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质地图 -海底地质结构图

[复制链接]
2 ]% V7 T) |6 z* K/ S! R2 n3 w5 E

一直以来,地质学家对“地壳运动”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短短几年中关于海底扩张的研究成果也都纷至沓来,最为突出的一项新研究成果表明大西洋的中部海底山脉之间的裂隙正在逐渐扩张增大,受到这种海底山脉扩张最为严重的影响就是美国和英国,它们两国之间的距离每年都会随着海底山脉裂缝扩张而增大4厘米。

' P1 S: N: V$ H: {" u1 i/ s k
8 w% r9 Q, ~$ n" N" B T; k. T( Q
^: g+ P% I% n8 M3 Y& Y3 q 0 v. C$ f% D: f9 R3 O% q
4 A# y4 u* C6 `
& _, [8 A: e Q O8 B( v

“流星号”大洋海底淘金,意外发现并证实“大洋中脊”的存在

5 q: R& K+ T" q/ z, i

自古以来,对于人类而言,只知道陆地上有绵延起伏的山脉,却很少知道海底中也有“山脉”。海底中的山脉高低起伏不平,海底山脉通常是大洋深海位于海面以下,高度大于1000米隆起的地形。在海底山脉的家族中,我们通常会分为“大哥”与“小弟”,所谓的大哥肯定指的是海底山脉较高的——大洋中脊,而“小弟”指的就是那些海底山脉较低边缘的小弟,也就是海玲。在大洋底部存在世界上最长的山系,直到十九世纪末期,它才被人类发现。

. y3 W# b/ L# w
4 A" c% r7 Z4 x' w! Y
" V) U# O7 N h& J& p 0 a( \) {6 I& p- A) J, u
* v+ u3 }% o, c/ `5 T- Q
0 ?) J2 s+ E7 r$ B

1925年到1927年之间德国的一艘名为“流星号”的考察船进行了环球海洋考察,名面上是“以考察名义”进行的,实则是当时的德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欠了很多债务,整个国家属于亏空的状态,为了能够让经济迅速复苏,迅速偿还这些债务,于是德国开始研究了“海水采金”项目。

3 d, M* T( t0 v( \0 r

德国人认为既然陆地上有金矿,那么海水中一定也会存在金矿,特别是当德国化学家佛里茨哈勃发现每10立方千米的海水能够提取出50吨左右的黄金之后,美国人更是对此深信不疑。所以为了能够从海中顺利捞金成功,为此德国人特意建造了“流星号”考察船,远赴大西洋进行考察。

" a2 ` K, V: b9 B9 T
$ s) _9 q6 x: S/ x/ e8 d8 @6 b
2 B( t0 e6 ]- q2 m, G , H3 E6 d2 p* f v
8 Z/ ?3 R. ^5 w( z
1 {' p# O- s4 z

本来是信心满满,结果却大失所望,因为包含50吨左右黄金的10立方千米的海水,足足重达10亿吨!但是俗话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德国考察人员虽然没有找到黄金,但却意外收集了一大批珍贵的海洋资料。1925年,当德国考察人员利用相关“回声”探测器在探查海底时,发现了大西洋海底存在了一条特殊的“山脉”,这条绵延起伏的“山脉”能够从北冰洋延伸到非洲南端。山脉的高点露出海面形成了亚速尔群岛、阿松森群岛,而这一重大发现证实了此前“大西洋有山脊”的存在。

9 ~# J# i% a% J: x# \4 a' z6 K
5 g3 c5 ?0 @; b- @# a" c
% |! |$ _# _- |! \ ) H4 N# T( M: C$ p R2 f6 @1 N
4 y1 u* |" f1 l& }. ]- M/ d: k7 r
7 D U Q" n1 P5 E f) B3 l

大西洋下有山脊,让大西洋变得越来越大

2 ^3 \2 F! p5 S. t( ~6 \

大西洋下有山脊,巨大的脊梁贯穿于整个大西洋中,它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海底巨型山脉,因为这种走向非常像一个人的脊柱,所以最后命名为“大西洋中脊”。从外观上看,大西洋中脊巍峨壮观,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我们在陆地上看到的任何一座山脉,从地球的最北端一直延伸到地球的最南端。值得一提的是大西洋中脊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在它的中脊位置,有一个纵向的中央裂谷,它把整个“脊背”一分为二,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接戳到了入海脊中央,整个脊背出现的裂谷深度达到了4000米左右,宽度是在9000米。

0 ~$ t8 ^ v% S% l5 q0 Z
) O$ g4 c/ f' V! d
7 o) y; `7 k! ~0 V2 u0 L' q3 Z " v4 R! A/ V3 p' d. h8 R+ W! A
& ?/ L- o% `4 C6 D
* P1 R: d) c; l% |# C% B

对于大西洋下有山脊的理论猜想,最早是由马修方丹莫里在1850年中提出的,而德国的“流星号”证实了大西洋有山脊的存在。随着深入的科学研究,科研人员发现大西洋下的“山脉”竟然还连城了巨大的海底,组成了一个“山脉系统”,大洋中脊还被无数横向断裂带切断并错开,横向断裂带走向与中脊近于垂直,在地形上表现为深切的线状槽沟,而在赤道附近则以罗曼什海沟为界,分为北大西洋洋中脊及南大西洋洋中脊。

; p7 A& |1 r1 \/ ]9 H/ Y" A1 c

在1950年,布鲁斯查尔斯希森等人制作了全球海底地图,并且在大西洋下的山脊中绘制了这个断裂谷,科研人员认为大西洋下的海底中央断裂谷地震活跃频繁,尤因及希森发现此山脊是一个40000公里长的全球连贯的洋中脊系统的一部分,大西洋中脊的发现引起了海底扩张学说及大陆漂移学说,这也是为何大西洋如今变得越来越大的原因。

: P, J- r5 C" E, k% U
" v6 S9 e* L5 o' P
- X; R' O1 i$ u. K- e & i( O& Y2 A! r0 Y- c/ ?! G
4 {( `& s) V& N: H2 @9 I
+ x7 J5 o: {5 D3 A0 T9 K5 n2 {9 F6 ?

大西洋每年扩张四厘米,美英距离增大

% y$ a. L, @* C3 e/ a, [

科研人员认为,大西洋中脊是地幔对流上升形成的,是板块分离的部位,也是新地壳开始生长的地方。如今大西洋每年都以4厘米进行扩张,美英距离不断增大,有网友不禁会问道:“海底扩张的动力来自哪里呢?”

. b( {: |2 W3 ]3 r

1、大陆漂移学说

9 p) B* Q/ f, L$ R' B5 Z1 q

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的,在远古时期南美洲是和非洲海岸线连接在一起的,这两个大陆紧密相连,在漫长的岁月变化中,两个大陆板块发生了漂移,至此使南美洲和非洲分离,而且变得越来越远,在它们分离过程中,地球上出现了新的大洋——大西洋。所以,这次美英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大,而大西洋也在不断地进行扩张是跟大陆漂移学说有关。大西洋的扩张是地球板块运动的结果,美洲大陆下的板块和欧洲及非洲下面的板块变得越来越远,形成了大西洋扩张的现象。

. m3 l5 |! [1 P6 I0 E. T$ `* s' N
: E, c) X. @" H( f' G$ J
( l% p1 N1 [# j/ J. w 6 s: M) m2 B. `0 I7 C
' J9 i% e: x }
# R g+ F" g" d- g# X& u" B

2、海底扩张说

" D, {0 s) h# E% [ L) @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认为大陆漂移是海底扩张的结果,并且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大西洋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洋中脊对海底扩张现象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可以说洋中脊参与到了整个过程之中,其所深入的程度达到了下地幔层,甚至可能在没有板块俯冲的海底区域发生。那么“海底扩张说”真的是在大西洋扩张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吗?由于海底扩张的速度是极其慢的,科研人员是根本无法用实验方式去证实,这个理论需要不同证据来支持,光靠一个理论没有验证阶段还是远远不够的。

5 x& C8 W. e9 G3 ^4 K- V
+ t! E: t- l5 N a& H" ^! Q. F
, Z4 \3 ^- N& N& k% k; ]: L }1 b " g4 [% z4 h3 P9 @2 i; J9 H
- \& M. `& R( t+ S: C
$ ~5 R9 s6 K% {% i& e: V

由此可见,相对海底扩张说,大陆漂移学说更强有力的证实了大西洋扩张的原因,洋中脊是地幔对流上升形成的,是板块分离的部位,也是新地壳开始生长的地方。如今北美与欧洲的距离越来越远,美国和英国的距离也变远了,对于我们大家来说,以后购买从英国到美国或者是从美国到英国的机票可能真的是越来越贵了。

6 Y0 m. O% l o% D, k4 C |# S 3 A0 _. z/ D* [6 \! o7 L 9 X4 w& D( l3 M1 L3 a1 U0 ]9 V 3 D" u' n' o |) }( _9 x1 A 9 G% O: o$ d5 W$ Y- g! o& \* p+ x# r$ w. v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康俊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