a3 l
% B6 T) r% t. z% V, x
8 `5 W( Q2 J$ p* [6 M. W 0 r. w8 K. l/ O/ M' z
# c# B: u: D; H 图为海口中心项目团队在开展调研
$ H# Y* O9 G# H( i; J
$ M3 A& e# s# |- t$ e7 M 6 n7 s B9 S6 `" ~
二、党建引领 三十年传承“战斗堡垒”扬帆领航 4 l' x0 ~+ j- S) X
7 L. y6 ?3 ]$ U- T. ^ , c4 I2 F1 T. a: {+ y M
转制以来,海口中心党委全面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及指挥中心党委指示精神,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为海口中心各项目的运行提供了强劲动力,创造了广阔平台。项目年度工作部署、业务委托、经费使用等重大事项,均由项目组临时党支部提出具体需求,中心党委商议决策,项目组按照党委指示精神及项目实施方案严格落实,有效防范了项目各项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廉政风险,确保了项目运行流畅、高效。
1 }8 l1 Z1 j6 v* R* @0 @
. S: W, q7 g+ D! T - v0 J3 O1 I! i) a, ]) H+ o
9 m7 K2 q0 i, w2 K. |0 Z
7 Q. s* D6 n! E0 r8 o$ d
5 u [. P. V- Y/ H. b! | 图为海口中心第一口水域自主施工钻孔顺利终孔 , m9 Z- O9 l, ]+ i5 ^% t
( W% _) b. q5 Y2 e2 |: \9 r
+ P) T8 v3 c& k, x) |: q
海口中心把党建工作作为重点来抓,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项目业务的开展。尤其突出思想建党和政治建党,狠抓责任落实和作风建设,特别是严格按照党建工作节点安排,落实好讲党课、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明确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严”字当头管理队伍,推动海口中心党建工作责任向下延伸。 - E& i% }# f; C3 U6 m1 [
8 M2 W h: M. z: J1 i/ D6 @ h6 }6 [* l/ f7 `; l
近年来,海口中心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共1个党支部获评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称号,3个党支部获评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四强”党支部称号。
0 c8 T9 U$ P. Q* `+ {7 j: F2 d
0 }+ D, Q/ w$ Y" i. d% F' s' B & ~1 J7 ^, k6 s- u: p8 R
“尽管实施改制,但我们将继续把部队的优良作风传承下去,切实做到不忘初心。”办公室党支部书记王瑞说道。
; t/ m5 ^4 S6 ]1 Q8 d5 A5 E0 K3 h ; w4 Z: t9 s/ ]$ V5 c$ ]
) w, M$ f" e. X 此外,海口中心党建和安全生产深度融合,着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实现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双轮同转”,至2022年,海口中心已连续实现十三年安全“四无”,连续两年被指挥中心评为“安全生产优秀单位”。 : a! d3 a3 p, Y5 |" \' r+ J& O3 \
N q- [# y- o; X
+ V s7 E7 u# a6 ]3 r! N7 J; d5 k 9 T' ]* S' b# q* q$ `2 X
; e$ l+ V# o5 F5 M1 x& _$ i8 _2 w
: ?* A [: ]8 ^ g) o% C 图为海口中心项目团队在利用无人机进行调研
1 k7 ]) X- a1 I' H9 Z) I$ }
. u- ~* t; `7 i/ G% v$ {
/ @; Z' n% f: Q$ }4 o3 u 三、人才培育 以练促学构建“业务达人”成熟团队
: N2 \" I, ]& K) ? ! F8 C2 ^5 |; H# F2 ]$ J! ]1 X
( B) @+ V9 y% d& j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果说平台决定了队伍起点,那么,人才将能决定平台建设的高度。如何做好人才培育、业务团队建设,是海口中心转制以来持续聚力推动的一项要务。 . `: v" \ Q4 b% G2 X7 F
! }8 X2 f' Q* ~. C
. g7 v* \% r0 I1 L, x2 \2 Z
一方面,海口中心创新工作方法,敢于“以项目带业务,以实操促学习”。潮汕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实施的三年里,多次主动对接作业区各个职能部门,有效支撑服务地方建设和老百姓生活需求,始终坚持将海洋地质调查事业公益性属性落到实地,真正做到践行宗旨、为民造福。 : Z" d J% U9 }+ _' k8 E; a
- A; ^+ X& S% p6 t' [
0 a. C% w( A: @ “广东省海岸带是陆海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区域,决定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潮汕地区急需解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城市发展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中的基础地质、生态保护修复、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等问题,我们作为海口中心第一批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目的就是服务国家战略急需,推动促进地区发展。虽然脱下了军装,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不变。”年轻的90后项目负责人王洋说。 0 d/ o6 q: E6 H4 `6 T. ]. ]
) k+ ^" z* Z' j }, A! t
% u; ]4 |; A( ]/ p( Q9 A; H- C/ z6 y 项目团队还请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教授,现场调研和指导项目组运用遥感解译、模型反演等多种技术手段查证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地质问题、分析成因机理,开展各种模型验证试验。队员们不辞辛劳徒步几十公里进行岸滩剖面监测,仅用时两三天就完成55个点位的取样工作。在一线摸爬滚打,学用新技术,积累新知识,基本查明海岸带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现状、基础地质特征、地质环境条件、海砂资源潜力和地质灾害分布,提出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建议,为后续提出对策提供了坚实的地质支撑。 % K/ ?/ Q" M1 K2 U2 v
: r" D0 ?, g; z0 \4 W 6 Y1 z8 K2 t! S F- T% o
该项目的顺利结题,终审验收获评优秀,圆满完成了培养技术骨干4-6名,发表科技论文8篇以上的终期目标,标志着海口中心稳定的海岸带综合调查研究团队初步形成。
+ s- i: j; T- s, f# N0 R- ^ ( r# Q% ]) y* j( }
; E, L" P B1 z2 L, i/ l ! S. D; x7 G, @( V
6 a* y" L4 Q! ^
* @7 ]! _" o( C5 E o H 图为海口中心昌化江项目组任务区一角
4 T2 [! s% e7 A$ J9 P. r
- R" {* p4 a. j( K
- p8 z6 W i' f: n 2022年,海口中心接到转制以来的第一个生态类调查项目——海南昌化江流域生态修复支撑调查,由于缺少有经验有知识储备的团队,海口中心组建了一支年轻的调研队伍,边干边学。
; r. W+ ?# L+ n5 `
! }# i& v* I- ^8 n- Z6 B# [$ s# A # ]+ E+ Q) m, _" V1 K( e' b
生态兴则文明兴,这是项目团队始终坚守的生态理念。在野外调查期间,团队缺少经验、缺少专业人才,为打破这一壁垒,项目组多次线上请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并邀请教授学者实地指导项目组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查证流域生态地质问题、分析成因机理。逐步查明昌化江流域生态地质条件、水土流失、侵蚀淤积等主要生态地质问题,识别生态安全风险,逐步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调查-监测-评价-修复”服务模式,为昌化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国土空间规划与利用提供地质支撑。
" c# t# G+ ^! Q! G . p9 H6 T3 x( t$ @- [- D
; q1 L/ l- s8 E, ?" H. Z; y6 R+ K
项目的实施,也为海口中心培育了一支10多人组成的年轻有活力、有经验且成熟的生态调查人才队伍。 0 P" ^! w4 s0 y( D% Q- W
+ m) `0 T2 P5 q+ V * _) E! b+ i7 a( p$ p" z8 i
另一方面,海口中心主动加强与专业机构和科研院校的合作,派遣技术骨干参与一线交流与学习,培养核心人才队伍,增强对新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 y# K. L" b4 S. f u8 @
* Y, S4 l9 X: s9 p- W + W! S1 N; S# R0 @+ S
海岸带地质调查项目2021年首次自主完成了近岸海域综合物探测量和地质取样航次,并完成了海口中心海洋“第一钻”。项目团队逐步掌握了海岸带调查核心技术,熟练掌握了海岸带调查设备的仪器操作,具备了海上外业资料采集、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等能力,实现了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能力从零基础到独立自主的突破。
5 u! i( G$ y8 S% }; H, z7 O" n- D
! Q# p$ u/ d2 q
8 ~% H" V( g1 Y2 A6 T/ m 专业人做专业事,破除现有知识结构框架障碍,敢于面对新挑战,这是海口中心培养人才队伍贯穿始终的理念。 / \$ c' J' Q9 C0 u
6 ?2 D% N+ [' A+ M P6 W9 m5 v
2 a/ X! I7 i. h5 c$ d
) g" j8 }0 z! Y4 ?5 u9 e
5 Y) v0 M1 c' `! } R$ k* V5 \
( X3 B6 f7 ]. ]: I r 图为海口中心调研人员开展岸线调查工作
3 I& s8 z, Q! |# Z8 U" w' n
+ H0 S' @7 `% [. _; _
3 q, Y$ c8 ~. Z 以“琼海-万宁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和“潮汕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两个海岸带地质调查项目为平台,积极推进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的合作。依托项目目标任务,搭建了海岸带侵蚀淤积、第四纪地质演化、生态地质、环境地质等调查研究团队。
' o+ b& e7 x* b ( H d% u6 {# `; @9 K; }# \
( d3 P5 |* ^5 l" v+ k' r
时至今日,海口中心这支年轻的队伍已拥有本科以上学历158人,硕士40人,博士4人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 `' o8 G# t$ k4 W1 W( K ( a- U/ z8 M! a5 y% `
$ g7 h' V7 h8 o+ m {; `/ ^" ]% G; B# l5 m
; H, y( a5 @' K # f- x8 c- G/ q1 ~
图为海口中心开展世界地球日科普活动 h! H8 a0 d/ x
. P2 l" L+ ] U) S# ~
5 }9 e: r( a" ?0 C0 f9 T9 Q
四、装备发展 构建以“调查船”为核心的海洋地质调查装备体系
7 }: ]2 ]* q) }) S2 H 6 u# l. i) P F7 U7 r
0 E' b& O9 _4 E. z; x/ o+ h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K' z* C3 p! n: g! d" F
( Y3 n5 V( J4 I4 G; D5 B# r
) k/ v: @2 W9 r
调查船是开展海洋地质调查必不可少的平台。2020年10月,海口中心船舶建造项目立项以来,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船(已获准命名为“海洋地质二十六号”)购置工作获得重点保障,船舶购置、装备采购等系列大项任务出色完成,海洋地质调查装备体系初步建成。 / E' r. l4 N% V' P1 `" x
. g& D7 b0 f, T5 p/ `
2 W$ t; Q. i( p$ B( f& P “海洋地质二十六号”船总长63.50m,型宽12.60m,型深4.60m,满载吃水3.20m,后甲板作业面积280㎡,满载排水量1780t。配备有万米单波束、万米多波束、万米浅地层剖面测量、300米海洋工程钻机、单道地震、一千五百米缆长的多道地震等海洋调查技术装备。 0 a8 z8 p+ k) O, ~% y
. \0 ]" }% P2 X# W" ^ 7 O V+ t' m" f+ q+ n o" L
该调查船主要用于海洋工程钻探、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无人系统收放等,建成后将用于海岛(礁)周边综合地质、海洋区域地质、海洋自然资源调查等项目。
' S5 H: R: U/ Y' \0 S* {/ z1 h1 {% `
4 `, ~ C4 d5 D
) |% E% M7 \/ H! f" H 高新技术装备的使用,使得海口中心在开展调查项目中事半功倍。
* e# f/ |) {9 y- F b 1 {. g7 F( m$ s% s/ }( V2 F: @
1 O, P3 ] X! z E0 K
' c! }6 v3 U" K8 f) `8 C9 t
$ e# N8 W" g4 d) u7 p. L8 O
1 f- n$ b' f) W9 l* T
图为海口中心海洋地质二十六号即将列装远行 4 W6 S5 p* I- y$ _0 o' O
6 b: u" e/ ?: f" n4 p0 M. H ( Q, U q& C- g) `. ^; p" E R1 c
“我们在三亚开展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时,选取蜈支洲岛和西瑁洲岛作为重点调查对象,首次在近岸花岗岩型海岛开展了基于地震背景噪声数据的海岛(礁)三维结构成像研究。目前已初步构建了蜈支洲岛和西瑁洲岛三维S波速度模型。”海口中心副总工程师、海棠湾-崖州湾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黄诚说。此外,该项目团队还在海岛礁综合调查过程中广泛应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降低了人员登岛调查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项目团队应用Smart3D软件系统构建了蜈支洲岛实景三维模型,显著提升了海岛开发利用现状、地质灾害防治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可研程度,为海岛综合地质调查方法探索了新路径。
4 z; I7 G# P6 t& W
7 j& i3 f" K; P, m: K. c/ r2 E 5 }( J4 X# E- w7 `
与此同时,海口中心还初步建成海洋特色分析测试实验室,建设完成7000m岩芯及海洋沉积物样品冷藏库,升级改造3400m2的实验测试场所,配备了化学分析、岩矿鉴定、样品加工等仪器设备207台(套),具备海洋矿产产品、岩石和矿物鉴定等5大类310个参数检测资质。 ! J9 s3 ^' S+ d4 o5 \+ U
. ]! O# U9 r% O0 o
. E j- f' i2 o. d0 v/ R+ \( o
- h$ _- G% ^6 w
y* W7 i( C" O R1 s: q( j / |1 g$ W% A, k" M$ O
图为海口中心船员在调查船上开展党建工作
. @. Q( C/ w Q, C6 l
9 z( a5 g+ h3 d$ a
6 R; R8 X1 D B%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点,擘画发展蓝图,海口中心聚焦海洋、立足海洋、主攻海洋、海陆兼顾,攻关重大技术装备,将构建以调查船为主体的海洋调查观测监测装备体系,锻造一支独具特色的国家海洋地质调查尖兵队伍,加快推进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现代化,保障新时代海洋地质调查事业高质量发展。 4 T- t a5 B) ?. D8 u- G
# z" q" _; N% j; d$ ]% U& h3 V
! ?0 E+ R+ `4 D. M3 a1 E0 g1 \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记者 王康景 通讯员 郭润 2 N; q5 D2 X4 U* N
: S& l! J) a) e
3 G8 r I. f( |& K
举报/反馈
+ s$ |, p. H5 ]* d& C9 V 5 t4 H% c3 U/ X3 W
2 S& H% E$ Z8 h! D/ `1 q$ ?5 G- }
{" e. X$ L& x4 k( U+ F$ N, I: w* |& D( g
, j* _2 p9 C& t* P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